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产业链全景图

图片

02  上游产业链

02-1、中药材

中药材堪称中药产业链的 “第一块拼图” :2011 - 2022 年,国内中药材种植面积从 2840 万亩一路 “滚雪球” 式膨胀到 5250 万亩,年均增速 5.74% ,相当于 每 12 年规模翻近一倍 。

目前中药家族有超 1000 种药材,常用的 600 余种里,300 多种已被 “驯化” 成 “人工选手”(栽培 / 养殖)—— 像人参、枸杞这类大众熟知的药材,基本都是 “大棚产物”,它们合力承包了全行业超70% 的原料供应 。

图片

02-2、行业标的:

具备中药材种植养殖能力的企业有:白云山、康美药业、昆药集团、天士力、同仁堂、云南白药、奇正藏药、东阿阿胶、贵州百灵、金陵药业等,这些巨头早把 “药材种植” 变成自留地 ,从源头攥紧主动权。

03  中游产业链

中药产业链的中游就像 “核心加工车间”:中成药、中药饮片、配方颗粒这些成品都在这道工序 “诞生”,药材得在中游变成能直接用的药丸、饮片或颗粒剂。

现在这地界儿全是 “大厂扎堆”:白云山、同仁堂、云南白药这些巨头全挤在中游搞制造,利润也更 “厚实”。举个例子,中成药做注射液得搞定无菌工艺,配方颗粒要精准复刻传统汤剂成分,这些技术活让中游成了产业链里的 “利润高地”,就像手机厂靠组装和系统优化赚走大头差价。 

03-1、中成药

中成药拿中药材当原料,按中医老祖宗的理论配方,再按严格工艺做成 pills、胶囊、注射剂这些花样,而且必须拿国家药监局的 “营业执照” 才能上市卖。

常见的剂型简直像 “中药变形记”:能做成打点滴的注射剂(比如清开灵),能调成果汁样的口服溶液,也能压成药片、搓成丸子 —— 像六味地黄丸、连花清瘟胶囊都是典型选手。

这门生意的规模涨得十分迅猛:2021 年市场刚过 6200 亿,2018 - 2021 年每年平均飙 7.72%,到 2024 年直接冲破 8000 亿大关,背后全靠老龄化催生的慢病用药需求和政策给中医药 “开绿灯”。

图片

中成药市场2024 年规模冲到 8000 亿,但头部 10 家上市公司加起来只吃掉 18.81% 的份额,中成药里连占 5% 份额的单品都难找。

为啥这么分散?病根在 “病症太杂 + 药方太多”:光感冒就分风寒、风热、暑湿,对应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片、藿香正气水;糖尿病有气阴两虚型,得用参芪降糖胶囊;风湿又分寒湿和湿热,分别对应独活寄生丸和四妙丸。每个细分病种都有一堆对应中成药,谁都难垄断。这种 “千病千药” 的特性,让中成药成了 “碎片化市场”,哪怕是龙头企业,也只能在自家擅长的领域(比如片仔癀治肝病、以岭搞呼吸科)圈块地。

图片

03-2、中药创新药

政策给中医药研发装了 “加速器”,这几年整个领域跟开了挂似的 —— 临床试验申请量每年都在刷新高。目前已上市的重要创新药有如下:

图片

以岭药业的除烦解郁胶囊就是个典型 —— 作为国内首款治抑郁症的 1.1 类创新中药(相当于中药里的 “顶配机型”),2021 年底获批上市后,2022 年直接被医保 “收编”,成了抑郁症患者的新选择。

这药的方子是拿汉代张仲景的 “半夏厚朴汤 + 栀子厚朴汤” 升级来的:既能化解气郁痰阻带来的憋闷情绪,又能清掉体内郁火,专门对付轻中度抑郁症里 “气郁痰阻 + 郁火内扰” 的类型 —— 比如长期压力大、总爱生闷气还心烦失眠的人,就挺对路子。

图片

目前来看:1 类创新药(相当于顶配新机) 冲得最猛:2024 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数量飙到 71 款,创了历史新高;2020 - 2024 年获批进入临床的数量更夸张,从 4 款暴增到 46 款(五年翻了 11 倍,跟新能源车销量爆发似的),五年合计 149 款,占了中药创新药的 “半壁江山”。

图片

数据来源:魔熵医药

临床试验扎堆的同时,成果也在兑现:近五年获批上市的中药新药总共 33 款,其中 20 款是 1 类创新药 —— 相当于研发大军里,每 7 个申请临床的项目,就有 1 个能最终上市卖货,这转化率在医药圈不算低了。

图片

数据来源:魔熵医药

很多朋友想要研究创新药,却又不知从何下手,其实这时候选择ETF对整个行业进行跟踪便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就像#港股创新药50ETF(#513780)。它的成分股包括康方生物、百济神州、药明康德这些创新药前沿公司,目前基金总规模达到了10.82亿元,是一个实打实的医药型ETF。

03-3、中药饮片

中药饮片就像中药界的 “切配食材”:把中药材洗干净、切好、炮制加工后,就能直接抓药熬汤,跟菜市场卖的净菜一个道理。比如生姜切成姜片、人参晒干保持原形、甘草用蜜炒一遍,都是常见的饮片形式。

图片

中药饮片净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图片

它的净制加工就像 “洗菜挑杂质”:先把药材里的泥土、烂叶挑出来,再清洗、干燥,讲究的是 “去粗取精”。这几年技术进步让加工更高效(比如用超声波清洗机代替手工淘洗),加上大家追求标准化中药,市场规模涨得很快 ——2024 年达到 3038 亿元(相当于 3 个中等城市的 GDP),同比涨 8.97%,分析师预测 2025 年能冲到 3249 亿元,妥妥的 “中药界刚需板块”。

