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什么,常见AI工具有哪些?怎么用?一次说清楚(附实操案例) --知识铺
AI,即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致力于开发能够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简单来说,就是让计算机像人类一样思考、学习和决策。
举个例子,当你使用智能语音助手,像苹果的 Siri、小米的小爱同学,你跟它们说 “帮我定个明天早上 8 点的闹钟”,或者 “播放一首周杰伦的歌” ,它们能理解你的语言指令,并执行相应操作,这背后就是 AI 技术在发挥作用。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语音助手把你的语音转化成文字,理解其中的含义,然后调用相应的功能来完成任务。
还有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商平台、视频网站,它们会根据你的浏览历史、购买记录等数据,给你推荐可能感兴趣的商品、视频,这也是 AI 的功劳。推荐系统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分析大量用户数据,挖掘出用户的行为模式和兴趣偏好,从而实现个性化推荐。
二、AI 发展历程回顾
AI 的发展历程就像一部充满曲折与惊喜的科技史诗,从早期的理论探索,到如今的广泛应用,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的智慧与努力 。
AI 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20 世纪 40 年代。1943 年,沃伦・麦卡洛克(Warren McCulloch)和沃尔特・皮茨(Walter Pitts)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模型,为 AI 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就像为一座宏伟的大厦打下了第一根坚实的桩基。随后,1950 年艾伦・图灵(Alan Turing)提出了著名的 “图灵测试”,设想了一个判断机器是否具有真正智能的测试方法,这一概念的提出,如同一颗启明星,为 AI 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激发了人们对机器智能的无限遐想。
1956 年,是 AI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在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 这一术语被首次提出,标志着 AI 正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从此,AI 开启了它的传奇之旅。在随后的黄金时代(1956 - 1974),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大量的研究资金投入,AI 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专家系统开始崭露头角,它们能够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解决特定领域的复杂问题。例如,DENDRAL 系统在化学领域的应用,成功地预测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就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化学家,能够快速准确地分析各种复杂的化学物质。
然而,AI 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在 1974 - 1980 年,由于高昂的研究成本、实际应用的缺乏以及过度的期待导致的失望,AI 研究进入了停滞状态,这一时期被称为 “AI 冬天”。就像一位疲惫的行者,在漫长的旅途中遭遇了严寒的冬季,不得不放慢脚步,积蓄力量。但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他们在困境中不断探索和反思,为 AI 的再次崛起埋下了希望的种子。
20 世纪 80 年代,AI 迎来了专家系统时代(1980 - 1987)。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系统模拟人类专家的决策过程,为特定任务提供咨询。比如,卡耐基梅隆大学为日本 DEC 公司设计的 XCON 专家规则系统,专门用于选配计算机配件,为该公司一年节省了数千万美金,展现出了 AI 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但好景不长,由于经济和技术原因,AI 在 1987 - 1993 年再次进入低谷,第二次 “AI 冬天” 来临。
