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庆长假后的 A 股在 10 月走出了 “冲高震荡再企稳” 的剧本 —— 沪指时隔 10 年再度触碰 4000 点整数关,最终以 1.85% 的月涨幅实现 6 连阳,而科创 50 却逆市跌超 5%,市场分化格局尽显。今天结合 10 月 31 日最新收盘数据,带大家拆解全月行情脉络,挖掘藏在数据里的 11 月机会,重点解析科技股的分化逻辑与未来机遇👇

一、10 月盘面全景:指数分化,传统行业唱主角🎭

1. 核心指数表现(数据截至 2025.10.31)

| 指数名称

|

月初开盘

|

月末收盘

|

月涨跌幅

|

全月最高

|

全月最低

|

成交额(万亿元)

上证指数

|

3898.31

|

3954.79

|

+1.85%

|

4025.70

|

3835.36

|

19.27

| |

深证成指

|

13598.85

|

13378.21

|

-1.10%

|

13806.69

|

12677.44

|

17.51

| |

创业板指

|

3251.04

|

3187.53

|

-1.56%

|

3331.86

|

2927.51

|

4.89

|

从走势节奏看,10 月市场可清晰分为三阶段:

  • 第一阶段(10.9-10.10)

    :节后开门红冲高,10 月 9 日沪指突破 3900 点创十年新高,但 10 月 10 日随即失守该关口,创业板指单日暴跌 4.6%;

  • 第二阶段(10.13-10.20)

    :宽幅震荡加剧,沪指在 3835-3920 点区间反复拉锯,科创 50 因科技股回调持续走弱;

  • 第三阶段(10.21-10.31)

    :政策利好托底企稳,10 月 27 日金融街论坛释放流动性信号后,沪指重回 3950 点附近震荡,科技 50 指数在 10 月 29 日单日反弹 2.35%,显现企稳迹象。

2. 市场结构:“老基建” 碾压 “新科技”,细分领域现转机

31 个申万一级行业中 19 个实现上涨,传统周期与科技板块呈现鲜明反差:

  • 领涨板块

    :煤炭(+10.0%)、钢铁(+6.8%)、有色金属(+5.3%)、石油石化(+4.9%)、公用事业(+4.5%),其中动力煤细分领域受冬储补库推动,大有能源月涨 92%;

  • 科技类板块表现

    :电子(-4.2%)、计算机(-3.8%)、通信(+2.1%),呈现 “分化式调整” 特征 —— 消费电子因需求不及预期持续承压,但 AI 算力、存储芯片等细分领域在月末逆势回暖,申万半导体设备指数 10 月下旬累计涨 8.7%;

  • 个股层面

    :3057 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 56.2%),科技股中胜宏科技(AI 服务器 PCB 龙头)月涨 63.7%,中际旭创(光模块)股价创历史新高,而消费电子类个股平均跌幅超 7%。

二、10 月核心驱动因素拆解🔍

1. 宏观面:PMI 透露经济韧性,科技需求暗藏亮点

10 月制造业 PMI 为 49.0%(环比降 0.8 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 50.1%(环比升 0.1 个百分点),显示经济 “制造弱、服务强” 的格局:

  • 科技相关亮点:高技术制造业 PMI 达 50.5%,连续 6 个月扩张,铁路船舶航空设备等行业产需活跃;9 月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增长 32.7%,印证半导体市场需求韧性;

  • 痛点:消费品行业 PMI 仅 50.1%,国庆假期人均消费同比下滑 13%,反映内需仍待提振。

2. 政策面:金融支持加码,科技政策形成 “组合拳”

10 月政策端对科技领域的支持力度显著升级,成为板块后期企稳的关键:

  • 10 月 20 日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 “十五五”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目标从 2024 年的 45% 提升至 60%;

  • 大基金三期 3440 亿元资金启动投放,首个项目 4.5 亿元参股拓荆科技子公司,聚焦三维集成设备研发;

  • 10 月 26 日中美经贸团队就出口管制、对等关税延长暂停期形成初步共识,为光模块、存储芯片等出口导向型科技企业缓解成本压力(测算显示若 24% 关税恢复,相关企业出口成本将增加 18-22 个百分点)。

3. 资金面:两融先增后减,科技股机构布局显现

  • 全月 A 股成交额达 36.78 万亿元,日均成交 1.75 万亿元,较 9 月环比减少 8.3%;

  • 科技板块资金流向分化:消费电子板块全月净流出 42 亿元,而 AI 算力链获北向资金净买入 28 亿元,兴证全球、睿远基金合计斥资近 10 亿元参与胜宏科技定增;

  • 两融余额呈现 “前高后低”:10 月 10 日升至 24417.76 亿元(单周增 476.19 亿元),随后连续两周回落,10 月 17 日降至 24293.85 亿元。

三、科技股深度解析:分化中藏机遇,11 月三条主线浮现💻

10 月科技股呈现 “整体调整、局部爆发” 的特征,科技 50 指数虽月跌 1.30%,但细分领域已孕育明确机会。结合政策导向与产业数据,11 月可重点关注三大方向:

1. AI 算力基础设施:政策 + 需求双轮驱动,业绩兑现成关键

AI 算力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已成为确定性趋势,10 月产业端密集释放积极信号:

  • 核心逻辑

    :全球云厂商资本开支持续加码,2025 年亚马逊 AWS、微软 Azure 相关投入预计超 3600 亿美元,带动 1.6T 光模块需求提前放量,行业高景气度预计延续至 2027 年;AMD 与 OpenAI 达成 6 吉瓦芯片供应协议,首批 1 吉瓦 AMD Instinct MI450 GPU 将于 2026 年下半年部署,算力硬件需求进入加速期;

