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信心明显回升,内外利好共同推动指数走高

今日A股市场迎来了一场久违的放量普涨,三大指数集体收高,超过4600只个股上涨,市场情绪明显回暖。昨天还在担忧缩量反弹的朋友们,今天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市场终于展现出了一点活力!此时此刻我想吟诗一首:

《十月廿一日满堂彩》

量价齐升势正隆,国资旗展满江红

铁甲轰鸣开新局,芯光璀璨映碧空

果链回春盈笑语,油煤照夜暖秋风

莫道轮转无定数,金戈铁马待东风

-———–

盘面全景:指数全线走高,成交明显放量

今天A股的表现可以说是"高开高走,量价齐升"。从市场广度来看,今天是个实实在在的普涨格局。全市场4628只个股上涨,只有729只下跌,市场赚钱效应明显好转。最令人欣慰的是成交额方面。沪深京三市全天成交额18927亿元,较上日明显放量。这种放量上涨的态势,说明有资金开始入场了,市场信心正在修复。

图片

-———–

热点板块:国资改革引爆行情,多板块开花

今天的盘面可以说是"国资改革打头阵,多个板块跟着嗨"。

国资改革概念掀涨停潮,成为市场最亮的仔。板块内超过30只个股涨停,比如东湖高新、鲁信创投、太极实业、广济药业等。这个板块的爆发主要受"湖北大力推进国有’三资’管理改革"消息的刺激,市场预期这可能是一个试点,后续会推向全国。

工程机械、地产板块强势拉升,对指数贡献明显。这些板块的上涨,一方面是因为位置相对较低,有补涨需求;另一方面也与政策预期有关。

科技板块全面回暖,CPO概念大涨6.01%,存储芯片、消费电子概念等表现活跃。AI算力硬件全天表现不俗,汇绿生态、剑桥科技涨停。苹果链也大幅反弹,环旭电子涨停,东山精密涨超8%。

周期板块也不甘示弱,石油、煤炭、钢铁等板块均有不错表现。培育钻石概念继续活跃,海洋经济概念也受到资金关注。

下跌方面,只有少数板块收跌,市场呈现普涨格局。这种盘面特征清楚地告诉我们:市场风险偏好正在回升,资金愿意参与各个板块的机会。

-———–

连板天梯:

图片

-———–

资金动向:放量上涨显诚意,外资关注度提升

从资金流向来看,今天最积极的信号就是成交额明显放大,较上日放量约1400亿元。这种放量上涨表明有增量资金入场,不是场内资金的自我博弈。

从外资动向来看,外资对A股的关注度也在提升。根据摩根士丹利的报告,9月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的规模反弹至46亿美元(约合333亿元人民币),这是2024年11月以来的单月最高纪录。

一些外资机构认为,中国在AI、半导体、新能源等领域的技术突破与产业扩张,正不断吸引外资关注。9月外资主动型基金增持较多的A股板块集中在半导体等领域。

从资金偏好来看,资金明显流向有政策催化、有故事的板块。国资改革、科技自主可控、高端制造等方向获得资金青睐。

-———–

市场解读:为什么今天突然大涨?

今天市场的大涨,其实是有原因的:

外部环境改善:美国继续释放缓和消息,隔夜美股全线大涨超1%,为A股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内部利好释放:今天学习时报发表了一篇"努力稳股市让老百姓的消费底气更足"为标题的文章,这被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

技术面超跌反弹:市场之前已经调整了一小段时间,虽然调整时间不是很充分,但成交量已经来到了1.7万亿水平,情绪低迷,具备反弹基础。

政策预期升温:市场对即将发布的十五五规划充满期待,特别是关于国资改革、科技自立自强等方向的政策。

-———–

明日操作:机会与风险并存

对于明天的市场,我认为机会与风险并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机会方面:

国资改革概念可能延续强势。这个题材刚刚启动,而且有政策预期支撑,值得重点关注。可以挖掘那些有资产注入预期、位置不高的地方国企。

科技板块的超跌反弹机会值得把握。特别是CPO、存储芯片、消费电子等方向,有行业基本面改善的支撑。

三季报预增个股可能会有独立行情。随着三季报披露密集期到来,业绩超预期的公司会受到资金青睐。

-———–

风险方面:

板块轮动风险需要警惕。今天强的板块明天可能就调整,追高风险较大。

技术面压力不容忽视。沪指在3950-4000点一线有较大压力,如果明天不能继续放量,反弹的高度将会受限。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依然存在。中美贸易摩擦等因素可能影响市场风险偏好。

具体操作策略

对于明天的操作,我建议采取"积极参与,但不过分追高"的策略。

仓位管理方面,建议控制在6-7成,进可攻退可守。

选股方向上,重点关注两个方向:一是国资改革概念的扩散机会,特别是那些有实质资产注入预期的公司;二是超跌成长股的反弹机会,如半导体、人工智能等。

买入时机很重要,不要追高,最好等待盘中回调时低吸。如果明天大盘先回踩3894点附近并止跌企稳,可以考虑分批次加仓。

设置好止损位,如果市场走势不如预期,要果断止损,控制风险。

总结:谨慎乐观,把握结构性机会

今天A股迎来放量普涨,超过4600只个股上涨,市场情绪明显回暖。国资改革概念掀涨停潮,科技板块全面反弹,市场赚钱效应显著改善。

对于后市,我认为可以谨慎乐观。放量上涨的成色比缩量反弹要好,但如果要突破重要压力位,还需要继续放量。

投资就像开车,既要看远方,也要注意眼前的道路。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我们需要关注中长期趋势,但也要把握短期结构性机会。

记住,市场永远在波动中前行,不要因为一天的涨跌就改变自己的投资策略。保持冷静,理性投资,才能在这个市场中走得更远。

原创声明:本文数据来源同花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