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下午,新华社发文:

祖国统一势不可挡,两岸统一民心所向!🇨🇳

近期利好消息及解读

政策强调融合发展: “十五五” 规划明确将 “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纳入重要战略部署,这为福建地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10月25日 “台湾光复纪念日” 的相关纪念活动,也让市场对 “海峡两岸融合发展” 的关注度得到了显著提升。

福建基建持续推进 :福建 “邻县高速通”“乡镇便捷通” 的 “两通工程” 持续建设,路网运行效率逐步提升,这不仅能便捷两岸人员往来,也能降低物流成本,利好当地港口、物流等相关企业。

两岸经贸数据向好 :2024年闽台贸易额突破2000亿元,持续增长的经贸规模为两岸概念股提供了业绩支撑,同时也为后续更多经贸合作政策出台提供了基础。

趋势与机会

未来,随着两岸融合发展政策的细化与落地,福建作为对台前沿区域,区域开发类企业将受益于土地增值与基建需求;经贸物流类企业有望因两岸贸易量增长及通关效率提升而持续成长;金融合作类企业也将在两岸资金往来、台胞金融服务等方面拓展业务 。整体来看,相关领域的优质企业有望迎来更多机遇。

期待与你交流更多心得,欢迎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1. 平潭发展(000592)

作为平潭综合实验区开发建设的核心参与者,公司直接受益于国家推进两岸融合发展的系列政策红利,是区域发展的标杆性企业 。其核心优势在于拥有近90万亩的广袤林地资源,构建了从苗木培育到纤维板生产的完整林业产业链,旗下四家工厂配备先进生产线,年产能超50万立方米,能提供从1mm到40mm的特规定制产品,技术水平国内领先 。同时,公司积极布局跨境电商与对台小额贸易,平潭跨境电商保税进口业务量蝉联全省第一,对台海运跨境电商业务量全国第一,对台小额商品交易市场累计销售额已突破50亿元,成为两岸商品互通的关键桥梁 。此外,公司还推出“0211工程”机制扶持台青创业,设立台湾人才服务专窗,在两岸人才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2. 海峡创新(300300)

由平潭国资控股,是平潭国资体系内唯一上市公司,定位为落实两岸融合国家战略的重要平台,深度参与平潭“一岛两窗三区”建设,承担着智慧城市、数据跨境流动等国家级项目建设使命。公司拥有工程领域“11甲”高级资质,参建平潭智慧口岸、智能交通等重点项目,还计划拓展台湾本岛的智慧城市改造业务,打造跨海峡智慧基建网络。在算力与数据领域,其参与建设的平潭两岸融合智算中心一期1000P算力已投产,数据跨境流动服务枢纽等优质资产未来存在注入预期,若注入可显著提升营收与毛利率。同时,公司布局智慧医疗与充电桩业务,建成19座充电站,智慧医疗代理设备业务也稳步推进,多赛道协同发展凸显成长潜力。

3. 厦门港务(000905)

是厦门港对台航运的核心载体,掌控着厦门港主要港口的稀缺资产,形成了覆盖装卸、运输、贸易的全链条物流服务体系,2024年两岸航线集装箱吞吐量占比达25%,在两岸航运中占据核心地位 。公司持续升级对台物流通道,新增厦门至台北“大三通”海运快线后,实现每周四班常态化运营,与现有“小三通”航线形成运力互补,构建起“大小三通”双轨并行的物流新体系,强化了“夕发朝至”的高效运输优势,精准匹配电商企业高时效需求 。依托“场站+码头+航线”三位一体资源优势,公司打造了两岸企业“一站式”贸易物流服务平台,未来随着两岸贸易量增长,其航线网络价值与运营效率将进一步凸显。

4. 厦门象屿(600057)

作为国内大宗商品供应链管理的龙头企业,其物流网络覆盖台湾等49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全球化的供应链服务体系。公司创新打造“海铁联运+跨境电商”特色模式,为两岸企业提供从原材料采购、仓储运输到终端配送的全流程高效服务,有效降低了两岸贸易的物流成本与时间成本。2025年,公司在闽台贸易合作中斩获多个亿元级订单,充分彰显了市场对其服务能力的认可。在大宗商品领域,公司凭借丰富的资源整合经验与完善的风控体系,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为台企提供稳定的供应链保障,是两岸经贸合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5. 厦门国贸(600755)

以供应链管理为核心主业,2024年该业务占比高达99.37%,聚焦铁矿石、煤炭等大宗商品,同时积极拓展健康科技、金融服务等新领域,形成多元发展格局。作为两岸贸易的重要参与者,公司直接受益于两岸关税减免与通关便利化政策,在闽台电子元件、农产品等重点贸易品类中表现突出。其搭建的跨境金融服务平台,为台企提供专业的融资支持,有效解决了台企在贸易中的资金周转难题。公司股息率优势显著,2024年累计分红7.15亿元,股息率超5%,体现出稳定的盈利与回报能力,随着两岸经贸往来深化,其供应链与金融服务的协同价值将持续释放。

6. 厦门银行(601187)

作为大陆首家拥有台资背景的城市商业银行,在两岸金融合作领域具备深厚的经验积累与独特的先发优势。公司针对性推出“台胞创业贷”“两岸汇款直通车”等特色金融产品,累计服务超2万家台企,全方位覆盖台胞台企在创业、经营、生活等多方面的金融需求。在台胞服务方面,公司简化业务办理流程,提供定制化的金融解决方案,成为台胞在大陆发展的“金融后盾”。依托台资股东的资源优势,公司深度对接两岸金融市场,在跨境结算、资金融通等领域建立了高效的服务通道,未来有望在两岸金融合作深化中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7. 欣贺股份(003016)

