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份三季度结束,截至9月30日,今年以来上证指数累计上涨+15.8%,沪深300指数上涨+17.9%,中证500指数上涨+29.5%,创业板指上涨+51.2%,科创50指数上涨+51.2%。

下周A股市场要开起四季度行情,今年年初挖坑,上半年填坑,当前月线5连阳,已经是非常强势的表现。创业板和深成指已经率先新高。

图片

前九个月从行业表现来看,A股市场呈现明显的结构性强弱分化格局,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是:有色金属、通信、电子,今年以来涨幅均超50%。下跌的行业仅有4个,分别是:煤炭、食品饮料、石油石化、交通运输。

9月份,外资净流入中国股市达到46亿美元,这是近一年来的最高纪录。多家国际大投行,比如摩根士丹利、高盛、瑞银,都表示看好中国市场。他们认为,中国的科技创新和政策支持是未来的两大驱动力。

1. 政策和资金双管齐下: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稳定市场的好政策,同时鼓励长期资金入市。

2. “存款搬家"开始了:越来越多老百姓觉得钱放在银行不如投入股市,这股新资金是股市上涨的重要动力。

3. 经济和盈利在改善:经济正在慢慢复苏,企业的盈利状况也会跟着变好。股市最终还是看公司赚钱能力的。

展望四季度及2026年,机构普遍认为A股结构性行情或仍将延续。随着经济的持续复苏和政策的持续发力,四季度到明年随着市场赚钱效应从极端分化转向均衡,资金有望从高估值板块向低估值、高股息板块以及有业绩支撑的成长板块进行再平衡。

鹏华基金表示,随着大盘指数突破十年新高,当前A股整体定价回归到合理状态。结构上看,股债再平衡是推动近期ERP修复的主因,而市场对于成长定价依旧维持极度乐观。活跃资金加仓、机构由债入股是近期主要的增量,存款搬家还在起步阶段,但后市具备较大潜力。

长城久恒灵活基金经理储雯玉认为,A股市场的这轮亮眼表现主要源于政策托底、科技突破、资金驱动三重因素。

平安基金认为,今年增量资金供给有所提速,年初以来,资金供需波动有所加大,年初两融配合ETF共同托举市场向上突破,4月ETF在市场下跌中再度发力,贡献重要托举增量;二季度后开始,增量资金再度发力,两融资金贡献重要增量,ETF增量资金也由此前的宽基主导转变为行业与主题ETF主导,加之居民财富入市步伐也有所提速,市场进一步强势突破。

华商基金陈夏琼指出,以AI为代表的产业趋势还在加强,重点关注上游材料、AI电力设备、包括机器人和智驾在内的AI下游应用等方向。具体到投资,她会将当前产业趋势与历史上类似的大产业趋势行情进行对比,复用历史经验来确定交易阶段。她认为,上游材料环节受益于海外链、国内链、端侧等下游需求集中爆发,是量价齐升的关键领域,在产业趋势中段之后有望出现更大的股价弹性。同时AI电力设备中的柴发、HVDC等核心环节,机器人的核心供应链公司,都是全年关注的重要方向。

汇添富基金基金经理沈若雨表示,在组合构建上应坚持“聚焦主线+均衡配置”,既抓住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等长期看好的大空间方向,也适当布局左侧的底部拐点型机会。

长城基金基金经理储雯玉认为,四季度科技成长或会仍然相对占优。

10月是三季报密集披露期,上市公司业绩成色将接受市场检验。此前凭借题材炒作个股 但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将面临巨大的回调压力,而业绩超预期的“净利润断层”个股将成为市场稀缺,利润超预期打公司会继续的上涨动力。

从“主题炒作”到“业绩兑现”的,前期市场炒作概念普及和估值重塑后,四季度将进入去伪存真的关键阶段。

当前A股正处于“估值修复向盈利驱动切换”的关键阶段。截至9月末,万得全A动态市盈率约18.2倍,处于近五年45%分位,既未进入明显高估区间,又较2023年低位提升22%,具备估值与业绩匹配的安全边际。

半导体领域受益于存储芯片供需紧张与国产替代加速。AI硬件赛道迎来爆发期,全球AI硬件市场预计2026年达5000亿美元。

所以大家关注两大方向:一方面科技芯片新能源储能算力方面,另一方面大蓝筹股的高股息防御性配置,作为组合稳定器。

从季节效应看,四季度资金风格通常会发生切换。历史数据显示,2010年至2024年间,前三季度涨幅靠前的行业在四季度表现往往靠后,而金融、稳定风格跑赢的概率更高。

四季度白马蓝筹容易出现波动,看历史概率,自2005年以来,过去二十年四季度A股的日益效应,绝对收益,相对收益(即跑赢沪深300的概率),无论是绝对收益还是相对收益,排在前面的上涨概率和跑赢沪深300的概率高。

牛市中只要优质资产的基本面没有出现大幅度恶化,或者是三季度报表基本面出现向上的修复,那么股价自然而然也会跟上。保持合理的股权资产组合配置,是享受牛市收益的前提。坚守价值逻辑,大家一起时间的玫瑰终将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