检索增强生成技术综述:自然语言处理的新范式(上) -- 知识铺
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综述:自然语言处理的新范式(上)
引言
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发展与成就
近年来,大型语言模型(LLMs)在自然语言处理(NLP)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这些模型,如GPT系列、BERT、T5等,凭借其海量的参数和在大规模语料上的预训练,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
LLMs面临的主要挑战
尽管LLMs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它们仍然面临着以下几个关键的挑战:
幻觉问题
幻觉问题是指LLMs有时会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准确或虚构的信息。
知识更新困难
LLMs的另一个主要挑战是知识更新的困难。
缺乏领域特定专业知识
虽然LLMs在广泛的通用知识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方面往往表现不足。
检索增强生成(RAG)的提出
为了应对上述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检索增强生成(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RAG)技术。
RAG解决的关键问题
RAG技术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 减少幻觉:通过引入外部知识源,RAG能够提供更准确、可验证的信息。
- 实现知识更新:RAG允许模型访问最新的外部知识库,使得知识更新变得简单和高效。
- 增强领域专业性:通过使用特定领域的知识库,RAG可以显著提高模型在专业领域任务中的表现。
- 提高可解释性:RAG系统可以展示检索到的相关信息,使得模型的输出更加透明和可解释。
本文结构概述
本文将全面介绍RAG技术的各个方面,包括其核心组件、训练策略、在NLP任务中的应用、工业场景中的实践、评估指标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核心组件
检索器与生成器
RAG系统通常包含两个主要组件:检索器和生成器。
检索融合技术
RAG系统还包括检索融合技术,用于整合检索到的信息。
训练策略
静态知识库训练
动态知识库更新训练
应用领域
自然语言处理任务
问答系统#### 对话系统#### 文本摘要#### 机器翻译
工业场景实践
搜索引擎#### 推荐系统#### 智能客服
评估指标
检索性能评估
生成质量评估
未来展望与挑战
多模态RAG
动态知识更新
个性化RAG
主要挑战和伦理问题
本文为读者提供了对RAG技术的深入理解,从基本原理到最新进展,再到未来的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2. RAG系统概述
2.1 RAG的核心组件
RAG系统由三个主要组件构成:检索器(Retriever)、生成器(Generator)和检索融合模块。这些组件协同工作,以实现知识增强的自然语言处理。
RAG系统概述
2.1 RAG系统的核心组件
2.1.1 检索器(Retriever)检索器作为RAG系统的核心,负责从知识库中检索与查询相关的信息。其关键在于使用稠密向量检索方法,将查询和文档编码为向量,并通过计算相似度来检索。Dense Passage Retriever (DPR)是这种方法的代表,它使用BERT编码器进行高效的信息检索。
2.1.2 生成器(Generator)生成器基于检索到的信息和原始查询,生成最终的输出。BART等基于Transformer的模型在此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需要理解并综合信息,生成连贯且相关的响应。
2.1.3 检索融合模块检索融合模块是检索器和生成器之间的桥梁,采用不同的融合策略,如基于查询、隐层或输出概率的融合,以提高检索信息的整合效率。
2.2 RAG的工作流程RAG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接收用户查询、检索相关文档、融合检索信息以及生成最终响应。这一流程可以是单次的,也可以是迭代的,以获取更精确的信息。
2.3 RAG与传统语言模型的对比与传统的语言模型相比,RAG系统在知识更新、减少幻觉、领域适应性和可解释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同时,它也面临着检索效率和知识融合复杂性的挑战。
