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点击上面图片 加雪球核心交流群↑

10月6日,美股市场再度被openAI引爆。

AMD盘中一度暴涨超37%,最终收涨23.71%,报203.71美元,创下自2016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图片

标普500与纳指同步刷新历史收盘新高。

而这一切的起点,是OpenAI宣布与AMD达成为期四年的深度合作协议:采购总计6吉瓦(GW)的AMD Instinct系列GPU,并获最高10%持股选择权

这一交易预计将为AMD带来数百亿美元收入,也被认为是AMD在AI加速器市场对英伟达发起的最猛烈挑战。

01 

从芯片订单到股权绑定

根据协议,OpenAI将部署多达6GW的AMD GPU计算力,首批1GW将于2026年下半年交付。作为回报,AMD向OpenAI发行最多1.6亿股的认股权证,行权价仅0.01美元,解锁条件与GPU部署进度及AMD股价挂钩。

换言之,OpenAI不仅是客户,更成为AMD潜在的10%股东。业内称,这种“股权换采购”的结构在半导体行业前所未见。

根据AMD提交的8-K文件,这份认股权证的结构更像一项基于业绩的长期激励计划,而非传统股权稀释。AMD 不会因此丧失治理权或董事会席位,但能通过绑定客户行为,把硬件销售的确定性与市场表现的弹性结合在一起。

具体机制是这样的:第一阶段,与首批1GW的MI450系列GPU部署挂钩。一旦设备交付并被OpenAI接受,对应的股权即告归属;随后的股权解锁则与OpenAI后续GPU采购量AMD市值表现有强相关。

每股0.01美元的行权价几乎等同于零成本入股,这也意味着,只有当AMD 的交付顺利、市场认可度提升并反映到股价上时,OpenAI才能真正获得股权收益。

分析师认为,这是一种典型的共生机制,AMD需要客户持续采购才能推动业绩增长;而OpenAI想兑现股权收益,也必须通过采购和落地使用,去支撑AMD估值上行。

协议的有效期到2030年10月,未归属股份将自动作废。AMD同时设置了反稀释和转让限制条款,确保OpenAI无法随意出售或转让认股权证。

若AMD股价未来涨至600美元,OpenAI的持股价值将接近960亿美元,这几乎等同于协议中所涉及的硬件总额。

AMD CEO苏姿丰称这是一项双赢的战略合作:“此次合作将两家公司的优势融合在一起,实现真正的双赢,助力全球最具雄心的AI基建,并推动整个AI生态系统的发展。”OpenAI CEO山姆·奥特曼则强调:“AMD在高性能芯片领域的领导地位将帮助我们加速进展,更快地让先进AI的优势惠及每个人。”

02 

英伟达投资OpenAI

OpenAI再投AMD

6日当天,消息传出后,AMD股价大涨,但英伟达与博通股价双双下跌。

图片

其实就在OpenAI宣布投资AMD前不久,英伟达也宣布将最高投资1000亿美元给OpenAI。

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英伟达在官方网站宣布,将与OpenAI达成“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合作伙伴关系”,该计划将通过由数百万个英伟达GPU提供支持的数千兆瓦(GW)数据中心来扩展OpenAI的算力。英伟达还计划逐步投资最高1000亿美元给OpenAI,具体金额将根据每千兆瓦的部署进度落实。

而短短两周后,OpenAI反手宣布投资AMD。网友调侃:英伟达投资OpenAI,OpenAI投资AMD,左脚踩右脚背,右脚踩左脚背,空中二次发力!

雪球用户@地产回本之旅 这样总结这场共赢的循环:

我大概搞懂了,英伟达给OpenAI1000亿,OpenAI用来买英伟达的芯片建数据中心。实际上英伟达一毛没掏,他只是用市价1000亿的芯片,换OpenAI10%的股票。

然后OpenAI拿这些数据中心当资产去财团融个500亿,这500亿再给AMD,买他家的芯片再建一批数据中心。500亿营收也不白给,AMD送给OpenAI10%的认股权证。

AMD收到这500亿的订单,2000多亿的市值直接坐火箭,翻几个跟头没问题,比如到6000亿?那么OpenAI的这10%股票就价值600亿了。OpenAI可以把这10%的认股权转让给财团,500亿贷款也还上了。

最后,OpenAI IPO,二级市场上万亿问题不大吧?英伟达用1000亿的芯片,轻松换来二级市场1000亿以上的股票。

最后结果是,英伟达收回了1000亿芯片的现金,财团收回了OpenAI500亿的芯片抵押贷款,AMD也获得了500亿的芯片款,OpenAI则用10%的股权换来市价1500亿的芯片,建成了数据中心。那么,这1500亿的建设款,到底是谁出的呢?

