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产品设计核心三变:思维、流程与技能的重构 --知识铺
当 AI 不再只是工具,而成为设计思维的起点,我们该如何重构产品的认知框架?本文试图揭示 AI 产品设计中的三大底层变化,并探讨它们如何影响团队协作、用户体验与能力模型的演化。
一、核心范式的转变:从“确定性逻辑”到“概率性思维”
这是产品设计在AI时代最根本的范式迁移,它重塑了设计的底层逻辑与价值核心。
传统产品设计:确定性逻辑的构建
- 核心范式:遵循确定性规则与逻辑。其运行机制是“如果执行A,则必然得到B”。
- 设计产出:一套完整、静态的交互流程与界面状态图。所有路径与结果均在设计师的预设范围内。
- 用户体验:高度可控与一致。任何用户在相同操作下,都将获得完全相同的反馈与结果。
AI产品设计:概率性生态的治理
- 核心范式:基于概率与统计模型。其运行机制是“给定输入X,模型最可能输出Y,同时存在输出Z等其他可能性”。
- 设计产出:一个动态、可适应的系统,以及一套用于处理不确定性的体验框架。
- 用户体验:动态且个性化。不同用户,甚至同一用户在不同情境下,与产品交互的结果都可能不同。
二、设计流程的演变:从线性到循环
传统设计流程像瀑布流,而AI设计流程更像一个持续迭代的循环。
传统产品设计流程:
`问题定义 -> 用户研究 -> 功能构思 -> 线框图/原型 -> 视觉设计 -> 开发 -> 测试 -> 上线 -> 收集反馈(进入下一版)`
AI产品设计流程:
`问题定义 -> 数据评估 -> 模型目标设定 -> 交互原型 & 模型训练(并行)-> 用户体验设计(处理不确定性)-> 开发部署 -> 监控 & 收集数据 -> 模型再训练 & 产品迭代`
关键新增环节:
1. 数据评估与策略:在设计之初就要问:“我们有数据吗?数据质量如何?如何获取/标注数据?” 数据是新的“原材料”。
2. 模型目标设定:将用户需求转化为模型可优化的技术目标(例如,准确率、召回率、F1分数)。
3. 并行工作:设计师和算法工程师需要紧密合作,交互原型的设计和模型的训练往往是同步进行的。
4. 持续监控与迭代:产品上线不是终点,需要持续监控模型表现(如模型衰减)和用户反馈,用于模型的再训练和产品优化。
三、设计重点的转移:从“实现功能”到“管理期望与不确定性”
AI产品设计师的核心技能不再是仅仅绘制完美的界面,而是管理用户的期望和处理AI的“不完美”。
传统设计师关注:
- 布局、色彩、字体、交互流畅度。
- 信息架构,让用户能找到功能。
- 引导用户完成确定性的任务。
AI产品设计师必须额外关注:
**1. 解释性与透明度:**为什么AI会给出这个建议?需要以用户能理解的方式解释模型的推理过程,建立信任。
案例:Netflix解释“因为你看过《纸牌屋》,所以推荐《议院》”。
**2. 容错与纠错设计:**当AI出错时,如何让用户轻松地纠正?提供明确的反馈和修正渠道。
案例:Gmail智能回复旁边总有一个“编辑建议”的按钮。
**3. 设定正确的期望:**避免“AI万能”的宣传。通过设计语言告诉用户AI的能力边界,防止用户失望。
案例:ChatGPT会在回答前说明“作为AI模型,我可能……”来管理期望。
**4. 设计“空状态”与加载状态:**AI思考需要时间,需要设计优雅的等待状态(如ChatGPT的打字指示器),并处理好无结果或低置信度结果时的界面展示。
**5. 个性化与用户控制权:**如何在提供个性化体验的同时,让用户感到被尊重而非被窥探?提供控制开关(如“清除历史数据”、“重置兴趣”)。
**6. 人机协作模式:**设计人与AI如何协同完成任务的最佳模式。是AI做建议,人做决策?还是AI先执行,人后审核?
四、必备技能的变化
传统产品设计师:
用户研究、信息架构、交互设计、视觉设计、原型工具(Figma, Sketch)。
AI产品设计师:
保留所有传统技能,并增加:
- AI素养:理解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的基本概念、能力和局限。不需要会写代码,但要能和工程师有效沟通。
- 数据思维:能读懂基本的数据图表,理解A/B测试,用数据驱动设计决策。
- 概率思维:在设计时能主动思考“如果……可能……我们该如何设计?”
- 伦理思考:关注公平性、偏见、透明度和用户隐私。能够识别设计可能带来的潜在伦理风险。
一个简单的案例:搜索功能
传统设计:
用户输入关键词 -> 系统返回按规则(如关键词匹配度、时间)排序的结果列表。
设计重点是搜索框的位置、结果列表的布局、加载动画等。
AI设计(智能搜索/推荐):
用户输入关键词(甚至不输入,基于上下文猜测) -> 模型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当前上下文、全局热门度等因素**预测**用户最可能想要的结果 -> 返回个性化排序的列表,甚至直接给出答案。
设计重点除了上述内容,还包括:如何解释“为什么给我推荐这个?”、如何让用户调整搜索偏好(“不喜欢这个结果”)、如何处理模糊查询(“您是不是想找……”)。
总结
从传统产品设计到AI产品设计,是一场从“逻辑建筑师”到“概率生态构建师”的转型。设计师不再只是设计一个静态的、确定的工具,而是在设计一个能够学习、适应,并与用户共同成长的智能伙伴。
本文由 @PM仔2034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2/post/20251015/AI%E4%BA%A7%E5%93%81%E8%AE%BE%E8%AE%A1%E6%A0%B8%E5%BF%83%E4%B8%89%E5%8F%98%E6%80%9D%E7%BB%B4%E6%B5%81%E7%A8%8B%E4%B8%8E%E6%8A%80%E8%83%BD%E7%9A%84%E9%87%8D%E6%9E%84/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