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杉森楠。字斟句酌,这是我的第 9 篇原创,请多指教。

今天我们来聊聊:

一场“国产 AI 生图模型的神仙打架”,主角是两款国产 AI 生图模型:腾讯混元图像 3.0 和字节 Seedream 4.0。

就在刚刚,其中一位选手,已经被国际赛场加冕为了“新科冠军”。

事情是这样的:国际权威的大模型竞技场 LMArena 发来贺电,在最新的全球文生图榜单中,腾讯混元图像 3.0 在 26 个顶尖模型中脱颖而出,高居第一,甚至超过了像 nano-banana 这样的闭源顶尖模型。

loading

这个消息一来,AI 圈又炸了。

各种“遥遥领先”的标题之下,那种熟悉的焦虑感是不是又回来了?

排行榜固然重要,但我们普通用户更关心的是:用起来到底怎么样?这个“全球第一”在真实场景里,是“真神”还是“虚胖”?

所以,我决定做一件简单的事,用一个新栏目“ AI 生图 No.50 计划“,把这腾讯混元 3.0,以及它在国内最强的对手:字节 Seedream 4.0,凑到一起了,做了一个全面横评。

📌

ps.栏目介绍 · AI 生图 No.50 计划

“AI 生图 No.50 计划”是一项长期测评栏目。

每一期,我都会用 50 张真实生成图,在同样的提示词下,测试一款或多款 AI 生图模型的表现。

不谈虚的参数,只看它们在光影、构图、风格还原与中文理解上的实际差异。

我其实很好奇:榜单第一,名副其实吗?腾讯字节,能否一战?

更妙的是:目前这两款模型都还免费,大家可以边看边玩,链接我放在这,自己去薅羊毛感受下:

腾讯混元:https://hunyuan.tencent.com/visual

即梦 (Seedream 4.0):https://jimeng.jianying.com/ai-tool/home

我这次直接设计了12 个不同场景的提示词,每个都是大家日常可能用到的,一次看个够。

以下所有提示词,你都可以直接 Copy,拿来用。

那么,神仙打架,现在开始。

提示词

🗣

以极具立体感的视角,展示一幅电商销售平台技术架构图。画面采用流程图结构,模块层次分明、逻辑清晰,动态感强。通过三维空间构图精准呈现从前端到后端的全链路。整体风格科技感强烈,色调以蓝、白、银灰为主,辅以高亮光效与半透明玻璃质感。构图立体、可视化信息密度高,背景简洁深色,适用于技术展示与品牌汇报,超清 8K 渲染。

混元 3.0 的效果有点像苹果 visionOS 的设计语言,那种磨砂玻璃的质感很高级。不过,3D 的纵深感稍微弱了一点。

Seedream 4.0 的 3D 立体感营造得非常到位,各个元素的集成也更复杂,信息密度更高。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柠檬汁品牌文创周边包装设计,潮流文创风格。以“Lemon”为核心视觉文字元素,使用多种时尚字体设计变化,构建强烈视觉识别体系。风格融合潮玩与极简设计语言,带有当代艺术、平面构成与品牌展示感。构图平衡、光影自然、8K 写实渲染。

做一套品牌周边的设计稿,考验的是 AI 的商业审美和一致性。

在这一轮,我个人会更偏爱混元 3.0 的真实感,光影和材质都处理得更像实物拍摄。

不过,Seedream 4.0 的表现也相当不错。最让我惊喜的是,它们都能在一张图里,让十几种不同产品的设计风格、主色调、Logo 都保持高度统一,呈现出非常完整的品牌感。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超微距摄影,虚焦背景,展示一个粉色流心月饼的特写画面。月饼被咬下一口,剖面层次分明、细节精致,表皮松软,金色流心从中心缓缓流出,质地浓稠、光泽细腻,像一条蜿蜒的粉色金色混合小河,在细腻的表面上流动。流心河道自然形成 “Mid-Autumn Festival” 英文字母的形状,光影柔和,景深极浅,焦点集中在流心细节,背景虚化出温暖梦幻的氛围。整体画面写实又富艺术感,微观世界的诗意构图,8K 超清渲染。

这个提示词很长,细节要求比较苛刻。它不光要求 AI 理解“微距摄影”和“食物质感”,而且,要让流淌的月饼馅儿,自然地组成英文字母。

其实这一关里,你也能看出来,混元 3.0 的效果会更好,他也确实理解了我想要的一连串的英文词是由月饼的流心组成的,而不只是单独的英文嵌上去而已。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生成一张去四川旅游的手绘行程图,要中文的

