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率飙升 70_!Claude Code、Cursor、Codex 的 11 条开发神技 --知识铺
在开发企业软件超过10年后,最近我通过一种我称之为“氛围编码”(vibe coding)的 AI 代理方式,完全开发了我们的 ERP 系统,我学到了一个彻底改变我开发流程的经验:
编码代理不会在编码上失败。是我们在指导上失败了。
开发者悖论:你能构建管理数百万交易的复杂系统,但一个简单的 Nuxt 可组合请求却可能变成三小时的调试噩梦。区别不在于复杂性,而在于沟通。
这不是理论。有时我会听到开发者抱怨:“Claude Code 很糟糕,OpenAI 好多了”,“不,Cursor 没用,完全不理解”,甚至更离谱的“Windsurf 不行,还是用 Codex 吧”——我真心觉得困惑,因为问题不在工具,而在于我们如何提问和提供的上下文。我记得去年用 Sonnet 3.5 就取得了惊人的成果。
当开发者从责怪工具转向改进指导技巧时,一切都会改变。这些技巧帮助我们将自动化模块的交付速度提升了70%,比传统开发快得多。
今天你将学到什么
在这篇文章中,你将发现:
-
如何通过分子级指导技巧将 AI 代理的失败转化为持续的成功
-
完整11步方法论,将企业开发时间缩短70%
-
让 AI 代理在开发会话间保持持久记忆的文档系统
-
使用 Xnapper 等工具进行截图驱动的开发,以实现视觉沟通
-
“氛围编码”工作流:从企业混乱到结构化的 AI 合作
-
来自多个市场的企业开发真实案例
-
最大化生产力而不增加复杂性的 MCP 工具选择策略
-
让 AI 代理立即高效的组件命名规范
-
超过一年企业 AI 辅助开发的5个宝贵经验教训
-
可立即实施的现成提示和模板
战略基础:分子指令原则
根据我在企业软件的经验,AI 编码代理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复杂性,而是隐形上下文综合症。在为跨国公司构建系统后,你会期望 AI 像你的高级开发者一样理解你的复杂需求。
残酷的事实:AI 代理是出色的执行者,但糟糕的解释者。
我真实遇到的“盖房子”问题
几个月前,这一天成了我的开发恐怖故事。
我正深入开发我们的 ERP 系统,之前几个月与 AI 的合作让我信心满满。零售模块提前完成,我有点得意忘形。我把一份200行的规格说明扔给 Claude,要求它“构建整个用户管理系统”。
结果呢?一场漂亮的灾难。单独看每个组件都很专业,但放在一起就像派对上的陌生人。认证流程在边缘情况下崩溃。数据库查询完美运行——但仅限单个用户。
我掉进了 AI 指导陷阱:把出色的执行者当成了读心者。
那次失败让我明白了一个彻底改变我们开发流程的根本真理:AI 代理不会在编码上失败。我们在提供分子级具体性上失败了。
💡 关键洞察:“AI 擅长分子级具体性,而不是抽象概念。艺术在于将人类愿景分解成原子级、可执行的组件。”
分子思维革命
把你的项目想象成一个分子:不要描述整个结构,而是将其分解成具有特定属性和关系的原子组件。
传统方法(行不通的):
“为我们的跨国 ERP 构建用户管理系统”
分子方法(改变一切的):
-
“创建一个 UserCard 组件,包含头像(48x48px)、姓名(Inter 字体,16px 粗体)、角色徽章(gray-100 背景)和在线状态指示器(绿色圆点,8px)”
-