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计算机处理能力的提升和大数据的出现,机器学习,特别是神经网络,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AI 迎来了新的春天。1997 年,IBM 的 “深蓝” 超级计算机击败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这一标志性事件震惊了全世界,它标志着在计算智能领域计算机已经超过人类,也让人们看到了 AI 的巨大潜力。“深蓝” 就像一位横空出世的棋坛高手,以其强大的计算能力和精准的决策,战胜了人类顶级棋手,让人们对 AI 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进入 21 世纪,AI 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2012 年,AlexNet 在图像分类比赛 ImageNet 上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标志着深度学习时代的来临。深度学习技术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打开了 AI 通往各个领域的大门。此后,AI 在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图像识别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2016 年,DeepMind 公司的 AlphaGo 击败围棋世界冠军李世石,再次掀起了全球对 AI 的关注热潮。AlphaGo 利用深度学习和强化学习技术,通过大量的自我对弈学习,掌握了围棋的精妙策略,它的胜利证明了 AI 在复杂游戏领域的能力,也让人们深刻认识到 AI 已经不再是简单的程序,而是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学习和决策的智能体。
2022 年底,ChatGPT 的推出更是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 AI 热潮。它基于大规模预训练模型,能够生成自然流畅的文本,回答各种问题,进行对话交流,让人们真切地感受到了 AI 的强大和智能。ChatGPT 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智者,无论你问它什么问题,它都能给出详细而准确的回答,甚至还能帮你创作文章、编写代码等,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与计算机交互的方式。
三、常见 AI 工具大盘点
(一)自然语言处理类
•ChatGPT:OpenAI 开发的语言模型,基于 GPT-3.5 架构,拥有强大的文本生成和对话处理能力。它的训练采用大规模的互联网和新闻等公共领域数据,使其能够理解和生成自然语言文本。在实际应用中,它可以帮你撰写论文大纲、创作小说故事、翻译文档等。比如,你要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趋势的论文,只需要输入 “帮我生成一篇人工智能发展趋势论文的大纲” ,它就能快速生成一个逻辑清晰的大纲。但它对中文的处理能力相对较弱,国内用户使用时也不太方便。
•文心一言:百度基于文心大模型技术推出的生成式对话产品,它在中文语料库的训练和优化方面具有优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处理中文语言,为用户提供更有文化内涵的交互体验。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文化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介绍,让用户了解更多关于中华文化的知识。如果你想写一首关于春天的古诗,它能快速生成一首富有意境的作品。但它在非中文语境和跨语种的理解能力上相对较弱。
(二)图像生成类
•Midjourney:这是一个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生成平台,允许用户通过简单的文本描述生成高质量的图像。它生成的图像质量高、富有创意,艺术风格多样,支持生成油画、素描、卡通等不同风格的图像,适合快速生成艺术创作、概念草图等。比如输入 “未来城市的科幻场景,高楼大厦林立,空中有飞行汽车”,它就能生成一幅充满想象力的科幻城市画面。它的操作也很简单,通过 Discord 平台即可使用,学习成本较低。不过它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且生成的画面风格相对固定,缺乏自定义的插件或模型。
•Stable Diffusion:一种基于扩散模型的图像生成技术,是开放源代码的项目,提供了强大的图像生成能力,可以生成高度详细和现实感强的图像。它支持多种输入方式,包括文本描述、草图等,能够生成高度定制化的图像,适合专业领域的应用,如电影特效、广告设计等。它的优势在于高度自定义,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训练模型,实现特定风格的内容生成,还支持插件和 LORA,使得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换风格和形态,产出大量不同的图片。但它需要下载并部署在本地,对本地硬件性能有一定要求,尤其是显卡,上手难度也相对较高 。
(三)办公效率类
•Gamma: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内容生成工具,专注于帮助用户快速创建高质量的演示文稿、长文和视觉化内容。使用时,你只需输入一个主题,它就可以自动生成内容丰富、结构完整的 PPT。整个过程无需下载软件,在线即可完成制作和编辑。它还能根据用户提供的主题或关键词,自动生成 PPT 的框架和内容建议,大大缩短了前期准备时间,系统会根据内容特点,推荐最适合的设计模板,确保 PPT 的视觉效果与内容主题高度契合,还能智能调整文字、图片的布局,保证每一页 PPT 都美观大方,省去了手动调整的烦恼。此外,它还支持多人同时在线编辑,提高团队协作效率。不过,Gamma 对国内用户不太友好,站点架设在海外,访问存在延迟,免费版使用次数有限,订阅价格较高且付款方式较少。
