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股东分析:

2023年年报股东变化:1,沪股通单季减持9400万股,福建省港集团增持3.99亿股替代福建省财政厅位列第十大股东,其他大股东基本无变化。2,持股股东数从9月底的30.87万户上升到年底的33.07万户,上升了2.2万户。但是,到2月底股东总数又下降到30.04万户,2个月减少了3.03万户。

2,营收分析:

根据2023年年报,营业收入2108.31亿,同比下降5.19%。其中,净利息收入1465.03亿,同比增速0.85%。非息收入中手续费收入277.55亿,同比增速-38.83%。归母净利润771.16亿,同比增速-15.61%。更多的数据参考如下表1:

表1

实话说,兴业这份年报只看营收部分,其实并不算太糟。净利息收入保持了正增长,特别是第四季度净利息收入还保持了环比正增长这是比较少见的,这一块我专门花了点时间研究。至于手续费的暴跌,这是一季度开始就反复讨论的问题,原因也很清晰——就是过去几年兴业银行的手续费里面一直有一块所谓代理理财的手续费实质上是兴业银行利用客户的理财资金给自己赚外快。

虽然没有官方资料公开解释,不过从各种碎片化的信息加以合理推测就是兴业卖给客户一些理财产品承诺了比较高的预期固定收益。然后,兴业银行拿这部分资金去投了pre-IPO。股票上市后,理财产品卖出一部分股票,收益扣除给客户的固定收益后多出的部分都是兴业银行的理财手续费。本质上这是利用表外业务给自己炒作了一个自营盘。

从去年开始股市低迷,兴业前期投的股票价格大幅下跌。之前可能是考虑到调节收入所以理财产品并未在高点一次性兑现所有盈利。股价下跌后兴业理财产品对应的股票浮盈大幅缩水。兴业银行就选择停止兑现浮盈,等待股价反弹。这样,对应的那块高额理财手续费收入就没有了。

问题的原因估计大家都很清楚,其实现在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明、后年股票是否会反弹,手续费收入是否会恢复到2021-2022年的水平。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手续费可持续嘛?答案是否定的,这种手续费收入是不可持续的,基本就是最后一块肥肉吃完就没有了。因为,根据理财新规规定,银行发行理财产品对应的收益和风险必须都归客户承担。虽然银行可以通过浮动管理费等条款多分一杯羹。但是,像兴业银行老理财产品这样做pre-IPO产品收益自己占大头的情况是不会再有了。所以,未来即便股市走牛,兴业理财产品将浮盈兑现也就是一锤子买卖而已。

手续费的事情这是最后一次讨论,以后就没有必要继续讨论了。下面我们还是来探讨一下兴业银行的净息差,特别是第四季度净息差的问题。因为,去年9月末央行指导商业银行统一下调了存量按揭利率。所以,我看到多数全国性银行第四季度的净利息收入都是环比负增长,而且幅度还不低。唯独到了兴业这里出来一个环比正增长。所以,我们一定要看一下兴业银行第四季度净息差的表现。我利用净息差还原法做出了兴业银行2023年4个季度的净息差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第4季度单季净息差1.9%环比下降2bps。实话说,我刚看到这个数据惊着了。要知道根据金监局的统计数据第四季度单季股份制银行的净息差环比下滑超过15bps。我特意复合了一下输入数据都没有问题。我仔细观察后发现第四季度的净利差其实是下降较多的,从三季度的1.67%下降到四季度的1.57%,但是通过将更多资产从交易性金融资产配置到生息资产中,提升了生息资产的占比从而达到提升净息差的目的。

如果你长时间观察就会发现,兴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占比较多而且波动较大,造成净息差经常出现大幅波动,比如2022年一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都出现过净息差环比暴跌十几个基点的情况。所以,对于兴业今年净息差下降幅度较小也不要沾沾自喜,可能今年一季报出来,净息差又是一轮暴跌。因为,今年一季度流动性非常充裕,债券牛市氛围很好,兴业大概率又会增加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占比。对应的生息资产减少,净息差随之下降。

除了第四季度净息差的问题需要分析外,兴业银行的净利差下降幅度也要远远小于同业。所以,我特意去调阅了兴业银行年报中的净息差明细表,如下图1所示:

