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早盘一度录得跌幅的中芯国际午后转涨,最高涨1.71%触及92.65港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超1700亿港元的华虹半导体涨幅一度扩大至6%,上摸93.45港元,也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超330%

遇见即是缘分**,关注微信公众号** 帝江有料,每日推送新闻汇编、速览

一、行情驱动:港股先行破局,三重逻辑奠定基石

10 月 6 日港股半导体板块的逆势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行业基本面、政策面与资金面共振的必然结果,为 A 股节后行情埋下重要伏笔。

1. 产业景气:AI 需求打开成长天花板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 117 港元的核心逻辑,直指中国 AI 生态扩张带来的结构性机遇。随着 DeepSeek 等本土 AI 模型成本大幅降低,寒武纪、华为等企业的适配需求激增,直接拉动电源管理芯片(PMIC)、射频(RF)芯片等成熟制程产品出货。中芯国际上半年 AI 芯片相关收入占比已达 25%,承接 70% 以上国产 AI 芯片代工订单,印证需求端的强劲韧性。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步入复苏通道,2025 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增长 15.4%,国内行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 15.54%、32.41%,基本面支撑坚实。

2. 政策资本: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

大基金三期的持续注资成为关键推手,已通过定增入股通富微电、增持立昂微等方式精准布局。叠加社保基金同步加仓,政策与资本形成合力,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 15% 提升至 21%,预计 2025 年将升至 50%。中芯国际中国区收入占比高达 84.2%,华虹半导体重组华力微后新增 3.8 万片 / 月 12 英寸产能,国产替代从 “政策驱动” 转向 “市场自发” 的特征愈发明显。

3. 估值重塑:资金聚焦核心资产

当前 A 股半导体板块虽呈现高估值特征(PE 达 201.9 倍),但结构性机会显著。高盛对晶圆代工厂采用 62.9 倍 2028 年预期市盈率估值,反映市场对国产替代稀缺标的的溢价容忍度提升。中芯国际 A 股估值较板块平均 280 倍 PE 仍有安全边际,且 12 英寸产品取消打折、ASP 回升的盈利弹性,进一步支撑估值中枢上移。

二、节后行情预判:高位震荡下的结构性机会

综合市场信号与机构观点,A 股半导体板块节后大概率呈现 “震荡攀升、结构分化” 格局,回调风险有限但需规避盲目追高。

1. 趋势特征:主升浪延续,波动加剧

从技术面看,半导体板块周线趋势向好,正处于主升浪阶段,节后若市场整体波动,有望成为资金避风港。但需警惕短期估值压力:截至 9 月 30 日,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 TTM 达 134.57,处于近 10 年 99.61% 分位,部分中小市值标的存在炒作痕迹,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不过,中芯国际 92.5% 的产能利用率、北方华创排至 2026 年的订单等业绩支撑,决定深度调整空间有限。

2. 核心变量:关注三大利好催化

  • 产能释放: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后新增 7 万片 / 月 12 英寸产能,华虹半导体 12 英寸产能与 AI 需求形成协同,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将持续兑现利润;

  • 技术突破:中芯国际 5nm 工艺良率提升至 60%-70%,国产光刻机进展加速,有望打开估值天花板;

  • 订单验证:三季度存储芯片合约价环比上涨 5%-20%,AI 封装需求增长 14%,细分领域景气度将通过财报数据确认。

三、标的推荐:聚焦四大高确定性赛道

结合产业链地位、业绩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重点推荐以下方向及标的:

(一)晶圆制造:国产替代核心枢纽

  1. 中芯国际(688981)
  • 核心逻辑:国内最大晶圆代工厂,12 英寸收入占比 76%,AI 芯片代工市占率超 70%,2025 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 39.8%,毛利率创三年新高。

  • 催化剂:12 英寸 ASP 回升、5nm 工艺量产进展、大基金持续增持。

  • 风险提示:先进制程研发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限制。

  1. 华虹公司(688347)
  • 核心逻辑:A 股稀缺特色工艺标的,重组华力微后产能规模跃升,车规芯片出货环比增长 20%,深度受益 AI 外围芯片需求。

  • 催化剂:高盛目标价溢价空间、成熟制程订单放量。

(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主线

  1. 北方华创(002371)
  • 核心逻辑:设备龙头,产品覆盖刻蚀、沉积等全流程,9 月 30 日最高成交价 463.39 元,订单排至 2026 年,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对象。

  • 估值优势:当前市值 3275 亿元,在设备板块中具备规模与技术双重壁垒。

  1. 中微公司(688012)
  • 核心逻辑:刻蚀设备领军企业,300mm 设备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45%,国产替代渗透率持续提升。

(三)先进封装:AI 算力配套刚需

长电科技(600584)

  • 核心逻辑:全球第三大封测企业,高密度封装技术适配 AI 芯片需求,华为海思为核心客户,三季度封装订单环比增长 14%。

  • 业绩支撑: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35%,毛利率较行业平均高 3 个百分点。

(四)半导体材料:产能扩张配套受益者

沪硅产业(688126)

  • 核心逻辑:国内硅片龙头,300mm 硅片实现量产突破,供应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9 月 30 日市值达 708 亿元,受益于晶圆厂扩产带来的硅片需求激增。

四、风险提示

  1. 估值回调风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归;

  2.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影响供应链;

  3. 库存压力:四季度行业传统淡季或导致部分领域库存堆积,压制短期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