•Tableau:这是一款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也融入了 AI 技术来提升数据分析效率。它可以连接各种数据源,如 Excel、数据库等,然后通过简单的拖拽操作,快速生成各种可视化图表,帮助用户直观地理解数据。它的 AI 功能还能进行数据预测和趋势分析,比如根据过去几年的销售数据预测未来的销售趋势。它广泛应用于商业分析、市场调研等领域,能让企业更高效地从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辅助决策。但它的功能较为复杂,需要一定的学习成本才能熟练掌握。
(四)代码生成类
•GitHub Copilot:由 GitHub、OpenAI 和 Microsoft 联合开发的 AI 辅助开发工具,它以人工智能的方式提供语法结构、表达式、变量名等的自动补全建议,并对代码进行注释解释,还能将代码自动调试,甚至推荐新方案。当你在编写代码时,它会根据上下文和已经输入的代码,自动生成相关的代码片段、函数或类的定义、变量命名等。例如,你写 Python 代码实现一个简单的排序功能,只需输入注释 “实现冒泡排序算法”,它就能帮你生成相应的代码框架,大大提高编程效率。它支持多种编程语言,包括 Python、JavaScript、Java 等。但它生成的代码并非完美,仍需开发者进行仔细的测试和审查 。
四、AI 工具使用指南
(一)注册与账号设置
以 Midjourney 为例,注册流程相对简单。首先,你需要有一个 Discord 账号,因为 Midjourney 是集成在 Discord 平台上运行的。打开 Discord 官网(https://discord.com/register),填写邮箱、设置密码、输入用户名等信息完成注册。注册完成后,登录 Discord 账号。
接着,进入 Midjourney 官网(https://www.midjourney.com/) ,点击 “Join the Beta” 按钮,此时会自动关联你已登录的 Discord 账号,随后进入 Midjourney 项目页面。这样就完成了 Midjourney 的注册。
账号设置方面,你可以在 Discord 的个人设置中,调整通知方式、隐私设置等。例如,如果你不想接收过多的消息提醒,可以在通知设置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在隐私设置中,可以选择谁能添加你为好友、谁能查看你的活动状态等,以保护个人隐私。
(二)功能探索与熟悉
要快速了解 Midjourney 的各项功能,官方文档和教程视频是非常好的资源。Midjourney 官方网站提供了详细的文档,涵盖了各种指令的使用方法、参数含义、图像生成原理等内容。比如,文档中会详细介绍 “/imagine” 指令是用于根据文本描述生成图像的,你可以在指令后输入各种描述词,如 “a beautiful sunset over the ocean”(美丽的海上日落),就能生成相应的图像。
同时,在视频平台(如 B 站、YouTube 等)上,有许多用户分享的 Midjourney 教程视频。这些视频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了从输入描述词到生成高质量图像的全过程,还会分享一些实用的技巧和经验,比如如何优化描述词以获得更满意的图像效果,如何利用不同的参数调整图像风格等。通过观看这些教程视频,你能更快速地掌握 Midjourney 的使用方法。
(三)基本操作演示
以生成一张 “未来城市的科幻场景” 图像为例,在 Discord 中进入 Midjourney 的服务器频道,在聊天框中输入 “/imagine” 指令,然后跟上描述词 “futuristic city, skyscrapers towering, flying cars in the sky”(未来城市,高楼大厦林立,空中有飞行汽车) 。
输入完成后,按下回车键,Midjourney 就会开始根据你的描述生成图像。稍等片刻,你会看到生成的四张初始图像。这些图像可能在细节、构图等方面存在差异,你可以从中选择最接近你想象的图像进行进一步操作。
如果对生成的图像不太满意,你可以在这些图像下方看到一些按钮,如 “U1 - U4” 和 “V1 - V4”。点击 “U” 系列按钮,可以放大对应的图像,获得更高分辨率的图像;点击 “V” 系列按钮,则会以该图像的构图为基础,生成一组新的类似图像,你可以从中选择更符合你需求的图像。
(四)参数调整与优化
在 Midjourney 中,参数调整对生成结果有着重要影响。例如,“–chaos” 参数可以控制生成图像的多样性,取值范围一般是 0 - 100 。当 “–chaos” 值较低时,如设置为 0,生成的图像会更接近你描述的基本元素,较为稳定和常规;当 “–chaos” 值较高时,如设置为 80,生成的图像会更加多样化和富有创意,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元素和变化,但也可能会偏离你原本的描述。
再比如 “–quality” 参数,它影响生成图像的质量和计算资源的使用,取值范围为 0.25 - 2 。数值越高,生成的图像质量越高,但所需的计算时间和资源也会相应增加。如果对图像质量要求较高,如用于商业用途或印刷,可将 “–quality” 设置为较高的值;如果只是快速生成草图或进行创意探索,可适当降低该参数值,以提高生成速度。
五、实战案例展示
(一)内容创作:用 AI 写爆款文章
我曾经接到一个知乎问题:“如何在一个月内快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 当时我毫无头绪,于是决定借助 AI 来完成这个回答。
首先,我打开 ChatGPT,输入 “关于如何在一个月内快速提升英语口语水平的回答思路”。ChatGPT 很快给出了几个要点,包括多听英语原声材料、模仿跟读、找语伴练习、参加英语角等 。这让我对回答的方向有了初步的想法。
接着,我根据这些要点,让 ChatGPT 进一步细化内容。比如在 “多听英语原声材料” 这一点上,我让它推荐一些适合的英语电影、电视剧、广播节目等,并简要说明推荐理由。ChatGPT 推荐了《老友记》,理由是它的对话贴近日常生活,语言幽默风趣,非常适合学习口语;还推荐了英国广播公司(BBC)的英语广播,因为其内容涵盖了各种话题,且主播发音标准,有助于提升听力和语感。
