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rplexity Labs有多强? 5步骤驾驭「上班族神队友」:10分钟写好深度报告,还有信息仪表板?数字时代 BusinessNext --知识铺
什么是Perplexity Labs?
Perplexity Labs是Perplexity AI于2025年5月29日正式推出的新功能, 其标志着AI工具从单纯的搜索助手进化为「能够自主执行复杂项目」的智能工作伙伴。
官方指出,与传统的Perplexity搜寻功能相比,Labs专门设计用来处理更长时间、多步骤且跨领域的项目,因此依据不同项目,运行时间可能超过10分钟。
白话来说, 如果说Perplexity犹如一台「24小时待命的答案机器」,那么使用Labs就像拥有一整个专业团队,它能将您的构想转化为实际可交付的成果,从市场研究报告到交互式网页应用程序,都可以应对。
至于Perplexity Labs跟其他模式的差异则如下:
Perplexity 三种模式比较
| 模式 | 功能特性 | 适用场景 |
|---|---|---|
| Search(搜索) | 快速取得单一答案,支持活动网站获取 | 日常信息查询、短期问题解决 |
| Research(研究) | 深入探讨主题、整理来源、形成分析结论 | 学术研究、报告撰写、业界分析 |
| Labs(实验室) | 从问题定义到实际产出,支持程序与可视化工具 | 项目开发、数据整合、互动式成果展示 |
Perplexity Labs有哪些核心技术?
具体来说Perplexity Labs采用先进的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架构,内部由多个具备明确职责的AI子代理组成:
- 任务规划代理 :负责分解复杂任务并制定执行计划
- 网络搜索代理 :执行深度网页浏览和信息检索
- 代码生成代理 :撰写和执行Python、SQL、JavaScript等代码
- 资料可视化代理 :创建图表、仪表板和可视化内容
- 报告整合代理: 汇整所有结果并产出最终成果
这种分工协作的架构能够模拟一个由多位专业成员组成的数字团队,从用户输入提示到完成整个项目,皆能自动处理并交付成果。
重要功能特色
1.深度研究与资料整合
Labs整合深度网络搜寻,可发出数十次查询,阅读数百个来自平台、机构与学术数据库的原始内容。 涵盖产业报告、技术文档、学术论文、市场调查与官方信息等,并自动汇整成可行性报告。
2.代码生成与执行
Labs具备撰写与执行多种程式语言的能力,包括Python、SQL、JavaScript等。 能实时运行代码以执行数据分析、图表可视化、模型构建或Web应用开发。
3.多元内容输出
Labs可以产出多种格式的专业内容:
- 图文并茂的研究报告与提案书
- 分析用电子表格(支持Google Sheets整合)
- 财务与营销仪表板(Dashboard)
- 简易Web应用程序(如预算追踪器)
- HTML/CSS/JS代码模块
- 从网络获取或自动生成的图像与插图
关于Perplexity Labs的应用方式,官方也释出Project Gallery展示各种范例。
如何使用Perplexity Labs?
Perplexity Labs目前仅开放给Perplexity Pro(每月20美元/一个月50次)与Enterprise Pro(每月40美元/未明确限制次数)用户使用,免费用户无法访问此功能。 至于平台方面,目前支持用户透握Web界面、iOS应用使用。
作步骤
1.进入Labs模式 :在Perplexity网站或App的输入框中,选择「Labs」模式。
2.设定搜索来源 :若有必要,在请Labs研究前,建议将搜索来源选项的「学术」和「Finance」打开,确保高准确度的资料生成。
3.输入工程需求 :用自然语言描述项目目标,例如:
「我需要一份关于电动车市场的竞争分析报告」
「帮我制作一个追踪公司KPI的交互式仪表板」
「分析我的投资组合并提供优化建议」
4.等待执行 :系统会显示预估完成时间(通常10分钟或更久),同时展示其检索的来源
5.查看成果 :完成后可在不同分页查看:
主要成果:完整的报告或分析结果。
App标签:交互式应用程序(如有)。
Assets标签:所有生成的档案和资源。
3种使用技巧一次看
1.明确指定需求 :越具体的描述能获得越精准的结果。
2.善用多模态输入 :可上传相关文件或图片作为参考资料。
3.活用输出客制化 :可指定语言、来源年份、资料可信度等条件。
注:以下将逐一测试Perplexity Labs在不同要求下的表现。 要先说明的是,以下生成结果旨在「展示 AI 生成」的功能,数据准确性仍不在首要考量。
测试案例一:信用卡推荐
为了测试Perplexity Labs搜集信息的能力,本项测试的Prompt如下:
我想办一张移动支付回馈较高的信用卡,请依据2025至今各家银行发布的信息,帮我推荐至少3张信用卡选项,并协助我比较优劣差异。 生成结果如链接。