2.4 RAG的理论基础
2.4.1 外部知识注入的重要性RAG系统的核心理念是将外部知识注入到语言模型中,这一点在认知科学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认可。
2.4.2 RAG如何增强语言模型性能RAG通过知识补充、注意力引导、降低不确定性和增强多样性等机制,有效提升了语言模型的性能。
RAG系统概述
RAG系统是一种先进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它通过结合检索器、生成器和检索融合模块,显著提升了模型的性能和可靠性。这种技术为解决传统大型语言模型(LLMs)所面临的挑战提供了新的解决策略。
检索器的角色与重要性
核心组件:检索器
检索器是RAG系统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它的主要任务是从庞大的知识库中检索与用户查询紧密相关的信息。检索器的效率直接影响到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生成结果的质量。
构建高效检索器的关键步骤
- 文本分块:将长文本分割成易于管理和检索的小块。
- 编码:对分块后的文本进行编码,以便于检索器快速识别和匹配。
- 索引构建:构建索引以优化检索过程,提高检索速度和准确性。
3.1 检索器的构建细节构建一个高效的检索器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 文本分块:合理地将文本分割成更小的单元,以便于检索器处理。
- 编码:使用先进的编码技术,将文本转换为检索器能够理解的格式。
- 索引构建:创建索引以加速检索过程,确保信息能够被快速检索。
通过这些步骤,检索器能够更有效地从知识库中检索信息,从而提高整个RAG系统的效能。
文本分块与编码技术
文本分块技术对于提高检索的精度和效率至关重要。以下是文本分块的几种常见方法:
固定长度分块将文档按照固定的词数或字符数进行分割,简单直接,但可能会割裂语义完整的段落。
语义分块基于语义边界进行分割,能保持语义完整性,实现复杂度较高。Banko等人(2002)的研究表明,这种方法能显著提高信息检索的准确性。
重叠分块允许块之间有重叠,缓解固定长度分块的语义割裂问题,但会增加存储和计算开销。
接下来是文本编码方法,它是将文本转换为数值向量的过程:
稠密编码使用连续的实数向量表示文本,如Word2Vec、BERT等预训练模型。Sentence-BERT在句子级别的编码上取得了显著效果。
稀疏编码使用高维、稀疏的向量表示文本,如TF-IDF,维度高但计算效率高。
混合编码结合稠密和稀疏编码的优点,如COIL模型。
索引构建策略
索引是支持快速检索的数据结构,选择合适的索引策略对检索效率至关重要:
倒排索引适用于稀疏编码,为每个词维护一个文档列表,支持快速的词based查询。
向量索引适用于稠密编码,支持高效的向量近似最近邻搜索。
混合索引结合倒排索引和向量索引的优点,如ColBERT模型。
查询检索器
查询检索器是检索系统的核心,包括查询处理、相似度搜索和后处理优化等步骤:
查询处理提高原始查询的质量和表达能力,如查询重写和查询扩展。
近似最近邻搜索算法对于大规模向量检索,采用近似最近邻(ANN)搜索算法,如局部敏感哈希(LSH)、量化方法和图based方法。
后处理优化进一步提高检索结果的质量,如重排序和过滤。
检索效率与质量的权衡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在检索效率和质量之间进行权衡:
加速编码技术如模型蒸馏和量化,减少计算和存储开销。
高效索引方法如分层索引和压缩索引,提高搜索速度。
批量查询优化如向量量化和GPU加速,减少内存使用和计算时间。
检索融合技术
检索融合技术是RAG系统中将检索到的信息与生成模型结合的关键环节。以下是三种主要的融合方法:
基于查询的融合## 基于隐层的融合## 基于输出概率的融合
这些技术对RAG系统的性能有直接影响,通过合理选择和优化可以构建一个既高效又准确的检索器。
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概述
检索增强生成(RAG)技术是一种结合了检索和生成的人工智能方法,用于提高模型在特定任务上的表现。本文将详细介绍RAG技术的几种融合方法、代表性算法、优缺点分析以及生成器的选择。
4.1 基于查询的融合
4.1.1 原理与方法基于查询的融合方法将检索到的文档或段落与原始查询结合,作为生成模型的输入。这允许模型在生成过程中同时考虑查询和检索到的相关信息。
4.1.2 代表性算法
- REALM: 引入检索机制的预训练方法,由Guu等人(2020)提出。
- FID: 在解码器中融合多个检索结果的方法,由Izacard和Grave(2021)提出。