有了这些内容后,我开始组织框架。我将回答分为引言、具体方法、注意事项和总结四个部分。在引言部分,我结合自己的经历,讲述了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共鸣。具体方法部分,详细阐述了 ChatGPT 给出的提升口语的方法,每个方法都用具体的例子进行说明,使其更具可操作性。注意事项部分,我提醒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如发音不准确、缺乏练习机会等,并给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在总结部分,再次强调坚持学习的重要性,并鼓励读者积极尝试。
完成初稿后,我发现有些语句过于书面化,不太符合知乎的语言风格。于是,我使用 Grammarly 这款 AI 语言优化工具,对回答进行润色。它不仅帮我检查出了语法错误,还对一些复杂的句子进行了简化,使语言更加通俗易懂、生动自然。经过优化后的回答发布后,获得了上千个点赞和收藏,成为了一篇小爆款。
(二)设计领域:用 AI 生成宣传海报
我曾接到为一家新开业的西餐厅生成宣传海报的任务,便选择了 Midjourney 作为主要工具。
在创意构思阶段,我与餐厅老板沟通,了解到餐厅主打意大利美食,装修风格充满浪漫的地中海风情,目标客户主要是年轻情侣和家庭。基于这些信息,我确定了海报的主题为 “浪漫意式美食之旅”,风格要体现出浪漫、温馨和精致。
在 Midjourney 中,我输入描述词:“A romantic Italian restaurant promotional poster, with a table in the center, on which are placed delicious Italian pasta, pizza, and red wine. There are candles and rose petals on the table, creating a warm and romantic atmosphere. The background is a beautiful Mediterranean - style building, with the blue sea and sky in the distance. The overall color tone is warm, with a touch of Italian - style yellow and red”(一张浪漫的意大利餐厅宣传海报,画面中心有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美味的意大利面、披萨和红酒。桌上有蜡烛和玫瑰花瓣,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背景是一座美丽的地中海风格建筑,远处是蓝色的大海和天空。整体色调温暖,带有一抹意大利风格的黄色和红色) 。
输入完成后,Midjourney 生成了四张初始海报。我仔细观察后,选择了其中一张构图和氛围都比较符合我预期的海报进行进一步优化。我点击 “U1” 按钮,放大这张海报,然后使用 “V1” 按钮,以该海报为基础生成了一组新的类似海报。经过几次调整,我得到了一张较为满意的海报,但发现海报上的文字排版不够美观。
于是,我将生成的海报导入到 Canva(一款在线图形设计工具)中进行后期调整。在 Canva 中,我选择了一款简洁优雅的字体,添加了餐厅的名称、地址、特色菜品和优惠活动等信息。同时,调整了文字的大小、颜色和位置,使其与海报的整体风格相协调。最后,我还在海报上添加了一些简单的装饰元素,如星星、线条等,增强了海报的视觉效果。最终完成的海报不仅吸引了众多顾客的目光,也为餐厅的开业宣传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办公场景:用 AI 处理数据报表
在一次工作中,我需要处理公司过去一个季度的销售数据报表,数据量庞大,包含了不同地区、不同产品的销售数据,还需要生成可视化图表和数据分析报告,时间紧迫。
我使用了 Tableau 这款 AI 办公工具来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我将存储销售数据的 Excel 文件导入到 Tableau 中。Tableau 能够自动识别数据的类型和结构,无需复杂的设置。
接着,我开始进行数据可视化操作。我将 “地区” 字段拖到 “Columns”(列)区域,将 “销售额” 字段拖到 “Rows”(行)区域,Tableau 立刻生成了一个简单的地区销售额柱状图,让我直观地看到了各个地区的销售情况。为了更清晰地展示不同产品的销售占比,我又创建了一个饼图,将 “产品类别” 字段拖到 “Columns” 区域,“销售额” 字段拖到 “Rows” 区域,并选择饼图的可视化类型。
除了基本的可视化图表,Tableau 的 AI 功能还能进行更深入的数据分析。我使用它的预测功能,根据过去的销售数据预测未来一个月的销售额趋势。在 Tableau 中,我点击 “Analytics”(分析)选项卡,选择 “Forecast”(预测),然后选择要预测的 “销售额” 字段和时间范围,Tableau 便生成了一份销售额预测图表,展示了未来一个月销售额的可能变化趋势。
最后,我利用 Tableau 的报告功能,将生成的可视化图表和数据分析结果整合到一个报告中。我添加了标题、注释和说明文字,使报告更加清晰易懂。整个过程,原本需要花费我几天时间手动处理和分析的数据,借助 Tableau 的 AI 功能,仅用了几个小时就完成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为公司的决策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数据支持。
六、AI 使用注意事项
(一)数据隐私与安全
