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盘买入战法的选股公式(技术分析参考) 核心就是玩量价和趋势那点事儿.指标最大的特色就是堆叠了好几种不同时间维度、不同计算逻辑的趋势判断和超买超卖信号,然后试图在它们共振的时候抓大鱼.说白了,就是觉得一个信号不够稳,得多找几个帮手一起点头才算数.

图片

图片

一、指标逻辑计算

你看啊,它开头就整了两条长短期均线:一个5天和340天指数平均线(EMA)的差值AI量化S1,然后对这个差值再做个144天的EMA平滑(AI量化S2).340天啊,差不多是一年半的行情了,5天就是一周,这组合摆明了是要看短期价格相对超长期趋势的偏离度.S1低于S2那可能意味着短期跑得太快有点虚,或者长期趋势在往下压.这个思路其实挺经典,就是MACD那种离差-信号线的变种,但时间周期拉得非常开,瞄着大趋势去的.

图片

图片

接着它又弄了个27天内的超买超卖指标(AI量化S3),就是看价格在最近这27天里混到了什么位置,从最低到最高划个区间,算个百分比.这玩意儿(S3)要是从下往上冲过5,同时前面说的S1又低于S2,它就认为是个初步的进场信号点(AI量化S4给个20,还标个黄),感觉是在超卖区域寻求趋势确认的反弹点.

然后它开始折腾主力的事儿了.搞了个挺复杂的公式计算波动(AI量化S6),再平滑(AI量化S7),然后设定一个34天最低价(AI量化S8)作为门槛.价格低于这个门槛时,就把前面算的那个波动值(S7)再平滑一下(AI量化S9),画个柱子(主力).20天内的柱子累加(主力进场)代表啥大概就是在关键低位区域(34天最低附近),某种主力活动(波动积累)的强度吧.这东西要是大于5,就成了后面判断大鱼的一个条件.说实话,这部分逻辑绕得有点厉害,核心是识别低位区域的异常波动或积累.

再往下,又搞了个经典的KDJ变种:9天的快慢线(快线&慢线).慢线在30以下憋了3天以上,然后快线金叉慢线(AI量化S10)嗯,标准的短线超卖反弹捕捉.它要求这个信号(AI量化S10)、前面那个黄点信号(AI量化S4>25)、再加上主力进场强度(主力进场>5)三个同时满足,才画个大鱼柱子(大鱼).你看,三个不同来源的信号(长周期趋势偏离确认、超卖反弹信号、低位主力活动强度)共振,才触发大鱼.

图片

后面那一大段(AI量化S11到S26)就更玄乎了.用不同超长周期(500天、250天、90天)的最高价(HHV)和最低价(LLV)的EMA,搞了好几层加权平均(S17,S18,S19),最后揉吧揉吧弄出一个所谓的价值中枢或者动态支撑阻力(AI量化S20).接着又搞了个基于近期低点波动(AI量化S23)的东西,结合这个中枢(S20),最后画出两条线:鱼头线和鱼尾线.我理解这部分的逻辑是试图构建一个非常长期的、动态的价值区间,然后看当前价格是否显著低于这个区间,是的话就触发一个放大了的波动值(S23*10),反之则缩小(S23/10).鱼头线和鱼尾线似乎是在价格接近30天最低(AI量化S24)时,对这个调整后的波动值(S23)和其30天最大值(AI量化S25)做进一步平滑处理,再除以618(斐波那契)画出来.核心逻辑是识别价格在长期价值区间下方、且创出短期新低时的潜在极端位置和可能的反转点.

图片

图片

最后还加了个小鱼信号(小鱼),基于27天的价格位置((CLOSE-LLV)/(HHV-LLV)*100)做了两层平滑(SMA),然后看交叉(CROSS(AI量化S28,3)).这像是另一个独立的短线超买超卖摆动指标,信号强度弱于大鱼,所以柱子画得小一点(0-10),还标个白.

二、指标具体用法

长周期趋势定位与偏离确认:S1&S2看大趋势下的短期位置.

中短周期超买超卖捕捉:S3/S4(27天),快线/慢线(9天),小鱼(27天变种)从不同时间尺度找超卖反弹点.

关键低位区域主力活动强度监测:主力进场部分,盯着34天低点附近的异常波动积累.

图片

超长期动态价值区间构建:S11到S20,试图定义市场的地心引力.

极端低位识别:鱼头线/鱼尾线,结合长期价值区间和短期新低,找可能的恐慌点或底部区域.

多重信号共振触发:最核心的大鱼信号,要求长周期偏离确认(S4>25)、短线技术反弹信号(S10)、低位主力活动(主力进场>5)三者同时满足.

三、指标特色总结

特色嘛,就是高门槛共振.它把你能想到的几种常用思路(趋势跟踪、摆动指标、波动率、价值中枢、周期高低点)全揉一块了,参数设得都挺狠(长周期、大数字),然后设定了极其严格的触发条件(大鱼需要三个独立信号同时亮灯).理想很丰满——试图过滤掉杂音,只抓那些确定性高、潜在空间大的大鱼机会.

风险提示:本指标仅供技术研究与学习交流使用。市场具有高度不确定性,任何基于本指标的决策都需要自行承担风险,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图片

指标代码学习

<span leaf="">AI量化S1:=EMA(CLOSE,5)-EMA(CLOSE,340);

注意:本指标源码用于通达信,友情提示:代码较多,一定要复制全。本文所述模型算法仅限学术探讨,指标公式作为知识免费分享,“基于开源数据集的理论推演”,仅用于学习交流。

<span leaf="">AI量化S28:=((3*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2*SMA(SMA((((CLOSE-LLV(LOW,27))/(HHV(HIGH,27)-LLV(LOW,27)))*100),5,1),3,1)));

图片

学习分享

学术交流:我们专注于市场的学术交流与研究包括自用指标零滞后均线最速曲线,以及自动化程序量化学习。

分享知识:感恩三田都元帅,心中有三田,生活一定甜,敬神常在,爱人如己,我为人人,与人为善,分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