4.1.3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实现简单,易于集成,提高生成准确性。
- 缺点: 可能受输入长度限制,检索结果质量直接影响效果。
4.2 基于隐层的融合### 4.2.1 原理与方法基于隐层的融合方法在模型的中间层融合检索到的信息,实现更深层次的信息交互。
4.2.2 代表性算法
- RETRO: 在Transformer的每一层中融入检索到的信息,由Borgeaud等人(2021)提出。
4.2.3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深层次、细粒度的信息融合。
- 缺点: 实现复杂,计算开销大。
4.3 基于输出概率的融合### 4.3.1 原理与方法基于输出概率的融合方法在模型的输出层融合检索到的信息,通过调整输出单词的概率分布来整合额外知识。
4.3.2 代表性算法
- KNN-LM: 使用k近邻检索调整语言模型输出概率的方法。
- KNN-MT: 将KNN-LM思想扩展到机器翻译的方法。
4.3.3 优缺点分析
- 优点: 不需修改基础模型,适应性强。
- 缺点: 需要维护大型检索数据库,可能引入延迟。
4.4 融合技术的比较与选择选择合适的融合技术需考虑任务需求、计算资源、模型灵活性等因素。下表综合比较了三种融合技术的特点:
| 比较维度 | 基于查询的融合 | 基于隐层的融合 | 基于输出概率的融合 || ————-
- | ————–
- | ————–
- | —————–
- || 实现复杂度 | 低 | 高 | 中 || 计算资源需求 | 低 | 高 | 中 || 与现有模型集成难度 | 低 | 高 | 低 || … | … | … | … |
5 生成器(Generator)生成器是RAG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生成最终输出。本节介绍传统生成器和检索增强设计的生成器。
5.1 传统生成器传统生成器是预训练的大型语言模型,如GPT系列、Mistral模型和Gemini系列。
5.2 检索增强生成器检索增强生成器如RETRO和Enc-Dec,专门设计用于RAG系统。
5.3 生成器选择的考虑因素选择生成器时需考虑任务需求、性能指标、可扩展性等因素。
在选择生成器时,需要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和需求权衡这些因素。随着技术的发展,新的生成器模型不断涌现,定期评估和更新所使用的生成器也是很有必要的。
6. RAG训练策略
RAG系统的训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组件的协同优化。这一节将详细探讨RAG系统的各种训练策略,包括静态知识库训练、动态知识库更新训练,以及相关的数据处理、目标函数设计和评估方法。
6.1 静态知识库训练
静态知识库训练适用于知识相对稳定的领域,它假设知识库在训练过程中保持不变。
6.1.1 端到端训练
端到端训练将RAG系统视为一个整体,同时优化检索器和生成器。 优点:
-
可以捕捉检索和生成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
潜在地达到更好的整体性能。 缺点:
-
计算资源需求大。
-
训练过程复杂,可能难以收敛。 实施步骤:
- 构建包含查询-文档-答案三元组的训练数据集。
- 设计联合损失函数,同时考虑检索准确性和生成质量。
- 使用梯度下降等优化算法进行整体参数更新。
6.1.2 模块化训练
模块化训练分别优化检索器和生成器,然后将它们组合。 优点:
-
训练过程更简单,易于管理。
-
可以重用预训练的组件。
-
便于单独优化每个模块的性能。 缺点:
-
可能错过模块间的协同优化机会。
-
整体性能可能不如端到端训练。 实施步骤:
- 单独训练检索器,优化检索准确性。
- 使用检索结果训练生成器,优化生成质量。
- fine-tune整个系统,微调检索和生成的协作。
6.2 动态知识库更新训练
动态知识库更新训练旨在使RAG系统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知识环境。
6.2.1 增量学习方法
增量学习允许模型在不完全重新训练的情况下学习新知识。 关键技术:
-
知识蒸馏:将新知识从辅助模型转移到主模型。
-
渐进式学习:逐步引入新类别或领域的数据。
-
参数隔离:为新知识分配特定的模型参数。 实施步骤:
- 识别需要更新的知识领域。
- 构建包含新知识的增量数据集。
- 使用增量学习技术更新模型,保持对旧知识的记忆。
6.2.2 持续学习策略
持续学习使模型能够不断从新数据中学习,同时保持对先前任务的性能。 关键技术:
-
弹性权重整合:防止灾难性遗忘。
-
经验回放:重复使用旧数据样本。
-
元学习:学习如何快速适应新任务。 实施步骤:
