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港股双雄创新高,A股半导体节后如何布局? --知识铺
10月6日早盘一度录得跌幅的中芯国际午后转涨,最高涨1.71%触及92.65港元,股价再创历史新高;市值超1700亿港元的华虹半导体涨幅一度扩大至6%,上摸93.45港元,也创历史新高,该股年内累计涨超330%
遇见即是缘分**,关注微信公众号** 帝江有料,每日推送新闻汇编、速览
一、行情驱动:港股先行破局,三重逻辑奠定基石
10 月 6 日港股半导体板块的逆势走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行业基本面、政策面与资金面共振的必然结果,为 A 股节后行情埋下重要伏笔。
1. 产业景气:AI 需求打开成长天花板
高盛上调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目标价至 117 港元的核心逻辑,直指中国 AI 生态扩张带来的结构性机遇。随着 DeepSeek 等本土 AI 模型成本大幅降低,寒武纪、华为等企业的适配需求激增,直接拉动电源管理芯片(PMIC)、射频(RF)芯片等成熟制程产品出货。中芯国际上半年 AI 芯片相关收入占比已达 25%,承接 70% 以上国产 AI 芯片代工订单,印证需求端的强劲韧性。同时,全球半导体市场步入复苏通道,2025 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增长 15.4%,国内行业营收、净利润同比增幅分别达 15.54%、32.41%,基本面支撑坚实。
2. 政策资本:国产替代进入加速期
大基金三期的持续注资成为关键推手,已通过定增入股通富微电、增持立昂微等方式精准布局。叠加社保基金同步加仓,政策与资本形成合力,推动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从 15% 提升至 21%,预计 2025 年将升至 50%。中芯国际中国区收入占比高达 84.2%,华虹半导体重组华力微后新增 3.8 万片 / 月 12 英寸产能,国产替代从 “政策驱动” 转向 “市场自发” 的特征愈发明显。
3. 估值重塑:资金聚焦核心资产
当前 A 股半导体板块虽呈现高估值特征(PE 达 201.9 倍),但结构性机会显著。高盛对晶圆代工厂采用 62.9 倍 2028 年预期市盈率估值,反映市场对国产替代稀缺标的的溢价容忍度提升。中芯国际 A 股估值较板块平均 280 倍 PE 仍有安全边际,且 12 英寸产品取消打折、ASP 回升的盈利弹性,进一步支撑估值中枢上移。
二、节后行情预判:高位震荡下的结构性机会
综合市场信号与机构观点,A 股半导体板块节后大概率呈现 “震荡攀升、结构分化” 格局,回调风险有限但需规避盲目追高。
1. 趋势特征:主升浪延续,波动加剧
从技术面看,半导体板块周线趋势向好,正处于主升浪阶段,节后若市场整体波动,有望成为资金避风港。但需警惕短期估值压力:截至 9 月 30 日,中证全指半导体指数 TTM 达 134.57,处于近 10 年 99.61% 分位,部分中小市值标的存在炒作痕迹,可能引发阶段性回调。不过,中芯国际 92.5% 的产能利用率、北方华创排至 2026 年的订单等业绩支撑,决定深度调整空间有限。
2. 核心变量:关注三大利好催化
-
产能释放:中芯国际收购中芯北方后新增 7 万片 / 月 12 英寸产能,华虹半导体 12 英寸产能与 AI 需求形成协同,产能利用率高位运行将持续兑现利润;
-
技术突破:中芯国际 5nm 工艺良率提升至 60%-70%,国产光刻机进展加速,有望打开估值天花板;
-
订单验证:三季度存储芯片合约价环比上涨 5%-20%,AI 封装需求增长 14%,细分领域景气度将通过财报数据确认。
三、标的推荐:聚焦四大高确定性赛道
结合产业链地位、业绩弹性与估值安全边际,重点推荐以下方向及标的:
(一)晶圆制造:国产替代核心枢纽
- 中芯国际(688981)
-
核心逻辑:国内最大晶圆代工厂,12 英寸收入占比 76%,AI 芯片代工市占率超 70%,2025 年中报净利润同比增 39.8%,毛利率创三年新高。
-
催化剂:12 英寸 ASP 回升、5nm 工艺量产进展、大基金持续增持。
-
风险提示:先进制程研发不及预期、海外政策限制。
- 华虹公司(688347)
-
核心逻辑:A 股稀缺特色工艺标的,重组华力微后产能规模跃升,车规芯片出货环比增长 20%,深度受益 AI 外围芯片需求。
-
催化剂:高盛目标价溢价空间、成熟制程订单放量。
(二)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提升主线
- 北方华创(002371)
-
核心逻辑:设备龙头,产品覆盖刻蚀、沉积等全流程,9 月 30 日最高成交价 463.39 元,订单排至 2026 年,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对象。
-
估值优势:当前市值 3275 亿元,在设备板块中具备规模与技术双重壁垒。
- 中微公司(688012)
- 核心逻辑:刻蚀设备领军企业,300mm 设备进入中芯国际供应链,2025 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 45%,国产替代渗透率持续提升。
(三)先进封装:AI 算力配套刚需
长电科技(600584)
-
核心逻辑:全球第三大封测企业,高密度封装技术适配 AI 芯片需求,华为海思为核心客户,三季度封装订单环比增长 14%。
-
业绩支撑:2025 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 35%,毛利率较行业平均高 3 个百分点。
(四)半导体材料:产能扩张配套受益者
沪硅产业(688126)
- 核心逻辑:国内硅片龙头,300mm 硅片实现量产突破,供应中芯国际、华虹半导体,9 月 30 日市值达 708 亿元,受益于晶圆厂扩产带来的硅片需求激增。
四、风险提示
-
估值回调风险:板块整体估值处于历史高位,若业绩不及预期可能引发估值回归;
-
政策不确定性:美国关税政策调整、技术出口限制可能影响供应链;
-
库存压力:四季度行业传统淡季或导致部分领域库存堆积,压制短期盈利。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2/post/20251006/%E4%BB%8A%E6%97%A5%E6%B8%AF%E8%82%A1%E5%8F%8C%E9%9B%84%E5%88%9B%E6%96%B0%E9%AB%98A%E8%82%A1%E5%8D%8A%E5%AF%BC%E4%BD%93%E8%8A%82%E5%90%8E%E5%A6%82%E4%BD%95%E5%B8%83%E5%B1%80/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