依照Perplexity Labs的生成结果,数据结构化处理能力表现在将复杂的信用卡信息按照回馈率、支持平台、回馈上限等维度进行分类比较,创建了比较框架,帮助用户快速理解不同产品的优劣差异; 个性化建议生成功能透过针对小资族群、重度行动支付用户、LINE Pay用户等不同族群提供定制推荐,算是符合预期的生成结果。
测试案例二:云游戏平台未来五年的市场趋势
此外,为了测试Perplexity Labs在指定的商业领域的分析能力,本次测试以云游戏平台为例,要求分析未来趋势走向,本项测试的Prompt如下:
请分析云游戏平台的成长(包含Steam Deck的TV模式),并预测未来五年的市场趋势。 生成结果如链接。
该报告预测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23亿至97亿美元,扩展至2030年的210亿至1,218亿美元,复合年均成长率高达33.9%至50.79%。 串流服务占据超过54%的市场份额,而档案串流服务将实现超过45%的最高成长率。
报告指出,这种显著的差异反映了市场的高度动态性和不确定性,但所有预测都指向同一个方向:云游戏将成为未来游戏产业的主要驱动力。 市场增长主要受到高速网络普及、5G技术部署、以及游戏硬件成本高昂等因素推动。
测试案例三:台股交易量仪表板
最后,为了测试Perplexity Labs整合股市信息的能力,本次测试的Prompt如下:
以台湾证券交易所资料为准,制作「成交量前二十名证券」的交互式仪表板
。 其生成结果如链接。
基于台湾证券交易所2025年6月23日数据,Perplexity Labs成功开发了一个功能完整的互动式仪表板,具体包含统计概览、互动式表格、筛选功能、搜寻功能及多种视觉化图表的完整仪表板系统,以分析成交量前二十名证券。
值得注意的是,为了强化该仪表板的沿用性,在告知AI更新一个「更新按钮」后,Perplexity Labs再花了约莫10分钟新增更新按钮,显见该功能的局部迭代功能较不理想,因此建议指令需要具体且尽量全面。
结论:强化版的深度研究,一次到位的Prompt能最大化成效
经过三种题型的测试后, 对于非专业用户的用户而言,Perplexity Labs类似「强化版的深度研究」功能,差异在于近用公开资料制表的主动性更高,同时爬取的资料更多、也更准确。 举例而言,信用卡比较的实测,若把相同的指令利用「研究」来运行,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
首先,「研究」所生成的结果并未充分比较市面上的信用卡回馈%数及权益细项,而是找到回馈%数的最大值后,就将该卡片列为最强的移动支付卡片,例如标榜回馈高达20%以上,但金额上限偏低的信用卡。
这个结果显示,在「研究」底下的 AI 缺乏对复杂卡片权益得深度理解; 反观Perplexity Labs,就有明确列出回馈%数的数据。
此外,Perplexity Labs的确拥有不俗的制表及写代码能力。 跟其他AI比起来,在有精确数据源的前提下,Perplexity Labs的数据结构化能力是其的强项,擅长将冗长数据整理成容易消化、转化成报告的呈现格式。
必须要说的是, 如果指示过于模糊,例如在未指定资料来源的前提下,要求Perplexity Labs整理台股Top20交易量标的,并整理成交互式仪表板,就有遇到资料错误的情况。
总结来说,Perplexity Labs也许在繁体中文的环境下运作效能会不如英文环境, 因此对于繁体中文用户而言,建议尽量先搜集可信的数据并提供给AI,会得到更理想的成果。
除此之外,在Perplexity Labs模式下,所有的指定都会消耗每月的咨询次数,因此若是要生成相对复杂的互动页面,可以先把功能规划想清楚后,一次性的添加到Prompt里,会是效率更好的作法。
延伸阅读:苹果为何想并购Perplexity? 背后藏5大考量:砸逾4150亿元吃下AI搜寻黑马,值得吗?
Perplexity教学|让资料搜寻更简单的AI! 免费版Perplexity怎么用? 4大优点、中文设定一次看
本文不授权转载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2/post/20251025/Perplexity-Labs%E6%9C%89%E5%A4%9A%E5%BC%BA-5%E6%AD%A5%E9%AA%A4%E9%A9%BE%E9%A9%AD%E4%B8%8A%E7%8F%AD%E6%97%8F%E7%A5%9E%E9%98%9F%E5%8F%8B10%E5%88%86%E9%92%9F%E5%86%99%E5%A5%BD%E6%B7%B1%E5%BA%A6%E6%8A%A5%E5%91%8A%E8%BF%98%E6%9C%89%E4%BF%A1%E6%81%AF%E4%BB%AA%E8%A1%A8%E6%9D%BF%E6%95%B0%E5%AD%97%E6%97%B6%E4%BB%A3-BusinessNext/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