“使用 Radix Switch 构建 UserPermissionToggle,显示当前状态,支持乐观更新和错误回滚”
-
“实现一个 CountryFilter 下拉菜单,带国旗图标,使用我们现有的 components/ui/ 中的 Select 组件”
为什么这对企业开发意义重大:
-
AI 清楚知道你想要什么(无需猜测业务需求)
-
结果立即可用(调试时间减少,交付时间增加)
-
质量始终如一(具体需求 = 具体解决方案)
-
文档自动生成(详细输入产生详细输出)
-
团队速度提升(其他开发者可遵循相同模式)
这一原则成为我们开发过程中每次 AI 交互的基础。每个请求都在分子级运作,创建精确、相互关联的组件,形成企业级解决方案。
根据 GitHub 的《2025年软件开发中的 AI 状态报告》,使用结构化提示方法的开发者比不使用的开发者生产力高55%。根据我的经验,生产力差距甚至更大——我们看到开发速度提升了70-80%。
专业 AI 开发方法论:交付成果的11步系统
通过多年的企业开发,我提炼出了一种始终交付生产级成果的系统化方法。这不是理论——这是通过真实项目锤炼的实战方法。
这些技巧的妙处在于?它们适用于所有 AI 编码助手。无论你是像我和我的瞌睡寻回犬一样支持 Claude Code,追随 Cursor 潮流,还是尝试 OpenAI 的 Codex,这些原则都能完美适用。每个代理都有其特点——Claude Code 喜欢详细上下文,Cursor 擅长代码库理解,Codex 擅长纯逻辑思考——但它们都对相同的基础方法有出色响应。
专业提示:代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指导质量。我见过开发者责怪工具,而真正的问题是他们在期待奇迹而不是分子。
1. 📋 首先创建 PRD:你的 AI 蓝图(改变一切的基础)
新项目的残酷真相:没有 PRD 就开始,就像给 GPS 输入“某个好地方”作为目的地。你会迷路、沮丧,然后责怪导航系统。
我的个人 PRD 工作流(经过无数项目优化):
-
打开启用了网络搜索的 Claude Desktop
-
研究阶段:“分析 [项目类型] 的当前市场趋势,确定关键功能,建议2025年的技术架构选项”
-
让 Claude 研究并呈现选项(这里是魔法发生的地方——AI 研究全面且无偏见)
-
通过对话完善愿景,直到清晰明确
-
生成 PRD:“为此项目创建详细的产品需求文档”
-
保存为项目文件夹中的 markdown 文件:/docs/PRD.md
-
导入 Obsidian 以便链接和未来参考
-
添加到 CLAUDE.md:引用 /docs/PRD.md 作为所有项目上下文
为什么这个工作流改变 AI 开发:
-
AI 代理立即了解你的项目上下文
-
无需反复解释相同的需求
-
每次编码会话都以完美上下文开始
-
你的未来自己(和团队成员)会感谢你
有效的 PRD 模板:
# 项目名称 - 产品需求文档
生成日期:[日期] | 更新日期:[日期]
## 愿景声明
[一句清晰的话:我们在建什么,为什么?]
## 业务背景
- 目标用户及其痛点
- 市场机会和约束
- 成功指标和时间线
## 技术架构
- 推荐技术栈(AI 建议的选项)
- 数据库模式要求
- 所需第三方集成
- 性能和安全要求
## 功能分解(原子级)
### 核心功能
- [功能1]:分解为具体组件
- [功能2]:附带明确验收标准
- [功能3]:包括边缘情况和错误状态
