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8日复盘总结

一、总体判断

2025年10月28日,A股三大指数冲高回落,成交缩量,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上证指数盘中突破4000点后回落,短期技术面存在震荡需求,但中期政策支撑及资金活跃度仍为市场提供韧性。板块轮动加速,涨停股集中于题材热点,高景气赛道分化凸显。


二、分维度分析

  1. 指数表现与量能
  • 冲高回落

    上证指数报3988.22点(-0.22%),深成指报13430.10点(-0.44%),创业板指报3229.58点(-0.15%)。盘中沪指一度突破4000点关口,但随后回调形成上影线,显示短期获利盘兑现压力。

  • 缩量调整

    两市成交额2.15万亿元,较前一交易日缩量1922.72亿元,量能回落反映市场情绪趋于谨慎。

  1. 板块轮动与分化
  • 领涨板块

    六氟磷酸锂(+2.99%)、氟化工(+1.94%)、港口运输(+1.50%)涨幅居前,石油加工、3D建模等板块表现活跃。

  • 调整方向

    有色金属(-3.55%)、钴镍(-2.10%)、贵金属(受黄金价格下跌影响大跌)等周期板块承压。

  • 分化逻辑

    政策扶持的科技成长股(如PCB、量子通信)局部活跃,而前期强势的存储芯片、AI算力板块因阶段性利空冲高回落。

  1. 涨停与资金动向
  • 涨停特征

    两市共71只个股涨停(不含新股),福建本地股(平潭发展8天6板)、半导体(盈新发展7连板)、机器人(海峡创新20CM连板)成为资金焦点。

  • 主力流出

    北方稀土(-14.1亿)、恒瑞医药(-10.7亿)等权重股遭大幅抛售,科技及资源板块资金分歧显著。

  1. 政策与消息面
  • 国内政策

    金融街论坛释放政策信号,央行提出恢复国债买卖操作、优化数字人民币定位;证监会推动创业板改革深化。

  • 产业驱动

    人工智能硬件(高通AI芯片发布)、量子科技(核聚变技术进展)、机器人(英伟达GTC大会)等题材获事件催化。

  1. 全球市场联动
  • 美股新高

    道指、纳指续刷历史新高,科技股(高通+11%)领涨,中概股指数反弹1.59%。

  • 港股弱势

    恒生指数收跌0.46%,金融科技及地产股拖累表现,南向资金净流入移动(11.3亿)、中海油(9.8亿)。

  1. 新股与解禁动态
  • 新股表现

    西安奕材(科创板,发行价8.62元)、必贝特(未盈利生物医药)首日上市,定价分歧反映市场对高风险标的审慎。


三、结论归纳

今日市场呈现缩量调整态势,技术面短期承压但中期趋势未改。题材股仍为赚钱效应核心,科技成长主线分化中保持韧性。需关注以下要点:

  1. 资金偏好

    缩量环境下,低位补涨题材(如福建概念、量子通信)或延续热度,高成交品种需警惕波动风险。

  2. 政策驱动

    货币宽松预期及产业政策(如设备更新、AI算力)仍是结构性机会的重要支撑。

  3. 外部风险

    美股高位波动、贵金属价格回落或对相关板块形成扰动,需警惕内外市场情绪传导。

(投资需谨慎,数据来源:今日头条、、证券时报等公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