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2025-10-06,Asia/Tokyo)

一句话: 过去 24 小时,BTC 刷新历史高位至 ~$125.6k;同一周内 现货 ETF 净流入 ~$3.2–3.3B 创年内新高,叠加“美国政府关门不确定性×日元走弱”带来的相对避险情绪,形成“硬买盘 + 关口效应”的共振。接下来 3–10 天,关键看净流是否延续、$125k 关口上方的量价配合ETF 扩容进度条三件事。


一、发生了什么(24h 事实脉络)

  • 价格新高:多家主流媒体确认,BTC 在亚洲盘上探 $125.6–$125.7k 区间后高位震荡;当前围绕 $124k+ 争夺。

  • 资金面:统计口径显示,上周 美股现货 BTC ETF 合计净流约 $3.24–$3.25B,为 2025 年度最大单周之一;市场普遍将其视为新高的“最硬驱动”。

  • 宏观共振:避险资产(黄金与 BTC)双双创新高;日本政局变化与宽松预期推低日元,海外媒体也将 BTC 的走强与“关门/财政不确定性”关联。

  • 扩容预期:在 SEC 通过“现货商品 ETF 通用上市标准”后,发行人已集中申报二十余只 Alt 现货 ETF,市场押注 10–11 月受理/生效节奏。


二、为什么重要(结构性三点)

A. “可度量的买盘曲线”正在主导右侧
与纯情绪不同,ETF 净流是可复用、可统计的买盘;当周度回到 $3B+ 且出现多日连续,价格下沿台阶往往被抬升,短线对舆情噪声更“抗打”。

B. 关口效应是试金石,不是终点
$125k 属心理与技术双关口。若后续净流延续,并伴随现货-期货基差/资金费维持中性偏正与盘口深度同步改善,才更可能走成台阶式上移;否则易演变为“上影线”。

C. 制度“扩宽度”决定趋势级别
通用标准把审批从“逐案”切换为规则驱动,使“更多发行人 × 更多标的”能更快上架;若 2–6 周出现受理/生效密集期,ETF 的渠道与做市资源将广谱扩容,量能可能从 BTC 外溢至 ETH/主流 Alt


三、我们的判断(快评三条)

  1. 短线(1–3 天):把“ETF 合计净流”当开关变量——若连续 2–3 日 >$300M/日非单一产品独占,顺势偏多;若转负或高度集中,按“脉冲后撤”处理,降杠杆/缩时长。

  2. 中线(2–6 周):交易重心放在“新品进度条”(受理→生效前仓位布局期)与基差/资金费是否同步改善;仅凭“Uptober”季节性不足以支撑趋势扩张。

  3. 结构配置顺序BTC/ETH 权重优先;待 Alt ETF 受理名单、做市/托管细节更明朗,再考虑主题 β(L2、再质押、链上衍生品)而非盲追小票。


四、今天就该盯什么(执行清单)

  • ETF 净流滚动值(合计/分发行人):确认“广谱性净买”而非“单点爆量”。

  • $125k 的量价配合:上攻是否放量、回撤是否缩量;同时看基差/资金费是否维持中性偏正。

  • 新品动态:SEC 文件更新、交易所接入通用标准、做市/托管备案;这些往往领先价格 1–3 周

  • 宏观边际:关门博弈与日元/美元路径;若避险变量逆转,需及时下调风险敞口。


五、风险提示

  • 脉冲型净流不可持续(集中于单一发行人/单一日);

  • 复杠杆过快:若资金费迅速走扩 + OI 陡增,易触发二次去杠杆,对冲 ETF 正向作用;

  • 时间错配:规则虽落地,但新品备案/托管/做市仍需周期,预期交易过度→“卖事实”。


底线观点: 这轮新高背后是量化买盘(ETF)宏观避险的共振。要把“历史新高”转化为趋势台阶,答案不在情绪,而在两件事:净流是否可持续通道是否扩得更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