### 可选功能
- [未来增强功能及优先级]
## 开发阶段
- 第一阶段:MVP 组件
- 第二阶段:增强功能
- 第三阶段:高级功能
## 待解决的问题
- [需研究或利益相关者输入的决策]
真实案例:在构建我们最新的零售模块之前,我花了20分钟在 Claude Desktop 研究欧洲电商法规、技术架构选项和竞争功能。生成的 PRD 节省了开发中数周的反复沟通。
如何在任何 AI 代理中使用:
-
Claude Code:在每次对话中引用 PRD 文件
-
Cursor:将 PRD 路径添加到工作区以增强上下文感知
-
Codex:在提示中包含 PRD 部分以保持逻辑一致
💡 专业提示:“PRD 不是官僚作风——它是你 AI 代理的长期记忆和项目的北极星。五分钟的计划能避免五小时的困惑编码会话。”
专业提示:PRD 编写会话是进入正确思维状态的完美方式。你不只是在编码——你在为你和 AI 代理的未来对话设计架构。
2. 🧩 掌握原子组件思维(不求奇迹的艺术)
企业现实:你不能通过要求复杂的东西来构建复杂系统。这是大多数开发者的误区,也是 AI 代理默默流泪的地方。
每次都会失败的奇迹请求:“构建一个带有分析、通知、用户管理和实时更新的用户仪表板,还要看起来现代。”
你的 AI 代理听到的是:“请读我的心,猜测我的设计偏好,假设我的数据结构,并且不知怎的知道我希望一切如何协同工作。”这就像让某人做你最喜欢的菜,却不告诉他们你喜欢吃什么。
真正有效的原子方法:
创建一个单一的 UserCard 组件:
-
显示用户头像(48x48px,圆形,带加载骨架)
-
显示姓名(Inter 字体,16px font-semibold,text-gray-900)
-
包含角色徽章(text-xs,px-2 py-1,bg-blue-100,text-blue-800)
-
包含在线状态指示器(8px 圆点,在线为 green-500,离线为 gray-300)
-
使用 TypeScript 提供适当的接口定义
如何委托给你的 AI 代理:
-
Claude Code:“帮我将这个功能分解成原子组件。列出每个组件及其具体属性。”
-
Cursor:“分析这个功能需求,建议最小的可构建单元。”
-
Codex:“分解:[功能描述] → 带清晰接口的原子组件。”
真实案例:在构建我们的库存系统时,我没有从“构建一个库存仪表板”开始(已经吃过这个亏了)。我从一个单一的 ProductRow 组件开始。然后是 ProductTable。然后是 InventoryDashboard。每次对话只花了2-3分钟,就生成了立即可用的专业组件。
生产力突破:这种方法帮助我们在两天而不是两周内交付了整个产品目录界面——处理多语言的数千个 SKU。
请你的代理帮助分解:“我要构建 [复杂功能]。帮我识别原子组件及其关系。”每个 AI 代理都擅长这种分析性分解。
💡 关键洞察:“复杂系统从简单组件中浮现,永远不是从复杂指令中。掌握分解的艺术,就掌握了 AI 开发。”
3. 📁 上下文架构:文件引用系统(教 AI 你的代码库语言)
企业真相:AI 代理对语法有摄影般记忆,但对你的项目上下文完全失忆。
这就像雇用了一位精通所有编程语言的优秀开发者,但他从未见过你的代码库。你不会只说“让它与我们的风格一致”——你会给他们看例子。
懒惰开发者方法(我也有罪):“创建一个与我们设计系统匹配的按钮组件。”
你的 AI 代理在想:“哪个设计系统?什么颜色?什么尺寸?什么悬停状态?我该瞎猜吗?”
