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市场暗流涌动,节后A股迎来关键布局时刻

黄金价格突破每盎司3960美元、美股再创历史新高、四中全会即将召开——这个十月,A股市场在内外因素交织下迎来关键窗口。

图片

国庆假期期间,全球市场并未停歇。美股主要指数继续攀升,道指与标普500再创历史新高,纳斯达克指数假期上涨0.71%;港股市场虽然小幅调整,但AI科技股和黄金板块表现耀眼。

与此同时,国际黄金价格持续飙升,一度突破每盎司3960美元关口,反映出全球避险情绪的升温。


01 全球市场扫描:暖风频吹,A股节后迎利好

国庆假期全球股市整体表现积极,为A股节后开盘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美股市场在降息预期和AI主题持续发酵的推动下保持强势,科技板块成为领涨先锋

欧洲股市同样表现强劲,STOXX 600指数创下历史新高,医药股领涨。 对A股市场而言,这种全球风险偏好的提升往往意味着积极的联动效应。

港股市场在假期期间站上4年新高,AI科技股热潮和黄金板块表现尤为亮眼。 其中紫金矿业分拆的紫金黄金国际上市首日暴涨68%,创下今年港股IPO纪录。

从历史数据来看,近十年国庆节后A股市场上涨概率较高。统计显示,上证指数在国庆假期后1个交易日、后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72%、+1.41%。

创业板指表现更为强劲,假期后1个交易日、后5个交易日的收益率中位数分别为+0.59%、+2.61%。

02 关键事件梳理:十月四大重磅事件将影响市场

十月将是事件密集期,四大重磅事件可能成为影响A股市场走势的关键变量。

第一,十四五规划与四中全会(10月20-23日)。这次会议将为中国未来五年的经济发展方向定调,市场关注重点将聚焦在科技自立自强、高质量发展等战略议题上。

第二,美联储议息会议(对应北京时间10月30日)。本次会议备受关注,因为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导致9月非农就业数据延迟公布,使得美联储决策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第三,APEC会议(10月31日-11月1日)。作为全球主要经济体领导人会晤的平台,此次会议可能对全球贸易格局和多边合作产生重要影响。

第四,中美关税谈判进展。11月12日将是重要时间窗口,中美贸易关系的博弈仍将延续。

这些事件相互交织,将共同影响十月份全球资本的流向和风险偏好。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进展,尤其是中美关系的动向对市场风险偏好的影响。

03 板块机会分析:三大主线引领节后行情

从板块机会看,节后A股市场可能呈现三大主线。

一是科技成长主线。美股AI芯片股和港股半导体板块的强势,将直接利好A股相关的半导体、算力和存储芯片概念股。

中微公司5nm刻蚀机获中芯国际验证通过,北方华创PECVD设备进入台积电供应链,标志着国产半导体设备竞争力的提升。

二是医药板块修复机会。欧美医药股因政策明朗化而大涨,可能带动A股和港股的创新药及医疗器械板块估值修复。

美国制药巨头辉瑞与政府达成协议降低处方药价格以换取关税减免,这一动作为行业提供了政策清晰度。

三是黄金与资源板块。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国际金价突破3900美元/盎司,A股贵金属及铜矿资源企业或同步受益。

地缘政治风险升温也增强了黄金的避险吸引力。

从风格轮动角度看,若科技成长股高开过多,市场资金可能会转向节前调整的金融、消费等低估值板块,实现板块轮动。

04 资金面观察:内外资合力助推市场

资金面上,多项指标显示市场资金面保持积极态势。A股两融余额目前达到24125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表明杠杆资金对当前市场趋势的认可。

融资资金活跃度上升也是近期市场的重要特征。A股市场融资流入额连续12周净流入,居民资金通过主动偏股基金、“固收+”基金、ETF入市的意愿较强。

外资机构近期纷纷发声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德意志银行私人银行部亚洲投资策略主管刘佳表示,自去年6月份以来,投资新兴市场的资金关注焦点已从印度转移至中国。

高盛亚洲(除日本外)股票资本市场主管王亚军认为,中国资本市场复苏自去年起已有迹象,外部冲击对中国资本市场复苏的冲击仅为短期扰动。

在全球资本流动寻求多样化配置的背景下,中国离岸市场及A股有望持续成为资本再平衡的受益者。

05 风险提示:高开回落与外部不确定性需警惕

尽管市场面临诸多积极因素,但潜在风险也不容忽视。

首要风险是高开回落压力。由于假期期间外围市场累计涨幅可观,A股可能大幅高开。 若成交额不能有效放大,需警惕高开后的获利回吐压力。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A股市场已显现缩量态势,这一现象值得关注。

其次是美股潜在调整风险。有分析认为,美股主要指数在连续上涨后,波段走势可能接近尾声,存在快速调整的风险。

虽然其对A股开盘影响有限,但若后续美股真的出现调整,可能会影响A股的中期风险偏好。

此外,数据缺失带来的不确定性也不容忽视。美国非农就业数据因政府停摆而延迟公布,使得美联储政策路径存在一定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全球资金流向。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已进入第4天,共和党与民主党围绕预算案的僵局持续升级,这一政治僵局可能对全球市场产生进一步影响。

06 投资策略:把握结构性机会,警惕短期风险

面对十月的市场环境,投资者应采取差异化策略。

对于短线交易者,若因外围市场积极影响而大幅高开,不建议追涨。 可等待盘中回调时分批布局,重点关注半导体、AI算力及医药板块的龙头股。

对于中长线投资者,可采取“核心-卫星”策略,将60%左右的核心仓位配置于业绩确定性高的新能源、金融等板块,40%的卫星仓位布局于高弹性的科技成长股。

10月将进入三季报密集披露期,应重点筛选业绩超预期且估值合理的标的,尤其是AI产业链、半导体、医药等景气赛道中的优质公司。

从历史经验看,“红十月”是大概率事件,但需要警惕十月中下旬可能出现的市场调整,届时需根据量能和技术形态灵活调整仓位。

对高估值题材股(特别是无业绩支撑的品种)应保持警惕,市场情绪转变时这类股票回调压力最大。


随着企业盈利改善与改革红利释放,A股市场10月行情将呈现“政策驱动+科技主线”双轮共振格局。 中长期资金持有A股流通市值较“十三五”末增长32%,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市场资金在算力板块集中交易后,正逐步向其他低位景气成长赛道切换,如半导体、新能源、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板块。 中期看,市场可能延续缓慢上行格局,但过程不会一蹴而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