混元 3.0 的效果其实会比较简单一点。Seedream 4.0 在这种手绘图上会更立体一些,会善于集成更加复杂的元素,看起来更舒服。

2 个模型不仅准确理解了“四川旅游行程”这个主题,还以手绘卡通的风格,清晰地呈现了从成都到九寨沟、峨眉山再到乐山的路线。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1/7 比例的绫波丽角色手办,写实风格;放置在电脑桌上,整体灯光柔和;桌面整洁、有真实质感。手办使用透明圆形亚克力底座,无任何文字或标识,体现商业化量产手办质感。电脑屏幕中显示该手办在 ZBrush 中的三维建模界面,屏幕发出微弱冷光,形成真实反射。电脑旁放置一个 BANDAI 风格的玩具包装盒,盒面印有原始插画作品,包装材质为亮面印刷纸,有摄影棚灯反光效果。整体画面风格写实、构图平衡,景深浅,聚焦于手办主体,环境为自然室内光线,8K 超清渲染,展示真实比例与细节。

做手办已经是“经典老活”了,两个模型之间没有太多其他的差别,不过我还是喜欢混元 3.0 的真实感。尤其是光影打上的高光效果,会更加的真实。

混元 3.0: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

C4D 风格,高空俯瞰城市景观,密集高楼林立、层次分明,远处天际线上出现一个巨大化的柠檬,视觉比例夸张但光影真实;柠檬后方半隐约可见英文单词 “Lemon”,部分字母被柠檬遮挡;整体光线柔和、空气透视明显,渲染具有写实质感;建筑材质反光、玻璃幕墙折射阳光,画面具有电影级真实感与空间深度,超清 8K 画质。

很明显,3D 效果和真实感的呈现上,混元 3.0 稍胜一筹,英文单词“Lemon”是在柠檬的身后,比较符合我的提示词。图像一致性也比较高。而且整体看来,真实感还比较不错。3D 感也挺好的。

而且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口气让 Seedream 4.0 生成了好几张,每一张英文单词都是印在柠檬的身上的。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即梦: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loading

🗣

九个相同的爱因斯坦头像,九宫格排列,构图整齐;当代艺术风格,致敬安迪·沃霍尔丝网版画(Pop Art Screen Print Style);极简主义色块构成;六种明亮互补色交替穿插,整体视觉和谐又冲突;画面保留油墨质感与丝网套版痕迹;画布纹理细腻可见,印刷肌理真实;具有收藏级艺术品的质感;高分辨率超清32K输出。

在这一项测试之中,两个模型其实都不是特别好,能理解九宫格的意思。 这其实也是我测试 AI 生图模型一直以来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

但是,如果光看生成效果,两个模型的表现其实还不错。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主题:

“杉森楠”字体设计 / 篆刻书法风

  • *风格关键词:**结构古朴、厚重质感、竖向排版、字体紧凑挤压、黑色或红色字体、纯色背景(建议米白或深灰)、颗粒感与纸张纹理、印刷风与手作痕迹、国风与复古气息并存。

  • *设计意象:**结合中国传统篆刻与书法美学,呈现古韵字体的视觉张力,保留粗糙与不规则笔触。

  • *视觉氛围:**沉稳、大气、具有艺术气质与先锋感,适合用作创意 logo / 字体设计 / 海报主标题。

右侧附文案:

小字排版(竖向或右下角),内容为:

“我是杉森楠,立志测评 1000 款 AI 奇奇怪怪产品,想让你与我一起 Smile AI!”

字体细腻、印章感轻微,可带轻微错位印刷效果。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中文的表现。在这一方面,Seedream 4.0 几乎是有很大的优势。 其实,如果光让两个模型设计“杉森楠”这三个字的话,两个模型的表现基本是一样的。

但是,如果我让它加上更多的小字的话,这个时候混元 3.0 就会很容易出现幻觉问题。而 Seedream 4.0 在这种多字体、多文字的表现上的能力非常好。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点彩水墨画风格,以绿色与白色为主调,色彩晕染柔和,绿白两色自然交融,浑然一体。画面采用大面积留白,纯白背景带有轻微渐变过渡,整体氛围宁静空灵。画中远处一叶孤舟顺流而下,构图极度简约,以远景视角表现渺小与辽阔的对比。画面以江河水流为抽象意象,采用点彩与晕染结合的笔触,流动感强,水墨层次丰富。整体呈现极简主义中式审美,光影柔和,布局平衡,艺术构图完美,富有东方哲思与现代设计感,仿若大师手稿。8K 超清水墨渲染。