真正有效的上下文驱动方法:
参考 components/ui/Button.vue 和 stores/auth.js,创建一个 LogoutButton 组件:
-
使用与 Button.vue 相同的样式模式(尺寸变体、配色方案)
-
遵循 types/auth.ts 中既定的 TypeScript 接口
-
调用 auth 存储中的 logout 方法,带适当的错误处理
-
使用我们的 LoadingSpinner 组件显示加载状态
-
包含符合 WCAG 2.1 的 ARIA 标签以确保可访问性
-
处理边缘情况:注销期间的网络失败
如何让 AI 代理分析你的上下文:
-
Claude Code:“分析这3个文件 [文件路径],为我的新组件建议一致的模式。”
-
Cursor:“审查我现有的 auth 组件,生成类似的注销流程。”
-
Codex:“研究 [具体文件],在新代码中保持相同的架构模式。”
突破时刻:去年夏天,我们团队需要一个自定义认证流程。我没有从头描述需求,而是引用了我们现有的实现。Claude Code 立即理解并完美适配了模式——包括我们花了数月优化的错误处理。
可衡量成果:这种上下文驱动方法将我的调试时间减少了80%,消除了过去困扰我们代码库的“组件不匹配”问题。
每次请求以“参考 components…”开始,已成为我高效 AI 会话的信号。这相当于编码中的“基于我们之前的对话…”
💡 专业提示:“在 AI 开发中,上下文为王。始终引用现有文件,让 AI 代理匹配你的编码风格、命名规范和架构模式。你的代码库成为它们的老师。”
4. 🏷️ 自文档化组件命名的艺术(因为未来的你也会失忆)
企业真相:组件名称是你对抗代码库混乱的第一道防线。
AI 代理是字面意义的生物。当 Claude Code 看到 UserProfileEditModal 时,它立即明白这是一个用于编辑用户资料的模态框,而不是查看。当 Cursor 遇到 InvoiceGenerationWizardMultiCountry 时,它知道我们在处理复杂的国际发票逻辑,而不是简单的表单。
但人类开发者呢?我们给东西命名为 Modal、UserThing、Helper 和 Manager,然后纳闷为什么代码库像个悬疑小说。
行不通的(让 AI 代理泪流满面):
-
“创建一个用于用户东西的模态框”
-
“构建一个仪表板组件”
-
“做一个数据东西的辅助工具”
真正提升生产力的:
-
“创建一个 UserProfileEditModal 组件,带保存和取消按钮、表单验证和加载状态”
-
“构建一个 RetailInventoryDashboardResponsive 组件,适用于经理的平板电脑”
-
“创建一个 EuropeanVatCalculationHelper 用于多国税收逻辑”
我们 ERP 中的真实命名规范:
-
InvoiceGenerationWizardMultiCountry(处理各国 VAT 差异——名称说明一切)
-
ClientContactSelectorWithTimezone(考虑欧洲营业时间——无需猜测)
-
OrderStatusBadgeLocalized(以本地语言显示状态——一目了然)
-
RetailInventoryDashboardResponsive(适用于经理平板和员工手机——上下文清晰)
如何让 AI 帮助命名:
-
Claude Code:“为 [功能] 建议描述性组件名称。名称中包含主要用途和关键功能。”
-
Cursor:“分析这个组件的功能,建议一个自文档化名称。”
-
Codex:“生成立即传达用途和范围的组件名称。”
六个月测试:当我回到我们的代码库时,即使在其他项目工作后,我也能轻松导航整个系统,不需要回忆任何东西的功能。名称本身就讲了故事。即使是初级开发者也能立即明白 ClientContactSelectorWithTimezone 的作用。
AI 代理专业提示:描述性名称创造正反馈循环。更好的名称带来更好的组件建议,带来更好的架构讨论,最终带来更好的代码。
💡 关键洞察:“自文档化代码始于自文档化名称。当你的组件名称讲故事时,你的 AI 代理成为更好的故事讲述者。”
5. 📚 AI 记忆扩展系统(因为失忆不是功能)
残酷现实:AI 代理对语法有完美记忆,但如果它们的数字生命依赖于记住你的项目,它们完全做不到。
这就像和一个才华横溢的开发者合作,他在每次对话后完全失忆。“我们的认证策略是什么来着?”“昨天我们构建了哪些组件?”“我们为什么选择这种方法?”
