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音乐创作成程序员新副业:单曲播放破200万,版权收入数万元 --知识铺
2025年,AI音乐创作工具的普及正在改变音乐行业的创作格局。今年1月,一位《原神》玩家使用游戏台词结合AI作曲工具Suno创作的歌曲《奥奇坎竟是我自己》在B站获得近640万播放量,引发了关于AI创作能力的广泛讨论。
程序员群体成为AI音乐创作的活跃参与者。今年3月,程序员Yapie利用DeepSeek和Make Best Music等工具,以"暗恋到分手"为主题,在数小时内完成了歌曲《七天爱人》的词曲创作。该作品在网易云音乐上线后迅速突破200万播放量,并成功出售版权获得数万元收入。这一案例展示了AI音乐工具在降低创作门槛和商业变现方面的潜力。
AI生成音乐的质量提升已经到了难以辨识的程度。今年7月,拥有超百万月听众的乐队Velvet Sundown被曝光其作品实际由Suno等AI工具生成,这一事件引发了关于AI音乐透明度的讨论。
从市场数据来看,截至2025年,AI已生成超过一亿首乐曲。业内预测,到2026年AI音乐市场收益将达到70亿美元。这一增长趋势反映出AI工具在音乐创作领域的快速渗透。
创作者对AI工具的态度正在转变。从最初的抵制到逐步接受,许多音乐人开始将AI视为创作辅助工具而非替代品。业内人士指出,AI在音乐创作中的核心价值在于"补位"——帮助缺乏音乐技能的普通人实现创作想法,同时为专业创作者提供效率工具。
技术发展方面,专家预测未来将出现整合文本、图像、音频等多模态创作的"AI创作操作系统",进一步提升跨媒介创作的便捷性。不过,尽管AI能够快速学习和模仿流行音乐的模式,但真正具有情感深度和文化共鸣的作品仍然依赖创作者的独特视角和生活体验。
从商业化路径来看,AI音乐创作者主要通过流媒体平台播放分成、版权出售和商业授权等方式实现变现。对于程序员等具备技术背景的群体而言,这类副业的技术门槛较低,且创作周期短,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收入来源。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AI音乐创作也面临版权归属、原创性认定和平台规则等方面的争议。部分音乐平台已开始要求创作者标注AI生成内容,以保证透明度。此外,完全依赖AI生成的作品在艺术价值和长期竞争力方面可能存在局限,如何将AI作为工具融入个人创作风格,仍是创作者需要探索的方向。
从行业影响来看,AI音乐工具的普及既带来了创作民主化的机会,也对传统音乐制作流程和版权体系提出了挑战。未来AI在音乐产业中的角色,很可能不是完全替代人类创作者,而是形成人机协作的新模式——AI负责技术执行和风格模仿,人类负责情感表达和创意方向。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2/post/20251020/AI%E9%9F%B3%E4%B9%90%E5%88%9B%E4%BD%9C%E6%88%90%E7%A8%8B%E5%BA%8F%E5%91%98%E6%96%B0%E5%89%AF%E4%B8%9A%E5%8D%95%E6%9B%B2%E6%92%AD%E6%94%BE%E7%A0%B4200%E4%B8%87%E7%89%88%E6%9D%83%E6%94%B6%E5%85%A5%E6%95%B0%E4%B8%87%E5%85%83/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