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宏观月报:9月经济“预期之中”与“意料之外”- 宏观研究报告 _ 数据中心 _ --知识铺
核心观点
9月数据的三条线索
随着统计局披露今年9月和三季度经济数据,市场得以更为全面地审视过去一个季度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
总体说,数据是“预期之中”的。万得统计显示,12家机构对Q3经济增速预测的中位数和算数平均值分别为4.8%和4.76%。然而,我们认为本次起码有三点显著的“意料之外”。
一是增速水平。此前,在7-8月经济数据发布后,我们拟合的月度GDP增速较上半年显著回落至4%附近,即使考虑9月的季末效应,三季度增速应为4.5%附近。测算中,拖累的主要因素是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投资从6月末的-12.9%滑落至9月末的-21.2%,以及基建投资从5.3%滑落至-8.1%。两者在三季度较去年同期合计萎缩9.8%个百分点,按历史关系,应拖累季度GDP增速约0.7个百分点。然而,以往成立的这一关系,并未体现在实际数据中,说明GDP的建筑业统计口径可能已出现调整。
更重要的是,地产和基建投资在国民经济统计中重要性的显著下降,意味着未来政策重心可能也会出现显著调整。未来重心有望进一步向“投资于人”倾斜,对地产和基建这“老两位”的关注逐渐淡化。
二是“反内卷”阶段性搁置。以7月1日中财委会议为标志,三季度本是推进“反内卷”关键起步期。然而,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似乎“拉生产”而非“匀供需”重回调控重心。9月PMI显示“生产-新订单”差扩大0.9个百分点至1.1%,随后工业增加值数据较跳升1.3个百分点至6.5%,同时社零中的商品零售数据回落0.3个百分点至3.3%,供需差距显著扩大1.6个百分点。
三是外需突围。9月外贸超预期,当然有基数效应,但更多反映我国出口正在迅速找到新的均衡点,即“由西向南”:即全球南方国家成为外贸韧性的新来源。国庆假期后,我国在贸易交锋中取得主导权,这与2018年以来相对被动的局面显著不同,底气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对美依赖度持续下降,对美直接出口比重已下降到约9%,而对非洲出口大增56%,东盟16%,巴西15%,印度14%。换言之,只要全球真实需求在,不论关税如何重塑贸易流通,最终仍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二是中国制造不可替代性显著加强,船舶,集成电路,通用器械,汽车,医疗器械等高端工业品和高附加值产品成为我国外贸的“拳头”。
展望四季度,存量政策将集中“清仓使用”,为经济增长动能提供支撑。特别是财政仍有1万亿以上的超额存款,新增5000亿元的结存限额虽然主要用于“化债清欠”,但也有一小部分属于增量,叠加11月央行可能迎来操作窗口,四季度经济有望在去年高基数下继续企稳,保障全年经济目标和“十四五”规划目标的顺利达成。
风险提示:政策刺激力度减弱,海外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发布此内容旨在传播更多的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不代表东方财富观点。建议用户在阅读研报过程中,请认真仔细阅读研报里的风险提示、免责声明、重要声明等内容,用户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2/post/20251020/%E5%AE%8F%E8%A7%82%E7%BB%8F%E6%B5%8E%E5%AE%8F%E8%A7%82%E6%9C%88%E6%8A%A59%E6%9C%88%E7%BB%8F%E6%B5%8E%E9%A2%84%E6%9C%9F%E4%B9%8B%E4%B8%AD%E4%B8%8E%E6%84%8F%E6%96%99%E4%B9%8B%E5%A4%96-%E5%AE%8F%E8%A7%82%E7%A0%94%E7%A9%B6%E6%8A%A5%E5%91%8A-_-%E6%95%B0%E6%8D%AE%E4%B8%AD%E5%BF%8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