在使用 AI 工具时,数据隐私与安全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我们在使用各类 AI 工具时,往往会输入大量个人信息、工作数据或敏感资料 。例如,在使用 AI 写作工具时,可能会输入未发表的文章内容;使用图像生成工具时,可能会上传包含个人特征的照片。这些数据一旦泄露,可能会给我们带来严重的损失。
因此,务必选择可靠的 AI 工具。在选择之前,要深入了解其数据使用政策。查看工具是否明确说明数据的收集范围、使用目的、存储方式以及是否会将数据共享给第三方等。像一些知名的大型科技公司开发的 AI 工具,通常会有较为完善的数据保护机制和透明的数据使用政策。同时,要注意保护自己的数据,不随意在不可信的平台上输入敏感信息。例如,对于一些来源不明、口碑不佳的 AI 工具,即使其功能看似强大,也应谨慎使用,避免因小失大。
(二)结果审核与验证
虽然 AI 工具具有强大的功能,但我们不能盲目信任它们生成的结果。AI 是基于算法和大量数据进行训练的,它可能会出现错误或生成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
以图像生成工具为例,有时候它生成的图像可能会出现逻辑错误,比如人物的肢体比例不协调、物体的形状和位置不合理等。在内容创作方面,AI 生成的文章可能会存在事实性错误、逻辑漏洞或语言表达不恰当的问题。
所以,在使用 AI 工具后,一定要进行人工审核和验证。对于图像,要仔细检查画面的各个元素是否合理;对于文本,要核实信息的准确性、逻辑的连贯性以及语言的规范性。在使用 AI 生成的代码时,更要进行严格的测试,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稳定性,避免因代码错误导致系统故障或安全隐患。
(三)避免过度依赖
尽管 AI 工具为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过度依赖 AI 可能会导致自身能力的退化。如果我们在日常工作和学习中,事事都依赖 AI,就会逐渐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比如,长期使用 AI 写作工具,可能会使我们的写作能力下降,难以独立构思文章结构、组织语言和表达观点;过度依赖 AI 翻译工具,可能会影响我们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无法真正提升语言水平。
我们要在使用 AI 的同时,保持独立思考和学习的能力。将 AI 作为辅助工具,而不是替代自己的大脑。在借助 AI 完成任务后,要思考 AI 的思路和方法,学习其中的优点,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在使用 AI 分析数据后,尝试自己总结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培养自己的数据分析思维 。
七、总结与展望
AI 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核心力量,正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从自然语言处理到图像生成,从办公效率提升到代码编写辅助,各类 AI 工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创新可能。
通过对常见 AI 工具的盘点,我们了解到它们在不同领域的强大功能和独特优势 。ChatGPT、文心一言等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生成文本、进行智能对话;Midjourney、Stable Diffusion 等图像生成工具,让创意快速转化为可视化图像;Gamma、Tableau 等办公效率类工具,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GitHub Copilot 等代码生成类工具,则为开发者带来了高效的编程体验。
在使用 AI 工具时,我们也掌握了注册与账号设置、功能探索与熟悉、基本操作演示以及参数调整与优化等方法,这些技巧能帮助我们更好地发挥 AI 工具的潜力。同时,通过内容创作、设计领域、办公场景等实战案例的展示,我们看到了 AI 在实际应用中的巨大价值,它不仅能提高工作效率,还能激发创新思维,创造出更优质的成果。
然而,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AI 工具并非完美无缺,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数据隐私与安全、结果审核与验证以及避免过度依赖等问题 。只有正确使用 AI 工具,才能充分享受其带来的便利,同时避免潜在的风险。
展望未来,AI 技术将继续飞速发展,其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AI 将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惊喜和变革。希望大家能够积极探索和利用 AI,让它成为我们生活和工作中的得力助手,共同迎接 AI 时代的到来。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2/post/20251015/AI%E6%98%AF%E4%BB%80%E4%B9%88%E5%B8%B8%E8%A7%81AI%E5%B7%A5%E5%85%B7%E6%9C%89%E5%93%AA%E4%BA%9B%E6%80%8E%E4%B9%88%E7%94%A8%E4%B8%80%E6%AC%A1%E8%AF%B4%E6%B8%85%E6%A5%9A%E9%99%84%E5%AE%9E%E6%93%8D%E6%A1%88%E4%BE%8B/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