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要点

核心观点**:**预计今日A股整体将延续震荡上行的格局,挑战4000点关口,但需警惕冲高回落风险;上证指数预计在3920-4000点区间运行,创业板指关注3150点附近表现。

从全球市场风险偏好情况来看:美股市场因美国9月CPI数据低于预期,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强化,10月24日晚美股三大指数集体创新高,纳指涨1.15%,标普500涨0.79%,科技股领涨,英伟达涨2.25%。这种强势表现提振了全球风险偏好,对A股市场尤其是科技板块形成正向联动,为A股的上涨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氛围。

从国内经济数据情况来看:本周将迎来多项重要经济数据发布,包括9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和第三季度就业市场调查报告。目前机构普遍预期,工业企业利润有望延续回升态势,这将为市场提供更清晰的经济复苏轨迹判断依据,从基本面上给予A股市场一定的支撑。

从关键板块产业动向走势来看:

科技成长板块:“十五五”规划定调科技主线,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明确“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实施‘人工智能+’行动”,为科技成长板块提供强政策支撑。如半导体/存储芯片,受全球涨价周期和国产替代驱动,10月24日主力净流入850亿元;AI算力/CPO板块,因GTC大会即将召开,英伟达等公司可能发布AI算力新进展,直接利好该板块,且板块已呈现量价齐升态势。

券商板块:作为市场情绪的放大器和冲关的胜负手,在市场冲关4000点的关键时期,若市场情绪进一步升温,交易量持续活跃,券商板块将直接受益。目前券商板块处于估值低位,且资本市场改革预期较强,具备一定的配置价值。

从人民币汇率前一日情况来看:近期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没有出现大幅波动等影响市场的情况,这为A股市场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的货币环境,避免了因汇率大幅波动带来的资金外流等风险,有助于稳定投资者信心,进而对A股的走势产生积极影响。

从近期市场成交额情况来看:10月24日沪深两市放量至1.97万亿元,较前一日增20%,增量资金入场迹象明显,显示市场活跃度和资金参与度较高,为市场的上涨提供了资金动力。上周五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接近2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增加约3309亿元,资金活跃度显著回升。

从板块轮动情况来看:上周五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存储器、光模块、AI硬件等概念板块爆发,显示出科技成长风格的强势。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的推动下,科技成长板块有望继续成为市场主线,带动市场整体上行。而传统周期板块如煤炭、油气等,因政策转向新能源,资金持续流出;房地产板块基本面疲软,政策未见显著放松,资金偏好降低;防御性消费板块在风险偏好提升背景下,资金从高股息板块流向科技成长,缺乏催化剂。这种板块轮动格局有利于市场资金进一步向优势板块集中,推动市场整体向上,但也需注意板块轮动过快可能带来的市场波动。

第一部分:全球市场动态与国内经济形势

美股市场:上周受美国9月CPI数据低于预期影响,市场对美联储的降息预期得到强化,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高并创下历史新高。科技七巨头财报季即将开启,市场情绪积极。这对全球风险资产偏好有积极的带动作用,有利于A股市场的资金面和情绪面。

港股市场:港股上周表现同步上涨,恒生指数收涨0.74%,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2%。其中半导体概念等科技股表现活跃,与全球科技板块形成情绪共振。这也为A股的科技板块走势提供了一定的积极信号。

欧洲市场:欧洲央行在通胀小幅反弹与欧元走强的双重影响下选择观望,多位官员已排除进一步降息可能。欧洲股市整体表现相对平稳,对A股市场的直接影响相对较小,但欧洲经济政策的走向仍需关注,以防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间接影响。

美联储动态:美联储将于美东时间10月28-29日召开议息会议,北京时间10月30日凌晨2点公布利率决议,市场普遍预期将再次降息25个基点至3.75%-4%区间。根据CME“美联储观察”工具,美联储10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8.3%,12月累计降息50个基点的概率为93.4%。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主要源于美国劳动力市场显现疲软迹象以及通胀压力缓解。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近期国际黄金价格受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呈现波动上涨态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的担忧和货币宽松的预期。原油价格在供需关系相对平衡以及地缘政治的双重影响下,维持区间震荡。

国内经济政策:

货币政策:中国央行持续发力,10月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净投放2000亿元,本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4000亿元,10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6000亿元。央行坚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为实体经济恢复提供支撑,也为A股市场提供了充裕的流动性。

财政政策:财政部提出盘活5000亿元地方债结存限额,拟提前下达2026年新增地方债额度,2025年10-11月新增专项债发行超过5000亿元,发行进度明显加快,体现了积极财政政策的发力,将对基建等相关产业产生积极的拉动作用。

十五五会议规划经济影响:十五五会议规划建议明确了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优先性,为市场提供了清晰的中长期增长路径和政策确定性。强调科技自立自强,将进一步推动半导体、AI等科技产业的发展,相关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源倾斜,提升市场对科技板块的预期和信心。

第二部分:A股市场技术面与资金面分析

主要指数技术形态:上周沪指高开高走,日K线收光头小阳线,成功突破3900点一线的整理平台,且缺口不补并刷新反弹新高,5日、10日、20日均线依次向上发散,呈现出良好的多头排列态势,表明短期市场趋势已完全由多方主导。创业板指经过此前的调整后,再度实现量价齐升,并成功突破“生命线”,显示出板块中期调整趋势的终结,有望开启新一轮主升行情。

成交量:上周沪深京三市成交量持续放大,全周成交量显著增加。特别是周五,成交量较前一交易日放大逾千亿元,形成标准的“量价齐升”格局,说明场外资金正在加速入场,市场交投活跃,为指数的进一步上行提供了有力的动能支持。

