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没看见AI社交的天花板 --知识铺
AI社交不是“聊天工具”的升级,而是“关系机制”的重构。本文结合作者的产品实践与观察,系统梳理AI社交的演化路径,从陪伴机制、人格建模到社交驱动逻辑,帮助产品人理解AI如何在“理解你”与“连接你”之间构建新的社交范式。
从功能上看,它是。
它能陪你聊天、倾听情绪、回答问题,甚至能在深夜回应你最私密的心事。
从本质上看,它不是。
它没有意识,没有真实的情感,也无法与你共享一段真实的经验。
这便是我一直在持续思考的一个问题:AI社交,是社交吗?
01 AI 从工具到陪伴
近年来,AI产品的火爆速度超乎想象,AI产品一开始的指向偏工具类,随着AI多模态技术逐渐成熟。
AI已经不只是能理解你的文字,还能够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模拟情感反应,帮助用户缓解孤独、释放压力。
在社交的维度上,它的存在感变得越来越强。也因此也催生多款AI社交产品的诞生。
我前阵子在小红书刷到一条帖子:
“我把GPT调教成有男友感的聊天对象,太开心了”
她晒出的聊天截图我看恰里确实足够拟人化。
AI的语气、回应、情绪反馈都非常自然,看起来几乎和“一个温柔体贴的恋人”没太大的区别。
所以这类产品的用户,也在急速增长。从更多用户反馈,也打破我对AI聊天的文绉绉,拟人化差的刻板印象。
越来越多AI社交应用开始加入剧情剧本、语音互动、视频通话等功能,尽可能模拟丰富的“人类陪伴”的织梦场景氛围。
AI甚至可以根据你的喜好调整性格:你想要它是温柔型、毒舌型、理智型,还是治愈系等?
–都可以。听起来,这似乎正满足了人们的一部分社交需求:
陪伴、倾诉、理解。
02 社交的本质是什么?
在我的理解中,社交的本质是:
“人与人之间的有效连接、情绪价值的共鸣”
它建立在两个前提之上:
- 双方都有“意识”;
- 情感是“共通”的。
而AI并不具备这两点。
- 它可以理解你的情绪,但不会“被你影响”;
- 它可以表达温柔,但不会“真正心动”。
03 为什么还不做AI陪聊
我目前在做一款1v1陪聊产品。但是我们没有加入AI陪聊的功能。
主要因为我们没有想清楚一点:“AI陪伴”比“真人陪伴”好吗?
从商业角度来说,加入AI陪聊,可提升互动性数据指标,降低支出成本。看起来是利好。
但是这种AI社交真的好吗?我心里是没有答案的。
截图来源:Talkie网页版
这时有人会说:
“你做陌生人社交产品不也是在线上聊天,AI也是呀,AI训练好了,以后技术升级会更拟人化。比真人更真人且更懂你。给你提供万倍的情绪价值”
听起来有道理,但“AI陪伴”和“真人陪伴”真正的区别:
不在“拟真程度”,而在于关系结构。
04 人与AI的关系,不是平等的
陌生人社交的关系是双向的。
哪怕始于线上,也可能走向线下见面、延伸为真实的情感连接。
AI社交则不同,它是一种失衡的关系。
与AI互动时,用户往往只是单向输出的状态——可以倾诉、可以索取,却不需要顾虑对方的情绪、时间或反应。
体验过程,也发现一些AI社交项目以满足用户的低层次情感需求为切入点,利用模拟恋爱、情感陪伴、搞HS等功能实现盈利。这类产品本质上并未引导用户向善,而是以“即时满足”为核心。AI也有“善、恶”之分。
AI社交在“治愈孤独”的同时,也可能在制造新的孤独。
05 社交的未来,可能不止是“陪伴”
我并不否认AI社交的价值。它确实帮许多人走过情绪的黑夜,也让一些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有了“被倾听”的出口。
但我始终觉得:
AI社交可以是情绪的过渡带
却不该成为社交的终点站。
AI或许能陪你聊天,却无法与你成长;
它可以模仿爱,却无法真正被你爱。
真正的社交,是在“被理解”的同时,也学会“理解别人”;是一次次真实的碰撞、误解与和解,共同构成“人”的复杂性。AI社交,也许能模拟陪伴,但无法复制共鸣。
因为共鸣,来自活生生的人心。
作者:初九 公众号:社交产品经理
本文由 @沉迷社交产品的初九哥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由作者提供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1/post/20251011/%E6%88%91%E8%BF%98%E6%B2%A1%E7%9C%8B%E8%A7%81AI%E7%A4%BE%E4%BA%A4%E7%9A%84%E5%A4%A9%E8%8A%B1%E6%9D%BF/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