在这种国风色彩的表现上,其实我会更喜欢混元 3.0 一些。整体的风格更加沉稳、安静、寂静。而且,还有一种飘渺的感觉。但是 Seedream 4.0 的色彩却会让我感觉有一些浮夸。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80、90 年代日本复古动漫风格,夸张的表情与动作,强烈的色彩对比,极具张力的线条表现。星际争霸题材,空中霸王女性战士形象,欧罗巴人特征。背景为虚化的战机驾驶舱,布满复杂安控系统、按钮与光屏界面。角色身穿超级未来科技盔甲,细节极繁、机械结构复杂、散发金属冷光。头盔半开启,露出绝美女性面庞,坚韧冷酷,双眼闪烁蓝黄电子数据光。构图极具张力与美感,采用弥散光、伦勃朗光与强烈轮廓光,光线追踪渲染,画面呈现流体艺术质感。整体高对比、微过曝、暗调胶片风,带颗粒感与颓废美学。慢快门虚化结合锐利特写,层次丰富、肌理细腻,构图完美,兼具中式梦核与赛博浪漫氛围。头盔表面布满异世界文字与符号,8K 超清画质。

在这个提示词任务之下,其实 Seedream 4.0 对于提示词的遵循效果是更好的,因为是日本复古动漫风格。

但是,混元 3.0 的画面表现的细致程度却更加的好。尤其当混元 3.0 搞出下面这张图时,我直呼:卧槽,这张绝了这张绝了。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即梦:

loading

loading

🗣

超细节日本画风,金箔背景底色,精致线描描绘诡异妖怪。画面中心是一只融合人类解剖结构、猛兽肌肉与羽翼特征的复杂怪物,外形精巧、比例怪异却优雅。妖怪皮肤半透明可见血管与骨骼,翅膀结构细腻如昆虫翅膜,姿态扭曲但富有力量。整体以精密的细线描绘,色彩鲜艳生动、层层晕染,辅以传统日本颜料的质感。构图平衡、装饰性强,金箔背景上点缀红、蓝、翠绿的高饱和色块,呈现出神秘、华丽与恐惧并存的视觉效果。风格融合浮世绘、琳派与解剖插画,超高细节、8K 高清艺术渲染。

这种复古形态的提示词 Seedream 4.0 的理解能力会更加好,金箔背景底色和怪物的融合效果比较不错。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3D 医学可视化风格的人体胸肋骨关节结构模型。以蓝色透明渐变渲染骨骼轮廓,展示胸骨、肋骨、肋软骨及关节连接位置。通过半透明材质呈现内部结构层次。红色与黄色高亮标注疼痛或损伤区域,形成鲜明视觉对比。整体构图科学精准,重点突出病理区域与健康区域的差异。风格专业、冷静、清晰,蓝色基调营造医学氛围,光影柔和,背景简洁白或浅灰。高分辨率渲染,适用于医学教育、健康科普、解剖教学与病理讲解。画面兼具科学性与视觉冲击力,结构比例准确、光泽真实、8K 超清渲染。

在 3D 医学可视化风格这个任务里面,混元 3.0 的效果明显会比 Seedream 4.0 好得多一点,因为我觉得Seedream 4.0的胸肋骨头是接错了吧…..不过混元 3.0 似乎也有点出戏。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

续写阿衰漫画

这个就很明显需要利用到去网络搜索阿衰漫画的视觉风格了。在这方面的表现,Seedream 4.0 会好得多得多。很有我童年的味道哈哈哈哈,很有精神。

不过,似乎混元 3.0 也意识到阿帅漫画中的男孩是一个比较瘦弱的,而女孩是个大脸妹。

混元 3.0:

loading

loading

Seedream 4.0:

loading

loading

写在最后,一些真诚的废话

十二道题下来,与其说是一场对决,不如说是一次深度对话。

老实讲,这次测评肯定不算完美,也有我的主观偏好。过程里有很多惊喜,也有失误和偏好,但我真切地感受到——AI 生图已经进入“质变时代”。

腾讯混元 3.0 在真实感和艺术想象力上时有惊艳之举,而字节 Seedream 4.0 则在中文理解和风格还原上更显老道。

我做这个栏目,不是想制造“巨头焦虑”,更不是为了吹哪个模型“多牛”。我只是想用最笨、最诚实的方式,把它们的优点和缺点都摊开给你看。能帮你少踩点坑,少浪费点时间,那就值了。

我总会想起小时候,那时候我们一群人趴在课桌上,用积木铅笔画“阿衰漫画”,画得歪歪扭扭的,却能笑一下午。

就是下面这玩意儿:

loading

那时候的快乐很单纯,只是想把脑子里的画面画出来。遗憾的是,我们的手,总是跟不上脑子。

而现在,AI 补上了那双“笨拙的手”。

它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靠想象力去“画世界”。而我们的任务,反而变得更重要——去判断什么是“美的”、什么是“有灵魂的”。

工具越聪明,我们的想法、品味和情感就越珍贵。

AI 不是在取代我们,而是在帮我们重新找回创造的快乐。

我们,才是这场创造的灵魂。


看到这里,辛苦啦。

感谢你的阅读和“在场”,下面这捧花送给你!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