另外雪球用户@童言无忌666666认为,这场交易背后的逻辑远不止企业间的持股与采购往来。英伟达、AMD、甲骨文、OpenAI等看似在“互相买卖”“互相增持”,实则是在共同参与一场由国家战略驱动的AI基础设施竞赛。英伟达提供芯片与资金,甲骨文负责云端部署,AMD加入供应链分工,而OpenAI则以技术与应用形成需求核心。

在他看来,这种资本与技术的循环并非偶然,而是美国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全球扩张的系统布局。AI算力已成为新的国家竞争力指标——这不仅是一场企业之间的合作,更是一场以算力、资金和科技标准为支点的地缘竞争。

03

 “股权换采购”:AI融资的新模板

在AI基础设施成本高企的背景下,OpenAI的这笔交易也被视为一次创新的融资案例。

不同于英伟达与微软、甲骨文共建数据中心的“资本共投”模式,AMD与OpenAI的方案仍保留商业采购的本质,但叠加了金融化结构。硬AI分析称,这是“将硬件销售证券化”的一次尝试。

**一方面绑定增长,**AMD收入确认与OpenAI部署规模挂钩;此外,延迟稀释,AMD仅在目标达成后才触发股份释放;最后自筹算力,OpenAI可通过股权升值反哺后续采购,减少现金支出。

分析指出,这种结构特别适合那些资金实力不如巨头、但希望与芯片厂深度合作的AI企业。未来,类似模式可能扩展至云厂商、科研机构等领域。

不过,执行层面仍存在不确定性:6GW为上限而非刚性承诺,当前仅1GW具约束力;交付周期长、供应链紧张;股权归属条件未完全公开,收入确认节奏存在变量。

04 

OpenAI成为美股头号吹票大事

过去一年,OpenAI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市场戏称OpenAI成了“美股头号吹票大师”。它虽然不在资本市场上市,却在用一系列合作与产品发布,引发了超出任何一家上市公司的连锁反应。

上周英伟达官宣投资后自家股价上扬;本周AMD签约后暴涨;而在OpenAI年度开发者大会上,凡被点名的上市公司股价几乎全部上涨。

在ChatGPT新版本中引入即时购买功能后,电商公司Shopify与Etsy当日股价双双大涨。

10月6日,在开发者大会活动上展示与Figma的集成,Figma股价盘中最高涨幅超过16%;

图片

同日,在线教育平台Coursera被演示为首批 ChatGPT 应用之一,股价盘中拉升8%;

图片

此外,HubSpot、Salesforce、Expedia 等也因被提及或展示而短线拉升。

短短数日间,多家被点名或演示的公司股价迅速反应,显示出市场对 OpenAI 动向的高度敏感。美国财经媒体因此称这一现象为OpenAI 金手指效应,家未上市公司,却能凭借产品功能或一句话,引发美股多行业同步波动。

与此同时,在最新的开发者大会上,ChatGPT团队负责人Nick Turley 表示,OpenAI预计,未来六个月,ChatGPT将发展成为一个更像操作系统的平台,用户可以访问更多新软件。“我们开发 ChatGPT 的时候,根本没想过要开发一个聊天机器人,我们一开始是想开发一个超级助手,结果有点跑题了。”

开发者大会上,奥特曼介绍并演示了OpenAI给开发者派发的礼包,为ChatGPT打造应用程序App的框架Apps SDK(软件开发框架)、支持打造AI智能体(Agent)的AgentKit、轻松嵌入ChatGPT聊天功能的ChatKit。

其中,Apps SDK被视为让ChatGPT成为新操作系统之举。因为它让用户可以在ChatGPT直接调用其他App,让ChatGPT可以集成各种App。

图片

雪球三分法是雪球基于“长期投资+资产配置”推出的配置理念,通过资产分散、市场分散、时机分散这三大分散进行长期投资,从而实现投资收益来源多元化和风险分散化。点击下方图片立即领取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