我验证过的文档架构(从多次健忘的 AI 会话中学习):
/docs/
├── COMPONENTS.md # 组件目录,包含使用示例
├── MILESTONES.md # 开发历史和经验教训
├── ARCHITECTURE.md # 一切如何连接及原因
├── DECISIONS.md # 技术选择及其理由
├── PATTERNS.md # 可重用代码模式和规范
└── TROUBLESHOOTING.md #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如何让 AI 代理帮助维护文档:
-
Claude Code:“审查这次对话,更新我们的 COMPONENTS.md,记录我们构建的内容。”
-
Cursor:“为这些新组件生成文档,遵循我们既定的格式。”
-
Codex:“分析这段代码,建议对我们的 PATTERNS.md 文件的补充。”
团队扩展的真实案例:
# DECISIONS.md - ERP v2.1
## 认证架构(2025年11月)
**决定**:使用 Supabase Auth 的 JWT 令牌
**理由**:符合 GDPR,多国会话管理
**经验教训**:8小时零售班次的刷新令牌轮换至关重要
**下一位开发者**:任何与认证相关的组件都参考此文档
**AI 代理提示**:在建议认证更改前,始终询问会话管理
生产力倍增器:当我在开发新功能前将这些文档分享给任何 AI 代理时,就像有一个拥有完美记忆的高级开发者加入了对话。
真实影响:新团队成员在2天而不是2周内变得高效,因为 AI 代理可以参考我们完整的决策历史。一致性令人印象深刻。
AI 代理喜欢更新文档。告诉它们:“将这个决定添加到 DECISIONS.md”或“用这个解决方案更新 TROUBLESHOOTING.md”。
💡 专业提示:“AI 代理在会话间没有记忆。你的文档系统成为它们的持久知识库——也是你团队的机构记忆。文档比向才华横溢的失忆者反复解释要便宜。”
6. 智能 MCP 使用,拒绝工具过载
Model Context Protocol (MCP) 工具很强大,但我学会了选择性地使用。我的开发必备 MCP 工具包:
-
Supabase MCP:直接数据库交互
-
File System MCP:项目导航和文件管理
-
Git MCP:版本控制集成
-
Context 7
-
API Testing MCP:端点验证
我避免安装所有可用的 MCP 工具。五个精心选择的工具胜过50个零散的工具。
7. 从 Lovable 到本地的流程(仅限编码初学者)
完全坦白:我不再使用 Lovable、Replit 或 v0。但如果你是编码新手,想到终端或 IDE 就吓得冒冷汗,这些工具可以是你的训练轮。
初学者友好方法:
- 从基于浏览器的工具开始(如果 IDE 吓到你):
-
Lovable/v0:AI 驱动的 UI 构建
-
Replit:在浏览器中编码
-
Bolt.new:即时开发
-
不可妥协的规则
:立即下载你的代码
-
永远不要长期依赖这些系统
-
将所有内容导出到本地机器
-
拥有你的代码,不要租用
- 升级到本地开发:
-
Cursor:AI 驱动的本地 IDE
-
Claude Code:带文件的 AI 助手
-
Cline:基于终端的 AI 编码
-
Codex:OpenAI 的编码助手
-
Trae:另一个芯片工具
为什么这重要:基于云的编码平台很方便但很危险。如果它们改变定价怎么办?如果它们宕机怎么办?如果它们关闭怎么办?你的代码需要住在你珍贵的电脑上,而不是别人的云端。
我的建议:仅用浏览器工具克服最初的恐惧,然后尽快将一切转移到本地。目标是独立,而不是依赖。
如何让 AI 帮助本地开发:
-
Claude Code:“帮我用适当的文件夹结构在本地设置这个项目。”
-
Cursor:“将这段基于浏览器的代码转换为本地开发环境。”
-
Cline:“指导我为这个项目设置版本控制。”
