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宏观周报:三季度经济的两大惊喜- 宏观研究报告 _ 数据中心 _ --知识铺
核心观点
第一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增速水平达到4.8%。
4.8%这个数字,与我们模型的测算结果出现了显著偏差。三季度国内基建投资增速较二季度回落13.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落7.2个百分点。根据历史数据模型测算,基建和地产投资如此大幅度的下滑,本该拖累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由此我们内部测算的三季度GDP增速仅为4.1%。
这个差距揭示了一个重大变化:传统上被认为是经济命脉的房地产和基建,在国民经济统计中的重要性正在显著下降。换句话说,中国经济肌体正在发生结构性变化——旧肌肉虽然在萎缩,但新肌肉的生长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这个意外让人欣喜,因为它意味着政府可以更从容地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未来的政策重心或将更多"投资于人"而非"投资于钢筋水泥"。
第二个意料之外的惊喜:出口的超级韧性。
另一个意外来自外部需求。在二季度经历强劲的"抢出口"后,市场普遍预期三季度出口将明显回落。然而现实是,三季度出口增速达到6.6%,甚至比二季度的6.2%还要高。
如何理解这种韧性?常见的解释是新兴市场需求崛起弥补了欧美市场的缺口。但实际上美欧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仍占据全球需求的七成左右,其他经济体的需求总量仍然有限。因此,在全球贸易冲突加剧的大背景下,中国出口的真正底气,不仅在于市场多元化,更在于我们重建全球供应链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当贸易战的关税壁垒竖起时,中国制造依然能够通过重新布局的供应链网络,相对顺畅地流向全球主要市场。这种强大的供应链自适应能力,或许是市场对中美关税战逐渐"脱敏"的根本原因。
启示:换挡时刻的新逻辑
三季度的经济数据给我们最大的启示是:中国经济正在经历深刻的"换挡"—传统引擎的噪音虽然仍大,但新动能的推力已不容忽视。理解当下的中国经济,需要跳出传统的"基建地产"思维定式,更多关注新兴产业的发展韧性和供应链的重构能力。
这个换挡过程或许会伴随阵痛,但三季度的"意外"告诉我们:中国经济的自适应能力,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强大。在居民部门完成资产负债表修复之前,这种"政府托底+出口韧性+新动能成长"的组合,或将持续为我们提供平稳过渡的宝贵时间窗口。
风险提示:海外市场动荡,存在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3/post/20251027/%E5%AE%8F%E8%A7%82%E7%BB%8F%E6%B5%8E%E5%AE%8F%E8%A7%82%E5%91%A8%E6%8A%A5%E4%B8%89%E5%AD%A3%E5%BA%A6%E7%BB%8F%E6%B5%8E%E7%9A%84%E4%B8%A4%E5%A4%A7%E6%83%8A%E5%96%9C-%E5%AE%8F%E8%A7%82%E7%A0%94%E7%A9%B6%E6%8A%A5%E5%91%8A-_-%E6%95%B0%E6%8D%AE%E4%B8%AD%E5%BF%8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