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生物概念股行情火爆,机构布局积极,万亿市场空间可期 -- 知识铺
**财联社5月6日讯(记者 封其娟)**五一假期一结束,合成生物概念股便演绎火爆行情,板块涨幅居首,关于相关投资机会的讨论也登上了热门话题榜。
事件要追溯到五一假前的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天伟表示生物制造是新质生产力非常重要的新赛道和新业态,目前由发改委牵头工信部和科技部等国家部委正在联合研制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行动计划,并且有望在近期出台,“生物制造+”是其中的关键内容。在他看来,生物经济将有望成为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数字革命后,未来的第四次产业革命。
生物制造即合成生物学是一种全新的“造物”技术,融合了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种技术,以可再生生物质为原料,以生物体作为生产介质,旨在利用廉价原料,以菌种、细胞、酶为制造工厂,规模化发酵获得目标产品,具有清洁、高效、可再生等特点。
五一放假期间,西部证券发布最新研报,并直言合成生物想象空间大、政策预期还没打满,市场发酵仍有空间;华安证券此前研报指出,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万亿赛道呼之欲出,看好在政策频繁落地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提速。
西部证券研报指出,合成生物学产业链包括上游技术开发、中游平台赋能、下游产品研发与应用,有望在医疗健康、医美个护、能源及工业化学品、农业、食品饮料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实现“新质生产力”升级。由此,该券商建议关注具备成本领先或产品高附加值/产业化实力强的细分方向。
经梳理,不少明星基金经理已重仓合成生物概念股。今年一季度,兴证全球基金谢治宇、 易方达胡剑均有减持氨基酸个股梅花生物,交银施罗德田彧龙减持后不再重仓高分子材料个股沃特股份。早在去年四季度末,盛丰衍旗下西部利得中证1000指数增强减持后已不再重仓圣达生物;与此同时,广发基金叶帅、前海开源基金崔宸龙分别增持了原料药个股川宁生物、化学制品个股嘉必优。
同在一季度,高盛国际与国泰君安、中金公司新进贝瑞基因十大流通股东,还见中信证券、光大证券、国泰君安、中金公司以及外资高盛公司、巴克莱银行等机构退出多只合成生物概念股前十大流通股东。
谢治宇、胡剑减持,叶帅、崔宸龙增持
截至一季度末,31家机构旗下50只产品重仓梅花生物,总持股2.23亿股,较上季度末减持568.47万股。这其中,重仓最多的兴证全球基金总持股1.15亿股,国泰基金、易方达依次排名第二、第三,分别持股3735.11万股、2859.55万股,其余基金公司总持股均不足千万股。
以重仓数据看,较去年年末,减持梅花生物最多的也是兴证全球基金,今年一季度减持970.35万股。其次是易方达,减持431.65万股,其余公募减持均不超百万股。经过一季度减持,浙商基金、北信瑞丰、鹏扬基金均已不再重仓该股;同时,增持梅花生物最多是中邮基金,一季度增持492.9万股。
经过一季度减持,谢治宇旗下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分别持有该股7075.4万股、4341.27万股,在一众重仓梅花生物的产品中仍排名前二。依次排在之后的梁杏旗下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胡剑旗下易方达稳健收益,分别持有梅花生物3732.59万股、2566.16万股,较上季度末分别增持422.28万股、减持392.65万股。
一季度末,兴全合润、兴全合宜、国泰中证畜牧养殖ETF仍在梅花生物十大流通股东之中。经查,谢治宇旗下产品已连续10余个季度位列该行列。
截至一季度末,摩根资产管理、中邮基金、博时基金、南方基金等共计6家公募重仓凯赛生物,总持股84.39万股。经过一季度减持,鹏华基金、广发基金已不再重仓该股。
同一季度,仅广发基金、天弘基金、东海基金、华富基金4家公募各有1只产品重仓川宁生物。其中,叶帅旗下广发百发大数据策略成长持股数量最多,持股217.13万股,其余产品重仓数量均未超15万股。经查,2023年三、四季度均无公募产品重仓该股。
这一阶段,沃特股份、蔚蓝生物分别被鑫元基金、招商基金1家公募重仓。田彧龙旗下交银产业机遇、交银数据产业共计减持1174.27万股后,便不再重仓沃特股份;宝盈基金、光大保德信以及国泰君安资管减持后也已不再重仓蔚蓝生物。
据一季度末数据,重仓金城医药也仅大成基金1家公募,一季度减持227.52万股。另外,鑫元基金减持了14.83万股不再重仓。
截至一季度末,合成生物概念股中,已无公募重仓鲁抗医药、富士莱、溢多利、播恩集团、圣达生物。这其中,去年四季度末,盛丰衍旗下西部利得中证1000指数增强减持后已不再重仓圣达生物。