💡 专业提示:“浏览器编码工具就像训练轮——对学习平衡很有用,但你不想一辈子都带着它们骑行。真正的力量来自你的代码住在你的机器上。”
8. UI 库一致性策略
我做的最好决定之一是尽早标准化 UI 库。对于我们的项目,我使用:
-
ShadCn:无样式、可访问组件
-
Radix UI:无样式、可访问组件
-
Tailwind CSS:实用优先的样式
-
Headless UI:Vue 专用组件
-
Vue Use:组合工具
-
Intent Ui
-
Naive UI
每次 AI 代理对话都以“使用 Radix UI 组件和 Tailwind 类,遵循我们既定的设计系统”开始。
这种一致性意味着我可以将任何组件交给任何开发者(或 AI 代理),都能得到可预测的结果。
💡 关键概念:在构建前标准化你的 UI 库栈。训练 AI 代理遵循一致模式比事后重构不一致代码要容易。
使用此方法确保所有生成组件遵循相同的设计语言。
9. 带注释的截图驱动开发
这项技术彻底改变了我向 AI 代理传达视觉需求的方式。我使用 Xnapper(或类似工具)创建带注释的截图,精确显示我想要的内容。
我的注释流程:
-
截取现有 UI、原型或表结构(当我在 Supabase 上工作时)的截图
-
添加箭头指向特定元素
-
包含所需更改的文字描述
-
附上给 Claude Code 的具体指令
在我们的仪表板重新设计中,我注释了一张截图,显示“将这个图表移到这里,将这个按钮颜色改为绿色,这里添加加载状态”。AI 代理立即理解并完美实现。
10. 🎯 训练你的 AI 代理:它们从你的反馈中学习
改变游戏规则:AI 代理不是静态工具——它们是可学习的伙伴,通过你的指导不断改进。
大多数开发者将 AI 代理视为固定软件,但我发现:当你提供针对性反馈时,它们会根据你的具体需求进化。
Cursor 最近推出了 Cursor Agents,进一步深化了这一概念,我一直在尝试为特定任务训练不同代理。但我发现特别棒的是 Claude Code 的子代理——你可以通过 CLI 接口直接创建它们,提供了惊人的灵活性。
我的工作流真实案例:我有一个代理总是生成 Tailwind 类,而不是我偏好的内联 CSS,尽管我喜欢内联工具以快速开发。第三次纠正后,我说:“@agent,请指示此代理始终使用内联 Tailwind 工具,而不是创建自定义 CSS 类。这是这个项目的持久偏好。”从那以后,它始终生成内联样式。
另一个实际案例:当一个代理生成过于复杂的组件结构时,我训练它:“@agent,更新你的指令,创建最大100行的原子组件,遵循 components/ui/ 中的现有模式。”效果立竿见影且持久。
Claude Code 子代理方法的妙处在于直接 CLI 控制——你可以在不离开终端工作流的情况下,为代码库的不同部分生成专门的代理并即时配置。
AI 代理在对话中记住你的反馈,但在会话间会忘记。记录你成功的指令模式并重复使用。
💡 关键洞察:“AI 代理是可定制的伙伴,不是固定工具。你在训练它们上的努力会在每次未来交互中带来回报。你的指令成为它们的个性。”
11. 🔄 使用 /clear 并重新开始(一致性能的秘密)
最被低估的生产力技巧:当任务完成时,没有什么比开始新对话更有效。
经过几个月的 AI 辅助开发,我发现对话长度直接影响 AI 性能。聊天越长,上下文越混乱,响应越慢,结果越可能不一致。
我艰难学到的规则:虔诚地使用 /clear 或开始新聊天。
何时清除对话:
-
完成一个功能后:不要将旧上下文拖入新工作
-
切换项目区域时:从前端到后端?新聊天。
-
性能下降时:如果响应变慢或奇怪,是时候刷新了
-
重大调试会话后:长时间的故障排除对话会产生噪音
工具特定方法:
-
Claude Code:可用时使用 /clear 命令,或开始新对话
-
Cursor:为复杂任务关闭并重新打开聊天面板
-
Codex:为每个主要功能开始新会话
-
