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做T几个点才不亏手续费? - 今日头条 --知识铺
2025-01-22 07:13·七十二变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股票做 T 几个点不亏手续费,取决于交易金额以及佣金费率等因素。
股票交易手续费主要包括佣金、印花税和过户费。其中,印花税按照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收取,仅在卖出时收取;过户费通常是按照成交额的十万分之二双向收取;佣金费率最高不超过千分之三,双向收取,且如果单笔交易佣金费不足 5 元,则会按照最低 5 元佣金费收取。
一般来说,投资者做 T 赚 0.2 个点就可以抵消手续费,最高不超过 0.8 个点。但如果佣金费用按照最低 5 元收取,且交易金额较小,那么需要赚更多的点才能抵消手续费。
例如,假设佣金费率为万分之三,买入和卖出各收取一次佣金,印花税为千分之一(仅卖出时收取),过户费为十万分之二(双向收取)。如果买入 1 万元的股票,那么佣金费用为:10000×0.0003×2 = 6 元(低于 5 元按 5 元收取);过户费为:10000×0.00002×2 = 0.4 元;印花税为:0 元(买入时不收取)。总交易成本为:5 + 0.4 = 5.4 元。要抵消这部分手续费,需要赚取的点数为:5.4÷10000×100% = 0.054%,约为 0.05 个点。
然而,如果买入金额为 10 万元,那么佣金费用为:100000×0.0003×2 = 60 元;过户费为:100000×0.00002×2 = 4 元;印花税为:0 元(买入时不收取)。总交易成本为:60 + 4 = 64 元。要抵消这部分手续费,需要赚取的点数为:64÷100000×100% = 0.064%,约为 0.06 个点。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大致的估算,实际的盈利点数还会受到交易金额、佣金费率、印花税和过户费等具体因素的影响。在进行股票做 T 操作时,建议投资者提前了解相关的交易费用,并根据自己的交易情况和成本进行计算和决策。同时,股票市场风险较高,做 T 操作也需要具备一定的市场分析和操作技巧,投资者应该谨慎操作,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交易。
以下是一些可能降低股票交易手续费的方法:
1. 与券商协商:如果您的交易频率较高或资金量较大,可以与您所使用的券商协商降低佣金费率。
2. 关注券商优惠活动:部分券商可能会不定期推出一些降低手续费的优惠活动,例如新用户开户优惠、特定时间段的费率折扣等。
3. 比较不同券商:在选择券商时,可以对多家券商的手续费标准进行比较,选择费率较低的券商开户交易。
4. 提高交易金额:一些券商对于交易金额较大的客户会提供更优惠的费率。
5. 选择合适的交易方式:例如,通过网上交易可能比电话委托等方式的手续费更低。
需要注意的是,股票交易存在风险,降低手续费只是投资过程中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
不同券商的手续费标准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差异:
1. 佣金费率:这是最主要的差异之一。有些券商的佣金费率可能低至万分之一甚至更低,而有些则可能高达千分之三。一般来说,大型券商的佣金费率相对较高,而一些小型或新兴券商为了吸引客户,可能会提供更低的费率。
2. 最低收费标准:部分券商对于每笔交易的佣金设有最低收费,如 5 元。即使按照费率计算出来的佣金低于 5 元,也会按照 5 元收取。而有些券商的最低收费标准可能更高或更低。
3. 印花税:印花税是统一按照成交金额的千分之一收取,在卖出股票时由国家征收,券商之间在这方面没有差异。
4. 过户费:过户费通常按照成交金额的十万分之二双向收取,但也有个别券商可能会有细微差别。
5. 其他费用:例如,有些券商可能会收取委托费、通讯费等杂项费用,而有些券商则不收取。
6. 优惠政策:不同券商在不同时期可能会针对新客户、大客户、特定交易品种或交易频率等提供不同的手续费优惠政策。
综
上所述,在选择券商时,投资者应综合考虑这些手续费标准的差异,并结合自身的交易习惯和资金规模,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券商。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2/post/20251020/%E8%82%A1%E7%A5%A8%E5%81%9AT%E5%87%A0%E4%B8%AA%E7%82%B9%E6%89%8D%E4%B8%8D%E4%BA%8F%E6%89%8B%E7%BB%AD%E8%B4%B9-%E4%BB%8A%E6%97%A5%E5%A4%B4%E6%9D%A1/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