由台湾籍实控人掌控,是高端女装领域的龙头企业,品牌在两岸市场实现协同发展,形成了独特的“闽台设计+两岸销售”运营模式。公司厦门总部与台湾专业设计团队深度协作,将台湾时尚创意与大陆市场需求精准结合,2025年推出的“闽台文化联名系列”产品,融合两岸文化元素,销售额突破1.2亿元,成为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合作的典范。2024年8月,旗下JORYA品牌官宣赵露思为首位全球品牌代言人,通过多维度营销合作显著提升了品牌知名度与影响力。凭借优质的产品设计、精准的品牌定位以及完善的销售网络,公司在两岸高端女装市场占据稳固地位,未来成长空间广阔。

8. 福建金森(002679)

是海峡两岸森林康养协同创新平台的核心参与者,在两岸林业合作与绿色经济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公司以林业经营为核心,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随着两岸绿色经济融合不断深化,其林业资源的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得到持续提升。2024年,公司与台湾林业机构达成多项碳汇项目合作,积极推动林业碳汇交易的跨海峡落地,为两岸生态环保合作探索了新路径。同时,公司布局森林康养与生态旅游业务,依托优质的森林资源打造特色康养项目,有望吸引台湾地区游客体验,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是两岸绿色产业合作的标杆标的。

9. 华映科技(000536)

曾为中华映管代工厂,深耕显示面板领域多年,如今聚焦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消费电子等热门领域,市场需求旺盛。其子公司华佳彩拥有第六代IGZO生产线,该技术在中小尺寸面板领域具备高分辨率、低功耗等优势,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24年,公司与台湾面板企业达成专利交叉授权协议,不仅解决了技术专利壁垒问题,更实现了两岸半导体产业链的技术协同与资源共享。目前公司处于业务升级与市场拓展的关键阶段,凭借技术优势与两岸产业链协同效应,有望在车载显示等新兴赛道实现快速增长。

10. 大名城(600094)

长期深耕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地产开发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区域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公司旗下东方大名城项目位于平潭核心地段,地理位置优越,直接受益于京台高速支线、平潭海峡公铁大桥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未来有望承接两岸人员往来带来的居住与商业需求。除地产开发外,公司还积极参与区域内商业综合体建设,为平潭打造两岸融合的商业配套提供支撑。依托在平潭多年的布局经验与资源积累,公司深度绑定区域发展红利,随着平潭全岛封关运作等政策推进,其项目价值与业务机会将进一步凸显。

11. 海通发展(603162)

作为注册于平潭自贸区的国内沿海及国际远洋运输企业,紧密贴合福建海洋经济与两岸航运发展布局。公司控股股东全额认购21亿元增发股份,充分彰显了对企业发展的坚定信心。通过实施“百船计划”,公司自有船舶数量从2022年末的21艘快速增至2025年6月末的51艘,总控制运力达484万载重吨,运力规模实现跨越式增长。公司积极推进船舶环保改造,符合行业绿色化发展导向,同时能为福建海上风电等重大项目提供专业物流支撑。受益于福建自贸区政策利好及航运板块复苏趋势,公司在两岸航运及远洋运输领域的竞争力持续增强。

12. 福建高速(600033)

是福建省高速公路运营的核心企业,运营管理着福泉高速、泉厦高速等多条省内重要交通干线,这些路段是福建连接周边省份及两岸人员、物资往来的关键通道。公司盈利能力稳定,年利润长期维持在7-8亿元区间,2024年分红2.7亿元,分红比例约35%,展现出良好的盈利质量与回报能力。随着福建“邻县高速通”“乡镇便捷通”“两通工程”持续推进,区域交通网络不断优化,未来两岸经贸和人员往来的持续增加,将直接带动公司运营路网的车流量增长,为营收提升注入稳定动力。

13. 漳州发展(000753)

作为漳州市国有控股企业,构建了“5+1”多元化产业格局,业务涵盖道路投资、城市基建、自来水生产、房地产开发等多个领域,全面参与漳州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漳州被定位为两岸融合发展新型示范区,区域内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漳州核电等重大项目建设正如火如荼推进,公司凭借本地国企的资源优势,有望在项目配套基建、物资供应等方面获得大量业务机会。公司积极拓展新兴领域,涉足污水处理和装配式建筑等环保产业,还收购漳州信息产业集团,布局数字经济与跨境电商,多业务协同将充分享受区域发展红利。

14. 星云股份(300648)

是福建本地在电池检测设备与电池自动化生产线领域的领军企业,拥有雄厚的技术研发实力与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领域,能为客户提供从电芯检测到电池组组装的全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技术水平得到宁德时代等行业龙头的认可。随着两岸新能源产业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台资新能源企业在动力电池研发、储能项目建设等方面需求旺盛,公司凭借地域优势与技术实力,有望与台资企业展开深度合作,拓展台湾市场份额。在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公司的技术升级与市场拓展步伐将持续加快。

15. 兴业银行(601166)

作为唯一总部位于福建的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在推动两岸融合发展中扮演着金融“主力军”的重要角色。公司推出多项专项举措支持两岸合作,发行两岸融合小微贷款专项金融债,为台企提供充足的授信支持。在数字人民币领域,公司首推港澳台同胞实名钱包,为台胞台企提供台币兑换、工资代发、物业费缴纳等全方位服务,还成为全国首家支持台胞通过合作银行渠道升级数字人民币钱包的运营机构,向台资银行富邦华一银行开放输出数字人民币服务 。依托庞大的资产规模与完善的服务网络,公司打造了“兴业福卡”等特色产品,在两岸资金往来、台胞金融服务等领域树立了标杆,未来将持续引领两岸金融合作创新。

以上内容仅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