长任务:如果你的工具支持,使用 /compact 压缩上下文
真实案例:我在调试一个复杂的 Supabase 集成,涉及200多条消息。最终解决后,我没有继续下一个功能,而是使用了 /clear,并以“我有一个正常工作的 Supabase 认证系统。现在我需要构建一个用户仪表板组件”开始新对话。响应速度和质量的差异天壤之别。
为什么这有效:
-
更干净的上下文:没有无关的对话历史
-
更快响应:处理更少上下文意味着 AI 思考更快
-
更好专注:AI 代理在专注、具体的上下文中表现更好
-
减少混乱:消除之前讨论中的矛盾信息
心理益处:重新开始也能重置你自己的心理状态。你以更清晰的思维和更好结构的请求迎接新任务。
💡 专业提示:“将每次 AI 对话视为一个专注的工作会话。会话结束时,清空画布。你的未来自己会感谢你干净、快速的交互。”
我的个人选择
我主要使用 Claude Code,因为我喜欢直接与 Opus 和 Sonnet 模型合作。钩子、终端命令和子代理系统感觉非常成熟和深思熟虑。我也欣赏能直接与开发 LLM 的公司合作,而不是通过中间层。
不过,我对 OpenAI 的 Codex CLI 很感兴趣——我认为它有最有前景的未来轨迹。
Cursor 设计精美,团队工作出色,但它在底层模型上增加了额外的层和成本。虽然我现在更喜欢直接与 Anthropic 合作,但我担心他们的成本结构和未来可能的涨价。OpenAI 的 Codex 方法感觉长期更可持续。
但就目前而言?Claude Code 仍是我的日常主力。模型质量、开发体验和前沿 AI 研究的直接访问相结合,难以超越。
现实世界的成果:企业开发成功
让我分享使用这些技术构建我们 ERP 的具体成果:
-
开发速度
:传统上每个模块需要3个月,现在只需3-4周
-
代码质量
:初始发布比手动编码功能减少90%的错误
-
团队入职
:新开发者在几天而不是几周内变得高效
-
维护
:AI 生成的组件因遵循一致模式而更容易修改
我们的零售自动化模块,处理8个欧洲国家的运营,比我们之前的传统开发方法快了70%。AI 代理处理重复的组件创建,而我专注于业务逻辑和用户体验。
你在项目中体验过类似的生产力提升吗?在评论中告诉我。
让一切生效的思维转变
最大的变化不是技术上的——是心理上的。我不再将 AI 代理视为工具,而是将其视为需要清晰指导的、技能极高的初级开发者。
当我与 Claude Code “氛围编码”时,我想象自己在与某人结对编程,这个人:
-
对语法有完美记忆,但对我们的项目毫无上下文
-
可以实现任何东西,但需要精确的规格
-
工作极快,但需要清晰的沟通
-
从不疲倦,但会被模糊的指令搞糊涂
这种思维转变改变了我的开发流程。我不再因 AI 代理无法读心而沮丧,而是变得更擅长明确表达我想要的。
💡 关键概念:将 AI 编码代理视为才华横溢但无上下文的结对编程伙伴。你的工作是为他们提供所需的上下文和清晰度。
使用这种思维转变来改善你的所有 AI 代理交互。
隐藏的生产力倍增器
除了核心方法论,我发现了几个显著放大结果的“倍增器”技术:
错误驱动学习
当 Claude Code 产生意外结果时,我不只是修复它——我会分析指令为什么失败,并优化我的提示技术。每一次失败都让我的下一次指令更好。
组件版本控制
我要求 AI 代理创建组件的多个版本(简单、高级、企业级),然后选择最好的。这项技术帮助我发现了用户界面的最佳复杂性水平。
跨平台一致性
在为多设备构建时,我同时提供移动端和桌面端截图。AI 代理在能看到两种目标布局时,擅长创建响应式设计。
业务逻辑分离
我学会了在指令中将业务逻辑与 UI 组件分离。这使组件更可重用,AI 代理也更容易理解。
超过一年企业 AI 开发的5个宝贵经验教训
这些不是理论见解——它们是通过真实企业开发学到的昂贵教训。每个教训都让我付出了时间、挫折或两者兼有。
1. 📝 动态文档胜过完美计划
午夜启示:某晚凌晨2:30。