- 设计持续学习框架,定义学习周期和评估指标。
- 实现数据流管理,确保新旧数据的平衡。
- 定期评估模型性能,并在必要时进行干预。
6.3 训练数据的选择与预处理
训练数据的质量和相关性对RAG系统的性能至关重要。 数据选择考虑因素:
-
领域覆盖:确保数据涵盖目标应用领域。
-
多样性:包含各种查询类型和复杂度。
-
时效性:包括最新的信息和知识。
-
质量:选择高质量、准确的数据源。 预处理步骤:
- 数据清洗:删除噪声和不相关的信息。
- 规范化:统一文本格式和编码。
- 分词和标记化:为NLP任务做准备。
- 增强:生成额外的训练样本,如问题重构或释义。
- 平衡:确保不同类别或领域的数据分布均衡。
6.4 训练目标函数的设计
目标函数指导模型的学习方向,对于RAG系统,需要考虑多个方面。 常见目标函数组件:
-
检索相关性损失:衡量检索结果与查询的相关程度。
-
生成质量损失:评估生成文本的流畅性和连贯性。
-
事实一致性损失:确保生成的内容与检索的信息一致。
-
多样性损失:鼓励模型生成多样化的响应。 设计原则:
- 多目标优化:平衡不同组件的重要性。
- 可微分性:确保目标函数可以用于梯度下降优化。
- 可解释性:设计容易理解和诊断的目标函数。 示例复合目标函数:aaaaaaa
L = α * L_retrieval + β * L_generation + γ * L_consistency + δ * L_diversity
6.5 评估指标与早停策略
评估指标
在机器学习模型的训练过程中,评估指标是衡量模型性能的关键。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
检索性能指标
- 精确率(Precision)和召回率(Recall):衡量模型检索结果的相关性。
- 平均倒数排名(MRR):评估模型检索结果的排名质量。
- 归一化折损累计增益(NDCG):衡量模型排序的准确性。
生成质量指标
- 自动评估指标:如BLEU、ROUGE、METEOR等,用于评估生成文本的质量。
- 困惑度(Perplexity):衡量语言模型的预测能力。
- BERTScore:基于嵌入的评估指标,反映生成文本与参考文本的相似度。
事实准确性指标
- F1分数:特别适用于事实提取任务,衡量模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 人工评估的准确率:通过人工检查来评估模型的准确性。
任务特定指标
- 对于问答系统:精确匹配率和F1得分,衡量答案的准确性。
- 对于摘要任务:ROUGE-1、ROUGE-2、ROUGE-L,评估摘要的质量。
效率指标
- 推理时间:衡量模型的运行效率。
- 内存使用:评估模型运行时的资源消耗。
早停策略早停策略是一种在模型训练过程中,当性能不再提升时提前终止训练的方法,以防止过拟合并节省资源。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早停策略:
- 验证集性能:当模型在验证集上的性能不再提升时停止训练。
- 多指标综合考虑:设置多个性能指标的阈值,当所有指标均满足条件时停止训练。
- 滑动窗口法:通过观察一定周期内的性能变化趋势来决定是否停止训练。
- 统计显著性测试:当性能提升不再具有统计显著性时停止训练。
实施步骤1. 定义评估周期,例如每N个batch或每个epoch。2. 在每个评估点计算相关指标。3. 根据预定义的早停条件判断是否停止训练。4. 如果满足停止条件,保存当前最佳模型的checkpoint。
通过精心设计的训练策略、合适的目标函数和评估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模型的性能和效率。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可以期待更多创新的训练方法和评估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推动模型的发展。 未完待续… 参考论文:arXiv:2407.13193v2 [cs.CL] 19 Jul 2024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geek001/post/20240801/%E6%A3%80%E7%B4%A2%E5%A2%9E%E5%BC%BA%E7%94%9F%E6%88%90%E6%8A%80%E6%9C%AF%E7%BB%BC%E8%BF%B0%E8%87%AA%E7%84%B6%E8%AF%AD%E8%A8%80%E5%A4%84%E7%90%86%E7%9A%84%E6%96%B0%E8%8C%83%E5%BC%8F%E4%B8%8A--%E7%9F%A5%E8%AF%86%E9%93%BA/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