资金流向:前一交易日主力资金当日净流入近150亿元,电子、电力设备、国防军工等行业净流入金额居前,显示出市场对科技和高端制造等板块的青睐。北向资金也呈现出净流入状态,表明外资对A股市场的看好,进一步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

融资融券余额:融资余额呈现增加态势,说明内资杠杆情绪乐观,投资者对市场的做多意愿较强,愿意通过杠杆工具来获取更多的收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场的积极氛围。

板块轮动:上周板块轮动有序,半导体、通信设备、电子、国防军工等行业板块涨幅居前,存储器、光模块、AI硬件等概念板块爆发,科技成长风格成为市场的主线。同时,受财政政策发力影响,基建产业链等相关板块也有一定的表现,显示出政策对市场板块的引导作用。

第三部分:2025年10月27日A股行情预测

盘前分析:预计小幅高开概率大。基于隔夜外盘美股和港股的上涨表现,以及国内周末期间多项利好消息的堆积,包括央行的流动性投放和政策对科技等产业的支持等,预计A股市场将以小幅高开迎接今日交易。集合竞价阶段需要重点关注券商、半导体等权重板块的表现,若这些板块高开且成交量放大,将进一步确认市场的强势开局。

盘中分析:

预计走势:整体延续震荡上行,具体表现为在高开后,市场可能会有一个短暂的回踩确认支撑的过程,但整体仍将保持向上的态势。

上午时段(9:30-11:30)走势预判:开盘后,市场将考验3950点附近的支撑力度,若能在此点位上方企稳,有望继续向上冲击。关键压力位方面,上证指数上方压力在3980点,创业板指压力在3222点。如果券商板块能够发力,将带动指数快速向压力位靠近。

下午时段(13:00-15:00)走势预判:午后市场将延续震荡上行格局,可能出现的情景:

情景一(概率60%):科技板块继续领涨,半导体、AI等板块持续活跃,带动市场人气,指数稳步向上,上证指数有望突破3980点,创业板指突破3222点。

情景二(概率40%):市场出现一定的分化,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个股出现获利回吐,但整体指数仍保持在高位震荡,等待新的催化因素出现。

板块轮动特征预判:

开盘阶段(9:30-10:00):科技板块如半导体、AI等有望继续高开高走,吸引资金关注,同时券商板块可能会有一个快速的冲高动作,带动指数高开。

盘中阶段(10:00-14:00):基建产业链等受政策影响的板块可能会有一定的补涨机会,与科技板块形成轮动,推动指数震荡上行。此外,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高股息的银行股等也可能会有一定的表现,市场呈现多点开花的局面。

尾盘阶段(14:30-15:00):资金可能会对一些强势板块和个股进行回流,以锁定收益,部分资金也可能会提前布局周末可能出现的利好板块,为下一周的行情做准备。

成交量预判:预计今日成交量将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有望接近或超过上周五的成交量,若能持续放大,则将进一步巩固市场的上涨趋势。

盘后分析:

技术形态确认:若今日指数能够收在3980点(沪指)和3222点(创业板指)上方,则将进一步确认短期的上涨趋势,技术形态上也将形成更加强势的多头排列。

资金流向总结:重点关注主力资金是否继续流向科技、券商等板块,以及北向资金的流入情况,若资金持续流入,则说明市场的上涨动力充足。

市场情绪指标:关注涨跌停个股数量、市场的赚钱效应等情绪指标,若涨停个股数量增多,赚钱效应良好,则市场情绪将继续保持乐观。

重要消息面:关注晚间是否有新的政策消息、公司业绩公告等,这些都可能对明日的市场走势产生影响。

第四部分:不同风险承受能力投资者操作建议

保守型投资者策略

总体原则:以稳健增值为主要目标,注重风险控制,避免过度参与市场波动。

仓位控制:建议保持4-5成仓位。

重点配置方向:可适当配置高股息的蓝筹股,如大型银行股等,以获取稳定的股息收益。同时,可以配置一定比例的债券基金或货币基金,以平衡资产组合的风险。

稳健型投资者策略

总体原则: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追求适度的收益增长,注重资产的均衡配置。

仓位控制:建议保持6-7成仓位。

重点配置方向:可将资金均衡配置于核心资产和成长股,如消费行业的龙头企业、业绩稳定的科技蓝筹股等。同时,可以关注一些受政策支持的行业,如新能源、基建等,进行适当的布局。

激进型投资者策略

总体原则:积极把握市场机会,追求高收益,敢于承担较高的风险。

仓位控制:建议保持7-8成仓位,但要注意风险控制,避免过度杠杆。

重点配置方向:重点关注科技成长板块中的强势个股,如半导体、AI产业链中的龙头企业和具有核心技术的公司。此外,可以参与一些题材热点的炒作,但要注意及时止盈止损。

风险提示

系统性风险: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美联储政策的不确定性等都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进而影响A股市场。

市场风险:市场在快速上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调整和波动,特别是在接近重要压力位时,市场的分歧可能会加大,导致股价出现较大的波动。

操作风险:投资者在追涨杀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操作失误而导致损失。例如,在高位追入个股后,股价出现回调,未能及时止损。

个股风险:三季报披露本周进入最后阶段,部分公司可能会出现业绩不及预期的情况,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此外,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业竞争等因素也可能对个股股价产生影响。

结语

2025年10月27日,A股市场将在全球风险资产偏好上升、国内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延续震荡上行的格局。上证指数有望向4000点整数关口发起冲击,创业板指继续保持强势。市场主线依然围绕科技成长展开,但也需要关注板块和个股的分化。对于投资者而言,要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制定合适的投资策略,保守型投资者以稳健配置为主,稳健型投资者注重均衡布局,激进型投资者积极把握科技主线机会,但都要注意控制风险。在市场波动中,保持理性和耐心,关注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策略,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需要强调的是,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做出独立判断,理性投资,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