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狂欢声中,A股迎来一个里程碑式的交易日。

创业板指大涨3.57%,科创50指数飙升4.35%,沪指突破3950点创逾十年新高——周五的A股市场,以一场科技股的集体狂欢,为本周交易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临近午盘时,超3000只个股飘红,两市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放量3303亿元,接近2万亿元,这样的量价齐升,仿佛市场在向投资者呼喊:注意,科技主线正在回归!


01 指数突破:创下十年新高

周五的A股市场,三大指数集体收涨,呈现出明显的“双创强、主板跟”格局。

收盘数据显示,沪指报收3950.31点,上涨0.71%,不仅刷新了2025年的年内高点,更创下了逾十年来的新高。

深证成指表现更为强劲,收报13289.18点,涨幅达2.02%。创业板指和科创50指数成为市场最耀眼的明星,分别大涨3.57%和4.35%。

从周涨幅来看,各大指数全线飘红,创业板指本周累计上涨8.05%,科创50指数累计上涨7.27%,显著跑赢主板市场。

市场交投情绪高涨,沪深京三市合计成交额达到19918亿元,较前一交易日大幅放量,显示出增量资金正在逐步入场。

02 板块风云:科技赛道狂欢

在指数突破的背后,是科技板块的全面爆发。

半导体板块成为市场最强势的引领者,存储芯片概念再度爆发。普冉股份20%涨停,香农芯创、江波龙等多股涨超10%,华虹公司大涨15%。

CPO概念同样表现抢眼,“光模块三巨头”齐发力,中际旭创大涨超12%创历史新高,天孚通信、新易盛等跟涨。

商业航天概念掀起涨停潮,航天智装20%涨停,中国卫星、航天科技等十余股涨停,展现出市场对新兴科技产业的高度热情。

相比之下,传统周期板块集体承压。煤炭、油气、燃气等板块跌幅居前,陕西黑猫、安泰集团等多只个股跌停。

市场呈现出“科技强、周期弱”的鲜明格局

03 资金动向:私募仓位新高

资金面的变化为市场提供了坚实支撑。

最新数据显示,股票私募平均仓位已升至79.68%,较前一周上涨0.55个百分点,创下近一年新高

更引人注目的是,自今年8月以来,股票私募平均仓位累计上涨5.75个百分点,加仓趋势显著。

从规模来看,50亿元至100亿元规模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高达87.35%,100亿元以上规模的股票私募平均仓位也达到80.18%,且连续两周维持在80%以上。

机构的高仓位显示其对后市持乐观态度,同时也意味着市场上行过程中可能有更多增量资金涌入。

04 宏观视野:政策助力科技

近期政策面的动向,为科技股行情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锚定历史坐标。

华安证券分析认为,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全面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可重点把握科技新一轮成长产业景气的投资机会。

本轮产业周期以AI算力基建为代表,具体可关注泛TMT、算力(CPO、PCB、液冷、光纤)、应用(机器人、游戏、软件)、军工等。

“十五五”规划的后续推出,有望重塑资本市场的投资主线与估值体系。以科技自立、绿色转型、内需升级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方向,或将成为贯穿未来五年的政策脉络和资金主线。

05 全球视角:外围市场暖意

全球市场环境同样为A股提供了有利条件。

周四美股三大指数收高,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上涨1.66%,显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情绪改善。

国际油价出现显著波动,因特朗普宣布对俄罗斯石油公司实施制裁,纽约商品交易所WTI原油期货结算价上涨5.62%

这一变动直接影响了A股能源板块的表现,也对全球通胀预期产生潜在影响。

与此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持续升温,尽管关税政策的反复使得市场风险偏好难以持续走高,但全球流动性改善的前景依然值得期待。

06 投资策略:风格再平衡

面对当前市场环境,投资者应如何布局?

历史经验表明,四季度市场风格往往趋于再平衡。根据机构观点,市场3万亿成交以来已经萎缩至当前水平。

总体仍处于高位箱体运行特征,短期有实现多空平衡、技术性反弹的可能。

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的平衡配置可能是当前较优策略。新质生产力+红利蓝筹资产是最主要的多头共识方向。

从估值结构看,经过三季度上涨,科技成长板块估值性价比有所下降,而银行、公用事业等蓝筹板块仍处于估值洼地。

部分板块依然具有较高的股息率,在当前无风险利率保持低位的宏观环境下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站在当前时点,市场风格正如一位舞者,在科技成长与价值蓝筹间寻找平衡。那些在三季度被暂时遗忘的低估值蓝筹,或许正等待着四季度业绩验证窗口的开启。

中长期慢牛行情正在孕育——因为市场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政策托底预期明确、企业盈利逐步改善以及资金迁移的长期趋势未变。

未来的A股,不再只是单一道具的独奏,而是多声部的合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