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分会 指南与共识 【指南与共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知识铺
【指南与共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
发布时间:2023-06-21 16:56:41
本文刊于: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3,(6) : 572-618
作者: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
通信作者:
马长生,吴书林,刘少稳,韩雅玲
摘要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增加死亡、卒中、心力衰竭和痴呆风险。过去二十年在房颤风险预测与筛查诊断、卒中预防、节律控制、导管消融和综合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这一时期我国房颤管理的规模、质量和经验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为制定房颤诊断和治疗指南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房颤规范化管理,及时、充分地将新技术新理念应用于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律分会组织专家,共同制定了《心房颤动诊断和治疗中国指南》。该指南详尽阐述了房颤管理的各个环节,并根据亚洲房颤人群特点提出了CHA2DS2-VASc-60卒中评分,重新评价了房颤筛查的临床应用,强调了早期节律控制的意义和导管消融在节律控制中的核心地位。
正 文
本文来源: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ecg001/post/20251017/%E5%BF%83%E8%A1%80%E7%AE%A1%E7%97%85%E5%AD%A6%E5%88%86%E4%BC%9A-%E6%8C%87%E5%8D%97%E4%B8%8E%E5%85%B1%E8%AF%86-%E6%8C%87%E5%8D%97%E4%B8%8E%E5%85%B1%E8%AF%86%E5%BF%83%E6%88%BF%E9%A2%A4%E5%8A%A8%E8%AF%8A%E6%96%AD%E5%92%8C%E6%B2%BB%E7%96%97%E4%B8%AD%E5%9B%BD%E6%8C%87%E5%8D%97/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