图片

03-4、中药配方颗粒

中药配方颗粒就像 “中药版速溶咖啡”:把单味中药饮片煮水、浓缩、烘干做成颗粒,按中医处方配好后直接冲开水喝,既有标准化生产的优势(像统一包装的速溶粉),又方便携带储存,吸收还快。

2021 年试点结束后,这东西被归到中药饮片管理里,相当于拿到 “政策绿卡”:能享受 25% 的价格加成(比如传统饮片卖 100 元,它能卖 125 元),还不占医院药占比考核指标。现在行业集中度挺高,68 家备案企业里,6 家原国家级试点企业就像 “先发玩家”,早在产能、技术标准上囤好了优势(类似早期便利店占据黄金地段)。

图片

2021 年 11 月配方颗粒试点结束,:规范后成本端像买菜涨价似的往上走,终端价格可能跟着水涨船高。这东西比传统饮片更像 “中药界即食面”—— 不用熬煮、开袋冲水就能喝,储存跟零食一样方便,疗效还稳定,现在正走 “泡面替代挂面” 的产业化路子,慢慢抢传统饮片的市场份额。

03-5、行业公司情况

江苏康缘是中药研发赛道的 “长跑冠军”,2020-2024 年申请上市 7 个药、获批 4 个,数量断层领先;神威(6 个申请)、华润神鹿(4 个申请)组成 “第一梯队”,但获批端更像 “多人赛”—— 武汉康乐拿了 3 个批文,多家企业各拿 2 个。这就好比考试:申请时拼 “刷题量”,获批时拼 “正确率”,既看企业研发硬实力,也透着审批部门 “严进严出” 的筛选逻辑。

图片

数据来源:魔熵医药

2020 - 2024 年中药创新药获批呈现 “头部集中、多数跟跑” 格局:

梯队分化:健民集团、青峰药业等 5 家企业各获批 2 个创新药,构成第一梯队;其余 10 家企业仅获 1 个,反映中药创新药研发门槛高、批量产出难。

主体多元:第一梯队既有以岭药业(络病理论积淀)、康缘药业(传统药企研发升级)等老牌劲旅,也包含人福医药(麻醉领域跨界)、珅诺基医药(肿瘤创新)等新锐势力,体现中药创新 “传统积淀 + 跨界突破” 双路径。

行业缩影:多数企业仅 1 个获批品种,折射中药创新药 研发周期长、转化难度大的现实,虽政策鼓励现代化,但行业仍处 “少数领跑、多数试错” 的攻坚阶段。

图片

数据来源:魔熵医药

中药创新药正在不断发展,但依旧很难判断何时会兑现业绩。想要进入创新药市场却不知道如何选择时,#港股通创新药ETF(#513780),场外投资者可以关注其场外联接基金A类/C类(#023597 / #023598)或许可以考虑一下。

04  下游产业链

04-1、销售渠道

中药市场这几年的规模越滚越大 ——2019 年 4132 亿,到 2023 年滚到 4684 亿,政策撑腰下眼看就要冲破 5000 亿大关。拆开来看看销售版图:医院是 “主战场”(2023 年卖了 2743 亿),药店像散布全城的 “社区补给站”(1747 亿),网上药店则是 “电商新势力”(192 亿),这三个场子撑起了中药销售的 “铁三角”。。

图片

数据来源:魔熵医药

但 2022 年公立医疗机构有点 “踩刹车”:销售额降了 1.4%,一方面是疫情反复打乱了看病节奏,另一方面集采把部分药价压了下来。有意思的是,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却逆势猛涨 —— 疫情催生了囤药需求,高价药 “处方外流” 像外卖一样从医院流到药店,加上慢性病、专科用药的需求被激活,相当于给零售市场装了 “增速马达”。

图片

04-2、中医医疗服务

政策和需求像两台发动机同时点火,把中医诊疗拽进了高速发展期。随着老龄化加速和现代人「久坐熬夜」的生活模式,慢性病调理和亚健康改善的需求就像涨潮一样涌来 —— 你身边是不是越来越多人开始喝中药调体质、扎针灸治颈椎了?

图片

拿固生堂的 OMD 模式来说,玩的就是「线上线下联动」:线上平台像个超级连接器,既能把服务范围从本地扩展到全国(比如深圳患者能挂北京老中医的号),又能网罗各地资深医师,让优质资源不再困在大医院里。但线下机构仍是「核心根据地」:线上只能复诊开方,而望闻问切的诊断、针灸拔罐这类必须动手的治疗,还得靠线下门诊 —— 这种「线上拓客 + 线下服务」的组合,正踩着政策红利和健康需求的风口快速铺开。

图片

最近新建了一个产业链知识分享库

需要加入的朋友们,可以了解一下!

为了专注于产业链拆解,我单独建立了【题材星球】

———这是一个属于中小投资者的全市场产业链数据库。

刚开始建立,设置一个门槛价,有需要的朋友们多多关注!

针对全市场各大题材产业链细分梳理,可以查看题材星球!!!

比如,半导体产业链,人工智能产业链的梳理,Deepseek的梳理,华为算力产业链梳理,华为智能汽车产业链,华为汽车核心公司梳理,小米汽车产业链公司,黄金产业链,医药核心细分赛道的梳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细分梳理,等等!都可以在题材星球中查看。

下方扫码直接加入:

图片

图片

本文引用图文来自魔熵咨询、灼识咨询、西部证券、东吴证券、开源证券、华泰证券、中信建投、光大、长城、国信、德邦、中泰证券、各大招股书、创业帮、官网等公开资料,仅作分享,不代表本人立场。如您认为平台推送文章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及时联系(RunningLu666@163.com),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风险提示:文中出现的产品均为特约合作,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投资产生收益与亏损与本号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