我一直试图维护完美的架构文档,花数小时创建一旦发生变化就过时的全面规格说明。我的咖啡凉了,文档过时了,Claude Code 不断让我澄清几周前做的决定。
然后我顿悟:我一直在做文档,而我应该做的是知识管理。
我不再试图提前完美记录一切,而是开始创建与代码库一起进化的动态文档。AI 代理可以为文档做贡献,文档可以指导 AI 代理。
💡 关键洞察:“最好的文档与你的代码一起成长,而不是领先于它。当你的工具与你一起思考,知识成为创造的副产品。”
2. 🧪 AI 代理放大你的架构,无论好坏
痛苦的真相:AI 代理不会修复糟糕的架构决策——它们以惊人的速度放大这些决策。
如果你的组件结构混乱,AI 会创建更多混乱的组件。如果你的命名规范不清晰,AI 会延续这种混乱。如果你的数据流复杂,AI 会构建更多复杂的连接。
突破:首先专注于打好基础。一个架构良好的组件会成为 AI 生成的数十个组件的模板。
3. 🎯 截图驱动的开发改变一切
创意突破:10多年来,我一直在视觉沟通上挣扎。我能设计复杂的企
业系统,但无法清楚传达我想要的界面外观。
使用 Xnapper 等工具的截图驱动开发将这一弱点变成了优势。现在我收集视觉灵感,注释我想要的内容,让 AI 代理将愿景转化为代码。
系统化方法:
-
从 Mobbin.com、Dribbble 或现有成功应用中收集灵感
-
创建带注释的截图,精确显示你想要的内容
-
上传到 Claude Code,附带具体实现指令
-
根据结果迭代,构建视觉词汇
4. 🔄 版本控制是你的 AI 安全网
几个月前:一天刻在我个人开发者历史中。
我正与 Claude Code 进行一场氛围编码会话,为我们的分析仪表板构建复杂的数据可视化。一切进展顺利——组件创建、集成到位、魔法发生。
然后 Claude Code 建议对整个组件架构进行“快速重构”。我没多想就同意了。30分钟后,我意识到我们完全破坏了认证集成,而且我没有退路。
我没有提交。没有面包屑。没有安全网。
现在我的工作流极其简单:
-
功能正常?立即提交。
-
Claude Code 建议更改?先提交,再实验。
-
会话结束?用描述性消息提交。
5. 🌍 企业上下文必须明确
在8个欧洲国家工作让我明白,上下文不是可选的——它本身就是架构。每个时区差异、每个 GDPR 要求、每个文化细微差别都需要在你的 AI 指令中明确。
不好:“创建一个联系表单”
好:“创建一个符合 GDPR 的联系表单,带欧洲市场的数据处理同意”
AI 代理可以处理复杂性,但前提是你明确了需求。
反思问题
🤔 你目前对 AI 编码代理的最大挫折是什么?
🤔 你如何将分子指令原则应用到当前项目?
🤔 什么样的文档系统能为你的 AI 代理提供所需上下文?
🤔 这10个步骤中哪一个会对你的开发工作流产生最大影响?
你的下一步
准备好改变你的 AI 开发工作流了吗?这是你的行动计划:
-
从原子思维开始:选择一个复杂功能,分解成分子组件
-
创建你的文档系统:设置 COMPONENTS.md、DECISIONS.md 和 PATTERNS.md 文件
-
练习上下文驱动的提示:始终在 AI 请求中引用现有文件
-
实施截图驱动的开发:为你的下一个 UI 组件使用视觉参考
-
建立你的提交纪律:版本控制成为你的信心基础
-
选择你的 AI 代理栈:根据需要实验 Claude Code、Cursor 或 Cline
最重要的一步:不要等待完美的方法论。今天从一个技术开始,逐步构建。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001/post/20251009/%E6%95%88%E7%8E%87%E9%A3%99%E5%8D%87-70_Claude-CodeCursorCodex-%E7%9A%84-11-%E6%9D%A1%E5%BC%80%E5%8F%91%E7%A5%9E%E6%8A%80/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