  • 细分机会

  • 光模块:中际旭创 800G/1.6T 产品已进入微软、谷歌供应链,10 月股价冲至历史新高 494 元 / 股,总市值接近 5500 亿元;新易盛一季度毛利率达 48.7%,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

  • AI 服务器 PCB:胜宏科技 18 层以上高端产品营收占比达 35%,三季度订单环比增长 28%,其 AI 服务器主板通过英伟达认证并实现量产,年内涨幅已超 637%;

  • 风险提示

    :全球资本开支放缓、技术迭代不及预期。

2. 半导体:国产替代加速,存储芯片迎来涨价周期

半导体板块在 10 月经历 “先抑后扬”,月末在多重利好推动下实现企稳反弹:

  • 核心逻辑

    :“十五五” 规划明确半导体全产业链协同发展,国内半导体设备销售额上半年达 113.6 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 34.4%,首次突破三分之一;存储芯片供需格局改善,DRAM 现货价格连续三个月上涨,累计涨幅达 23%,行业进入主动补库存周期;

  • 细分机会

  • 半导体设备:新凯来发布两款国产 EDA 设计软件,实现国外软件全面替代,硬件开发周期可缩短 40%,同时推出 90GHz 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性能提升至原有水平的 500%;拓荆科技获大基金三期参股,聚焦三维集成设备研发,国产替代进度超预期;

  • 存储芯片:澜起科技 DDR5 内存接口芯片量产进度超预期,2025 年相关业务营收预计增长 60%;三星、SK 海力士计划继续调涨存储价格约 30%,下游客户已启动囤货;

  • 风险提示

    :中美技术摩擦反复、海外原厂产能释放超预期。

3. AI 应用:开源模型突破,商业化落地加速

10 月国内 AI 模型领域密集出现技术突破,从科研走向产业的转化速度加快:

  • 核心逻辑

    :潞晨 Open-Sora 2.0 入选《State of AI Report 2025》,GitHub 星标数达 7 万,支持多场景微调并与 Video Ocean 平台深度融合;蚂蚁集团发布万亿参数推理模型 Ring-1T,在医疗问答、数学推理等测试中位列开源模型第一,已实现开源落地;

  • 细分机会

  • 多模态模型:抖音 SAIL-VL2 以 8B 参数规模实现接近 GPT-4o 的推理性能,采用稀疏混合专家架构降低部署门槛,适合边缘设备与中小企业应用;

  • AI + 垂直领域:Anthropic 推出 Claude for Life Sciences,集成 Benchling、PubMed 等专业数据平台,已获赛诺菲、艾伯维等制药公司采用,推动 AI 在医疗研发领域的商业化;

  • 风险提示

    :监管政策收紧、商业化落地不及预期。

四、11 月短期机会清单:三类方向值得盯紧📈

结合 10 月市场逻辑延续性和政策催化,短期可聚焦 “防御 + 政策受益 + 科技成长” 三条主线:

1. 周期防御:煤炭 + 有色金属(低估值 + 基本面支撑)

  • 煤炭

    :10 月鄂尔多斯动力煤坑口价环比上涨 5.82%,冬储补库持续至 11 月中旬,且板块平均股息率达 5.2%,防御属性突出。重点关注动力煤龙头(如大有能源、中煤能源)和焦煤标的(山西焦煤、潞安环能);

  • 小金属

    :钴价年内翻倍突破 35 万元 / 吨,钨精矿价格创历史新高,洛阳钼业(钴镍产能领先)、厦门钨业(完整钨产业链)等龙头业绩弹性显著。

2. 政策受益:氢能源 + 跨境贸易(题材 + 业绩共振)

  • 氢能源

    :财政部提前拨付 23 亿元扶持示范项目,11 个省份实施氢燃料车高速免费政策,宝丰能源(绿氢项目试生产)、海鸥股份(电解槽技术龙头)等兼具题材与业绩支撑,10 月下旬已启动上涨行情;

  • 跨境贸易

    :外汇局 9 条新政落地,自贸试验区集成式改革加速,可关注跨境支付(新晨科技)、外贸综合服务(焦点科技)等细分方向。

3. 科技成长:AI 算力 + 半导体设备(高景气 + 技术突破)

  • 配置逻辑

    :科技 50 指数估值回落至 28.8 倍 PE,处于近三年 30% 分位的低估区间,叠加 “十五五” 规划催化与产业数据改善,具备估值修复条件;

  • 重点标的

    :光模块(中际旭创、新易盛)、半导体设备(拓荆科技、新凯来)、AI 服务器 PCB(胜宏科技)、存储芯片(澜起科技)。

五、风险提示与操作建议⚠️

  1. 风险点

    :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仍存(VIX 指数已抬升)、科技股估值分化下的回调压力、11 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潜在鹰派信号;

  2. 仓位策略

    :建议维持 5-7 成仓位,采取 “周期打底 + 科技择机” 的配置结构,避免追高前期涨幅过大的题材股,优先选择 “业绩预告预增 + 政策催化” 的标的;

  3. 止损纪律

    :若沪指跌破 3850 点支撑位或持仓个股业绩不及预期,及时调整仓位结构。

10 月的震荡是牛市途中的休整还是风格切换的信号?从历史规律看,牛市震荡期回调幅度通常不超 7%,当前 4.01% 的最大回撤仍在合理区间。11 月重点关注 11 月 15 日公布的 CPI 数据、美联储政策动向以及科技企业三季报密集披露窗口,这三大变量将决定下一轮行情方向。

#2025年10月#A股复盘# #11月投资机会# #煤炭板块领涨逻辑# #科技股估值修复#

图片

**股启未来,**智赢生态

2025****与您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