图1

可以看到兴业的生息资产中对公贷款的净息差同比只下降了4bps,而且收益率高达4.21%。要知道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经历了3次降息,光是LPR重定价就会产生15bps左右的收益率下降,而且在2023年全年1年期LPR的利率在3.45%-3.65%,5年期LPR在4.2%-4.3%。兴业银行对公贷款的这个收益率说明它的贷款很多都在执行超过LPR基准利率,而且新发放的贷款利率很多比存量贷款贷款利率还高。这就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因为2023年整个银行业都在减费让利,市场上大家对优质贷款的争抢白热化,很多低风险的客户贷款已经跌到3%以下。在这种情况下兴业银行还能放出去大量高收益的对公贷款(对公贷款增速20.27%),这不得不让人产生很多遐想。如果叠加兴业银行在全国性银行中部分贷款细项的显著偏离,那就更值得玩味了。

3,资产分析:

2023年年报总资产10.16万亿,同比去年增速9.62%。资产中贷款总额53334.83亿,同比增速9.52%。存款总额52170.64亿,同比增长8.94%。更多的数据参考表3:

表3

表3的数据中最有意思的是存款数据。占存款大头的对公存款增速基本为0,零售存款大幅增长24.92%。贷款那边正好反过来,零售贷款0增长,对公贷款暴增20.27%。这就是很奇怪的现象了,零售贷款0增长这个很正常,去年整个零售信贷需求疲软,兴业信用卡又爆了大雷猛踩刹车。但是,兴业银行的对公存款0增长就很奇怪了。这对于一家以对公见长的银行非常扎眼。要知道它家对公贷款增加20.27%,按道理对公贷款会派生大量的对公存款。但是,结果是对公存款0增长。

我翻遍了主要银行的报表就连最烂的民生银行对公存款同比增长都有3.5%。我能想到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兴业发放的大量对公贷款给客户后,客户马上就用掉了,所以没有产生大量的派生存款。结合前面对公贷款收益率的分析,兴业应该是给一些非常缺钱的客户发放了救命贷款,客户拿到贷款马上就救急了。那么,现在哪个行业符合这个特征呢?我想大家都有自己的判断。

4,不良分析:

兴业年报的不良余额584.91亿比三季报的570.85亿增加了14.06亿;不良率1.07%和三季报持平。不良覆盖率245.21%比三季报的237.78%提升了7.43个百分点。拨贷比2.63%比三季报的2.55%提升了8bps。根据年报披露兴业银行贷款减值准备1434.26亿,比3季报的1357.37亿增加了76.89亿。

兴业银行全年核销和转出贷款633.83亿,显著高于2022年的467.45亿。考虑到2023年兴业银行不良余额增加40.03亿。所以,2023年兴业银行新生成不良余额的下限是673.86亿。

那么兴业银行当期计提了多少贷款减值损失呢?兴业银行2023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671.03亿基本和新生成不良规模相匹配。很多兴业粉还在那里意淫说如果兴业银行不计提那么多减值损失那么利润也可以不用跌这么多。拜托各位看看报表再扯淡行吗?新生成不良余额比去年涨了30%+,还想着少提减值损失,难道是打算穿着皇帝的新装游街么?

别忘了兴业银行的关注贷款同比还增加了100亿,关注率从1.49%提升到1.55%。关注类贷款就是潜在不良的蓄水池,很多银行营收不行的时候就暂时把不良贷款存放在这里。历史上很多银行都干过类似的事情。

5,核充分析:

核心资本充足率9.76%比三季报的9.47%上升了29bps,和2022年年报的9.81%相比下滑5bps。2023年的资产增长9.62%,核心资本充足率就下滑了,这还是分红率不足30%的情况下。

6,点评: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兴业银行的年报显示营收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就是特殊的理财手续费今年没收到,手续费收入大幅暴跌。单论净利息收入兴业银行的表现还是不错的。但是,大家要注意其对公贷款收益率表现脱离行业现状的情况。结合后面的资产负债表分析,极大概率是兴业银行在2023年给某些快断气的客户发放了救命贷款续了命,就凭这一条给兴业银行颁发个2023年度最佳救死扶伤银行就不为过。至于信用减值,不良暴雷多了多提减值天经地义,说什么少提减值优化利润表之类的屁话就没意思了。人家招行新生成不良率稳步下行,你这边新生成不良大爆发,老老实实处理信用卡的大雷吧,处理完信用卡的雷还有其它对公的雷等着处理呢。

你问我什么雷,我有一个猜测,但是不能直接说,因为没有证据。我只能说兴业银行是在赌某行业的快速复苏。但是从最近该行业的舆情看,这个押注可能是给以后埋了更大的雷。

@@今日话题 $兴业银行(SH601166)$ #2024投资炼金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