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谈判点评:马来西亚谈判的微妙信号- 宏观研究报告 _ 数据中心 _ --知识铺
中美马来西亚谈判以及之后很可能的元首会晤透露的最大信号是什么?撇开众所周知的关税、稀土、大豆等具体问题,其实最大的信号意义是中美关系仍将处于稳定的框架内,降低了未来一段时间发生风险的概率。不过对于具体的贸易博弈和问题,要彻底解决可能还没有那么快。
马来西亚会谈,中美双方的表态无疑是积极的。中方的表态一如既往的“平稳”——坦诚、深入、富有建设性,就解决各自关切的安排达成基本共识。美方透露的信号则更加丰富,我们总结成3个关键词:
“全面”:涉及关税,稀土,农产品贸易等广泛的问题;
“框架”:确定解决问题的方向,但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磋商;
可能的“元首会晤”:审阅协议并决定是否签字;协议内容足够“富有成果”。
我们觉得这背后透露着如下微妙的信号:
首先是“框架性协议”。更像早些时候欧美之间达成的协议(缺乏细节),而非中美此前的第一阶段协议。
框架协议的意义在于理清解决问题的“方向和顺序”。当前中美推进双边关系,最基本的矛盾是解决问题和筹码交换的先后顺序不清晰。
本轮双方磋商最大的“建设性”可能就在此。除了关税暂停再次延期外,进一步理顺的内容可能包括:中国大豆进口VS美国芬太尼关税下调;用稀土管制的暂缓,交换美方股权穿透监管、额外关税和软件出口管制的暂缓;继续推进tiktok交易,以及船舶费用对等调整或取消等。
方向和顺序之后,才是细节和落实。这将是月底APEC峰会之后,中美之间继续谈判的主要内容。我们倾向于认为至少会保持每个月一次的贸易磋商频率。
而最终,中美之间类似2019年第一阶段协议的“全面贸易协议”可能将是特朗普明年年初访华计划落地的重要前提。
因此,综合而言,本轮马来西亚谈判为10月中美阶段性摩擦画上句号,同时也是下一轮博弈和磋商的起点。
风险提示:美国经贸政策大幅变动;关税扩散超预期,导致全球经济超预期放缓、市场调整幅度加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3/post/20251027/%E4%B8%AD%E7%BE%8E%E8%B4%B8%E6%98%93%E8%B0%88%E5%88%A4%E7%82%B9%E8%AF%84%E9%A9%AC%E6%9D%A5%E8%A5%BF%E4%BA%9A%E8%B0%88%E5%88%A4%E7%9A%84%E5%BE%AE%E5%A6%99%E4%BF%A1%E5%8F%B7-%E5%AE%8F%E8%A7%82%E7%A0%94%E7%A9%B6%E6%8A%A5%E5%91%8A-_-%E6%95%B0%E6%8D%AE%E4%B8%AD%E5%BF%8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