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业链全景图

图片

02  行业简析

军工行业是典型的靠政府订单吃饭的领域。军贸这块需求占比不高,所以国防军费支出多少,基本就框定了整个军工行业的采购盘子。因此,预判军费支出的规模和结构变化,分量不轻。

根据之前的全国人大会议的政府预算草案报告,2025年的预算如下图可见:

图片

这次国防军费涨得比之前想的稍多些,新一轮军备发展的热度要起来了。2025 年国防支出,比去年增长 7.2%达1.78万亿,这比之前估计的 6%-7% 略高一点,和 2024 年的增速差不多。

这个增长速度已经连续十年保持在个位数,和同一时期的 GDP 增速相互配合,刚好体现出 “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一起提升” 的特点。

从 GDP 占比来看,全球军费平均占比约 2.5%,我国只有 1.32%,长期低于 1.5%。现在全球安全形势紧张,各国都在扩军费,欧盟最近宣布 8000 亿欧元 “重新武装欧洲” 计划,连地区 “小国” 都在担心自身安全,全球新一轮军备潮可能真要来了。

全球军备扩张正在进行,不少国家国防预算和政策转向激进。2025 年多国军费继续高增长,军事战略更趋扩张。美国在2025国防预算同比增长 1.02%,达到8950亿美元;沙特、法国分别是 780 亿、523 亿美元,同比增 3.04%、0.19%。

国防预算对于韩国、日本分别为 431 亿、557 亿美元,同比降 6.30%、0.18%。参战方的俄罗斯,同比大增 9.83%,2025年国防预算约 1229 亿美元。

图片

03  上游产业链

03-1、特种金属

高温超导(如 ReBCO 带材):

高温超导,简单说就是材料在相对较高的温度下 —— 通常是高于液氮沸点 77K(也就是 - 196℃),比传统低温超导需要的极低温高得多 —— 能展现出零电阻、完全抗磁性这些超导特性。这一特性直接拉低了超导技术的制冷成本,让它大规模落地成了可能,而 ReBCO 带材正是目前高温超导领域里最有潜力的核心材料。

图片

看市场份额,2018 年高温超导占比 4.4%,2022 年涨到 10%,预计 2030 年能到 25%。这种持续攀升的势头,正推着整个超导材料行业加速向前跑。

图片

03-2、碳纤维:

碳纤维(简称 CF)是把有机纤维 —— 像粘胶基、沥青基、聚丙烯腈基纤维这些 —— 放在高温里裂解碳化,形成以碳为主链结构的无机纤维,含碳量超过 90%。

高性能碳纤维有一堆别的材料比不了的优点:轻、强度高、模量高,还能导电导热,耐得住高温和腐蚀,抗冲刷溅射,而且设计性、复合性都好。作为海陆空装备不可缺少的战略新兴材料,一直以来碳纤维就被美国日本等国家垄断。

图片

再看军机领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新型战机更新换代、军贸增长快、无人机批量出货,一起推着需求往上走;二是单架飞机里复合材料的占比在提升。

图片

中简招股书里提到,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代替钢或铝,能减重 20%-40%。就凭这一点,它在航空航天领域特别受欢迎。

用这种材料做零件,不光能让东西变轻、设计起来更自由,还能一次整体做好,不用拼很多小零件。这样一来,生产成本能降下来,生产效率也能提上去。

国内军用飞机用复合材料的比例也在一年年增加。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数据显示,四代机歼 - 10、歼 - 11 的碳纤维用量只有 6% 和 10%,到了五代机歼 - 20,这个比例已经涨到 27% 了。

03-3、军用雷达:

军用雷达就是专门用来探测军事目标的设备。在海、陆、空、天各个战场上,它就像关键的情报传感器,常被用在侦察、警戒、识别这些场景中。相控阵雷达是军用雷达的主流发展方向,优势是能同时监视和跟踪数百个目标,目标容量大、数据率高。到 2026 年,中国有源相控阵雷达的市场规模将突破 300 亿元。

图片

中国军用雷达市场集中度很高,大部分份额由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占据,民营企业占比相对较少,且不同主体在细分领域各有侧重。由于行业和产品的技术密集属性,整体竞争节奏比较平缓。具体竞争情况可参考下图:

图片

04  中游产业链

04-1、航空发动机

航空发动机结构不简单,主要结构如图所示。其中压气机、燃烧室、涡轮是三大核心部件,合起来叫核心机。发动机研制时,80% 以上的技术问题都和核心机有关,是整个研制过程中难点最集中的地方。

图片

正因为航空发动机技术门槛高,它的价值量也大。在飞机各分系统的成本里,航空发动机占比 20% 到 30%,只比飞机机体结构低,是飞机上很重要的一部分。

图片

现在国内民航客机的发动机主要靠进口,像美国 GE 航空、普惠,还有罗罗、赛峰这些品牌。国产发动机的市场占比还不到 1%,未来进口替代的空间很大。

图片

我国军用发动机目前还没往外出口,主要靠自己产,进口的只占一小部分。这几年,美欧对军机发动机搞禁运成了常态。国内二代机的发动机,国产化率差不多到 100% 了;而三代、四代战机的发动机,根据隆达股份的说法,国产化率大概 70%。不过随着太行发动机批量生产,加上更多新机型在研制,到 2040 年,军用飞机发动机的国产化率估计能提到 90% 以上。

图片

根据《World Air Forces2024》的数据,2023 年我国有 3304 架军用飞机,其中二代机约 1300 架,三四代机约 2000 架。考虑到歼 10 是单发动机,数量还不少,假设存量三四代军机的发动机和飞机数量比例是 1:1.9,那三四代机现有的发动机大概有 3767 台。这里面,非国产的占 30%,差不多 1130 台。按照 2040 年国产化率超 90% 来算,再加上备用和维修的需求,未来 10 年,国产发动机需要替代的数量大概是 3390 台。

04-2、导弹

导弹主要由战斗部、控制系统、发动机和弹体组成。战斗部是打目标的关键,里面能装炸药、核装药之类的;它射程远、打得准、威力大,还不容易被拦住,这是它的硬本事。现在打仗,精确制导武器越来越吃香。从海湾战争的 7% 到利比亚战争的 90%,用得越来越多,成了现代战争的标志。

图片

成本方面,制导系统占比最高,大多超 40%,先进空空导弹里甚至超 70%;稳定控制部分占 15%-25%,引信和战斗部占 10%-20%,远火的成本占比和导弹差不多。

图片

图片

有预测说,2021 到 2027 年,全球导弹(含制导武器)能产 24.92 万枚,产值超 1042 亿美元。咱们国内对导弹、火箭弹的需求还会更大。

图片

05  下游产业链

05-1、军用无人机

对于武器装备未来发展来看,军用无人机有着广阔的前景,它打起来不用可以做到0伤亡,性能好还便宜,已经成了现代战争里离不开的重要武器平台。

图片

信息化战争背景下,无人机这类新装备需求涨得很猛。加上安全问题、领土争端不断,装备无人机成了低成本提升国防实力的好办法。蒂尔集团报告对于军用无人机的未来发展规模进行了预测,预计2028年将达到148亿美元,CAGR达到5.36%。

图片

05-2、无人潜水器(UUV) 

无人潜水器这赛道正一路狂奔 —— 全球市场 2023 年做到 570 亿元规模,按这节奏冲下去,2028 年能飙到 850 亿元,每年稳稳增长 8.32%。咱们中国市场更是火力全开:2021 年水下机器人市场 87.4 亿元,2022 年直接冲到 110.2 亿元,2023 年又猛涨到 140 亿元。政策在背后猛推一把,国内 UUV(无人潜水器)接下来还得继续高速冲刺。

图片

这行当的竞争格局很集中,主要玩家都扎堆在北美和欧洲。就说海上能源领域的无人潜水器,全球前五家厂商直接包圆 52% 的市场份额,Oceaneering 和 Kongsberg Maritime 一马当先,分别拿下 18.07% 和 12.68% 的份额。2023 年北美市场占了 42.87%,欧洲也占 29.64%,妥妥的主力战场。

图片

产品方面也有门道:2023 年海上能源用的无人潜水器里,遥控型 ROV 是绝对主力,占比 61.33%;自主型 AUV 占 38.67%。

国内不少上市公司都在海底作业装备这块甩开膀子干,具体谁家有啥动作,看下面这张表就门儿清了。

图片

图片

下方扫码直接加入:

图片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