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国庆长假结束,A股市场即将重新开启。节后市场是延续9月的上涨态势,还是面临调整风险?投资者应关注哪些投资主线?本文结合历史数据、当前市场环境和机构观点,为您梳理节后A股投资脉络。

节后上涨概率高,历史数据支撑乐观预期

历史数据显示,A股市场在国庆节后表现往往令人期待。近十年来,国庆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涨概率高达70%,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也达到60%-80%。其中,万得全A指数在节后5个交易日的胜率能达到80%,节后20个交易日的上涨概率为71.4%。

这一现象被称为“国庆效应”。在牛市行情年份,国庆后五个连续交易日的累计涨幅有66.67%的概率为正值。例如,2015年、2020年上证指数国庆后第五日累计涨幅分别高达6.87%、3.55%。

今年节前市场已显现积极迹象。9月A股三大指数月线均收涨,其中创业板指累计涨超12%创三年多新高,科创50指数涨超11%创近四年新高。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9月30日),A股主要指数普遍上涨,科创50指数涨幅达1.69%,中证1000指数涨1.03%,市场交投活跃。

多因素支撑节后市场表现

资金面宽松

节后市场迎来流动性利好。央行计划在节后首日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3000亿元,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同时,随着避险资金回流,市场资金面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融资资金在节后通常呈现回流态势。2010-2024年数据显示,融资资金在节后首个交易日平均净流入147亿元,且后续多日保持净流入态势。北向资金也在9月净流入近400亿元,显示外资对A股市场的信心。

政策预期升温

10月将迎来APEC和四中全会两大关键事件催化,市场对政策利好充满期待。银河证券策略分析师杨超指出,10月A股市场可能受益于长期政策布局、密集的产业催化事件以及相对宽松的流动性环境。

“十五五”规划预期的升温也为市场提供了主题投资机会。华安证券策略研究团队判断,四季度的重要边际变化之一就是“十五五”规划建议背景下对2026年经济与政策的预期,想象空间有望再次打开。

经济基本面改善

经济数据显示国内经济修复动能增强。2025年上半年GDP增长5.3%,工业利润同比增长20.4%。9月制造业PMI升至49.8%,连续第二个月回升,生产指数(51.9%)和新订单指数(49.7%)均改善,显示经济复苏基础逐步稳固。

企业盈利状况也出现好转。8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20.4%,结束此前连续三个月的负增长,显示企业盈利拐点初现。

哪些板块值得重点关注?

科技成长主线

多家机构一致看好科技成长板块在节后的表现。科技板块在节后往往表现强势,同时受益于产业政策支持(如“人工智能+”行动方案、半导体国产替代)和三季报业绩预期催化。

半导体产业链:国产替代加速,多地政策补贴支持流片研发,技术突破(如全频段高速无线芯片)推动AI、通信领域需求。9月德明利股价翻倍,中芯国际、华虹公司等多只芯片概念股创新高。

AI算力与机器人:AI算力基础设施和数字基建构成三大驱动力之一。英伟达与OpenAI合作推动全球AI芯片需求,国内企业如寒武纪、海光信息业绩增长显著。机器人领域,首开股份9月走出12天11板的强势行情。

新能源与高端制造

新能源领域,固态电池、储能等领域获政策与订单支持。宁德时代、阳光电源在9月续创历史新高,宁德时代在月中A+H股总市值超越贵州茅台。

万联证券投顾屈放表示,依照行业运行经验,国庆假期后的四季度半导体、光伏等板块迎来收获期。

低估值蓝筹与资源周期品

除了科技成长主线,低估值蓝筹也值得关注。银河证券建议关注供需格局优化的资源周期品。在美联储降息预期下,工业金属(如铜、铝)价格可能受到提振。

金融板块中的券商股受益于ETF扩容和增量资金入市,银行股作为低估值蓝筹也获融资增持。

潜在风险不容忽视

尽管节后市场预期偏乐观,但投资者仍需警惕以下风险点:

外部市场波动:若长假期间外围市场(如美股)出现较大波动,或地缘政治等因素发酵,可能影响A股开市情绪。美国重磅经济数据和政策动向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冲击。

内部资金面压力:需关注节前获利盘在节后可能带来的兑现压力。部分估值过高的板块可能面临调整,如科创板估值过高(PE分位数98%),若融资余额持续减少,可能引发科技板块调整。

基本面验证:10月是三季报密集披露期,需警惕部分业绩不及预期的个股风险。市场也对政策效果存在担忧,若四季度降准降息不及预期或财政政策效果减弱,市场可能回调。

投资策略建议

针对不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机构提出差异化策略:

积极型投资者可聚焦科技成长和新能源高景气板块,重点关注半导体、AI算力、人形机器人等创新领域。仓位管理上,整体仓位控制在6成以内,可考虑在关键支撑位附近轻仓试多。

稳健型投资者宜采用“长期底仓+短期弹性”组合模式,采取均衡配置策略。可关注估值与业绩较为匹配的个股,兼顾科技主线与低估值蓝筹。

保守型投资者则可以持币为主,把握逆回购机会,或等一周后再做决策。也可关注高股息资产,如银行、保险等板块,这些板块在经济复苏初期往往具有较好的防御性和收益性。

结语

综合来看,节后A股市场在历史规律、政策预期和资金面等多重因素支持下,表现值得期待。科技成长板块有望继续引领市场,但需警惕外部风险和内部结构性高估值的压力。

投资者在期待节后“开门红”的同时,也应保持一份理性,不盲目追逐短期波动,而是着眼于市场中长期趋势,把握真正的投资机会。随着经济复苏基础逐步稳固和政策红利持续释放,A股市场有望在四季度迎来一轮值得把握的投资机会。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