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的牛市变得缥缈起来 --知识铺
如果你有这种感觉,请问这种感觉从何而来?
估计你会罗列一下原因:
1.持续缩量;
2.中美博弈有脱钩的风险;
3.感觉经济还是没见起色;
4.A股在3900点徘徊,盘久必跌;
5.各路博主都在喊风格要切换了;
6.波动加大,总是让人不安。
以上只是一部分原因,真要罗列可以轻松列20条以上。
现在问题来了,有没有发现大多数人都在用放大镜找股市下跌的利空?
既然都用放大镜在找问题,还不被吓得慌得一批呀?
别奇怪,这是牛市的常态。我给大家仔细讲讲。
一、牛市永远在怀疑中成长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轮牛市莫过于2005年-2007年那次了。
跟这次相似的是,在大牛市开启前,A股跌了四年。
上证指数跌幅在50%左右。
正是由于跌了太久,跌得人们都不知道牛市长什么样了。
于是,A股从998点开始上涨,一直涨到3000点,涨了2倍,人们还在怀疑牛市。
当涨到4000点时,大家终于不怀疑了,开始相信千金难买牛回头了。
你看,即便是历史上最大的那个牛市,也是在不断怀疑中诞生的。
同样的,不要以为美股就更香,它同样是在怀疑中涨起来的。
比如,当年金融危机时,人们都说这是百年一遇,美国要完蛋了。
然后欧债危机又爆发了!吓得人不要不要的。
后面还有疫情,孤立主义,民粹主义,美国加息,关税战等等。
比较逗比的是,都以为加息是利空,而美股就是在加息中继续创新高。
现在有人也在担心AI泡沫会破。
诚然,泡沫终有破裂的时候,只不过,没人知道什么时候破。
我看到一个关于泡沫的段子:
问:现在有泡沫吗?
答:牛肉放锅里煮,如果没有泡沫,你会怀疑这牛是假的。
问:起泡沫是不是因为煮太久了?
答:非也!起泡沫是因为肉里有血。
总之,人们随时随地都在怀疑牛市,也在担心泡沫。
然后会怎样呢?
然后你就照照镜子!仔细看看镜子里的你。就是这样!
二、宏大叙事最好少听
现在整个市场都遍布各种宏大叙事。
有人讲美元失去信用的叙事;
有人讲AI改变世界的叙事;
有人讲美债暴雷的叙事;
有人讲黄金永不眠的叙事;
有人讲中国崛起的故事;
有人讲去全球化的叙事。
听了这么多叙事后,我想问的是,你准备怎么办?
比较有趣的是,你听的叙事越多,就越焦虑!
你去看看那些天真无邪的孩子们,他们就过得很开心。
未来不管发生什么叙事,他们终会长大,并不断进步!
与其听这些宏大叙事,倒不如听点童话故事,至少有助于睡眠。
反正我知道:睡不好觉的人短命。
这些宏大叙事都不能帮助我们做出好的决策。
以投资为例,你听的噪音越多,越容易骚操作。
因为噪音接受得多,就越容易频繁操作。
大家可以回顾一下自己的经历,看我说得对不对?
三、听故事的人往往赚不到钱
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扎心的事实。
听故事的人往往赚不到钱。
赚钱的都是那些讲故事的人。
所以呀,讲故事是一个生存本领!!!
我很早就见过这样一些书籍:《不会讲故事怎么带团队》,《故事营销》,《故事的疗愈力量》,《财报就像一本故事书》等等。
管理者讲故事,员工买单;
企业讲故事,消费者买单;
创业者讲故事,风投买单;
心理医生讲故事,患者买单;
博主讲故事,粉丝买单;
传销头目讲故事,下级买单;
金融机构讲故事,散户买单。
大家看我说得对不对。
也不是说听故事的人赚不到钱,但你得有一个本领,那就是:从故事中抽象出规律,常识和方法论。
故事往往讲的是个例,高手懂得从个例中推演出普遍规律。并且还能落实到行动上!
以投资为例,不管你听了多少故事,你知道当下该如何应对吗?
回答不了这个问题,故事就对你有害!
股市里的这些故事就使得你永远在怀疑!
四、简单的力量
投资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其实有很多简单易行的方法可以帮我们赚到钱。而且这些方法都是经过了时间的验证,被证明是有效的。
比如:
1.以合理的价格买入好公司,并长期持有;(最好是以低估的价格)
2.在估值不高的时候买入指数,并长期持有;
3.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定投;
4.严格设定好止损,反复的、毫无畏惧的追涨杀跌;(亏钱也要坚持下去)
5.用股债组合进行投资,定期再平衡;
6.买入一篮子股息率高的股票,并根据股息率高低定期调仓;(这就是红利指数的逻辑)
能赚钱的方法很多,而且描述起来一点都不难。
不过,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
比如,在你持有的过程中,总有人在讲述宏大的叙事吓唬你,让你无法坚持策略。
再比如,任何策略都有失效的时候,而且失效的时间可能很长,这个时候,你可就不一定坚持的住了。
今年以来,红利策略就失效!老登们痛苦不堪。
所以你看,牛市为啥变得缥缈?
皆源于内在的心魔!
喜欢我文章的朋友欢迎来我的同名公号:睿知睿见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2/post/20251019/A%E8%82%A1%E7%9A%84%E7%89%9B%E5%B8%82%E5%8F%98%E5%BE%97%E7%BC%A5%E7%BC%88%E8%B5%B7%E6%9D%A5/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