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中做T是指通过T+0交易制度,在当天内买入并卖出股票以赚取差价的行为。具体解释和成本计算方法如下:

一、股票中做T的含义

  1. T+0交易制度:在我国的A股市场中,实行的是T+1的交易制度,即股票今天买入,最快也只能到第二个交易日才能卖出。而做T指的是做T+0,即当天买入股票当天再卖出。
  2. 正T和反T
    • 正T:主动性交易,投资者在股价相对低点买入,在股价相对高点卖出,通过不断的高抛低吸来赚取差价。
    • 反T:被动型交易,通常用于股票被套且不忍心割肉的情况下,投资者在股价相对高点卖出部分股票,在股价低点再买回来,以摊薄成本,加快解套速度。

二、股票做T的成本计算方法

股票成本计算公式为:(总投入资金-总回收资金)/现在总股数。

  • 示例:假设投资者在8.3元时买了400股某股票,现在涨到10.3元并卖掉了200股。那么剩下的200股的成本计算如下:(8.3_400-10.3_200)/200=6.3元(未计算手续费)。
  • 再示例:如果投资者在明天花9.3元再买200股,然后用10.3元卖掉之前的200股,那么这时候的成本计算如下:(8.3_400+9.3_200-10.3_200-10.3_200)/200=5.3元(未计算手续费)。

三、股票做T的技巧

  1. 持有一定量的股票:做T的前提是手中必须持有一定量的股票,否则无法实现T+0。
  2. 控制仓位:一次性不要卖出或买入太多,应控制在一个合理的仓位,避免贪心。
  3. 学会止损:做T不可能每次都成功,一旦出现失误应立即止损,控制损失。
  4. 根据大盘形势操作:在大盘震荡期间适合做T,单边上涨或下跌时容易踏空。

综上所述,股票中做T是一种通过T+0交易制度赚取差价的策略,但需要投资者具备良好的心态、耐心和技巧。同时,在计算成本时,应充分考虑总投入资金、总回收资金和当前总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