就在一季度,高盛公司同时退出播恩集团、沃特股十大流通股东;高盛国际与国泰君安、中金公司新进贝瑞基因十大流通股东,申万宏源退出该行列;与此同时,中信证券与中金公司、光大证券一起退出鲁抗医药十大流通股东,还携手光大证券、巴克莱银行同时退出富士莱十大流通股东。
这一季度,崔宸龙旗下前海开源新经济增持嘉必优36.96万股、周海栋旗下华商新趋势优选 新进该股十大流通股东。与此同时,全国社保基金一零二组合、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该行列。
卖方研报指出,合成生物万亿赛道呼之欲出
在最新发布的《风口洞察·未来生命系列(一):合成生物,新质生产力成长赛道》中,西部证券认为,从策略视角来看,合成生物想象空间大、政策预期还没打满,市场发酵仍有空间。
作为21世纪生命科学领域的颠覆性技术之一,合成生物技术呈非线性发展,生物制造商业化有望提速。根据CB Insights和B Capital分析,全球合成生物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53亿美元增长至2023年的170亿美元,预计在2028年将达到近500亿美元(年均增长24%)。
另外,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中提及的AI、低空经济在资本市场中已有发酵,合成生物同为“新质生产力”赛道,亦有强势轮动潜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及2024政府工作报告重点提及了“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若干战略性新兴产业,开辟量子、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新赛道”。《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此外, 4月14日上海合成生物学创新中心在张江正式揭牌成立,此前上海市政府于去年9月发布了《加快合成生物创新策源打造高端生物制造产业集群行动方案(2023-2025)》。
在投资建议上,西部证券指出合成生物仍在产业化初期,中国企业有望凭借合成生物产品/成本优势,成为具备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建议关注具备成本领先或产品高附加值/产业化实力强的细分方向,核心标的包括凯赛生物(长链二元酸)、华恒生物(丙氨酸)、川宁生物(原料药)、华大智造(基因测序)、金斯瑞(基因合成)、华熙生物(透明质酸钠),此外关注贝瑞基因(基因检测)、蔚蓝生物(酶制剂)、星湖科技(食品添加剂等)、鲁抗医药(增塑剂),以及巨子生物、锦波生物(重组胶原蛋白龙头)等。
最后,西部证券还给出了风险提示,一是技术发展与应用不及预期,二是行业政策监管变化风险。
华安证券通过最新研报表示,生物制造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方向,万亿赛道呼之欲出,看好在政策频繁落地背景下,生物制造产业化有望提速。并在研报最后揭示了5大风险: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的风险、菌种及配方泄露的风险、法律诉讼的风险、生物安全的风险、道德伦理的风险。
美国市场调查公司 BCC Research2020 年发布的《合成生物学:全球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19 年由合成生物学直接驱动的全球市场规模已达53.19 亿美元,预计2024年可达188.85亿美元,2019—202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可达28.8%。
据2020年MGI发布的《生物革命:创新改变经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研究报告,预计在未来10~20 年,合成生物学相关应用可能每年对全球产生2~4万亿美元的直接经济影响。未来生物制造有望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数字经济之后的第四次产业浪潮,有望打开万亿规模的市场空间。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stock002/post/20240507/%E5%90%88%E6%88%90%E7%94%9F%E7%89%A9%E6%A6%82%E5%BF%B5%E8%82%A1%E8%A1%8C%E6%83%85%E7%81%AB%E7%88%86%E6%9C%BA%E6%9E%84%E5%B8%83%E5%B1%80%E7%A7%AF%E6%9E%81%E4%B8%87%E4%BA%BF%E5%B8%82%E5%9C%BA%E7%A9%BA%E9%97%B4%E5%8F%AF%E6%9C%9F--%E7%9F%A5%E8%AF%86%E9%93%BA/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