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a 2 发布,OpenAI 的打法越来越清晰。 - 知识铺
今天凌晨,OpenAI 发布了新一代的视频生成模型 Sora 2,从官方放出的视频看,Sora 2 生成的视频更加逼真,更加符合物理定律,且音视频同步。
Sora 2 这次彻底追平 Veo3 了。
OpenAI 说,视频生成也正式进入 ChatGPT 时刻了。这话意味深长。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OpenAI 近一年的打法。
当某个模型迈过可用的临界点,或者某个场景的需求被广泛验证后,OpenAI 会迅速出手,利用他们的技术和产品能力,切入市场。
举个例子,目前 ChatGPT 的周活已经逼近 10 亿。哪怕 GPT-5 发布时被不少人吐槽缺乏惊喜,这也丝毫不影响 ChatGPT 继续稳坐全球最好的 Chat 应用。
原因就在于,当一个应用已经深度嵌入用户的日常,它的价值不再只取决于单次模型迭代的惊艳程度。
OpenAI 想清楚了,仅拼模型的能力,大家你追我赶,属于单次博弈。从模型的角度看,用户永远是谁家的模型好就选择谁家的,这么玩下去,壁垒根本不够。
同样,Coding 的场景也是如此。OpenAI 借助 GPT-5 Codex 这款模型,加上 Codex 这个应用,形成了模型 + 产品的组合拳。
这种打法下,即便 Claude 4.5 在能力上取得了明显进步,也很难立刻吸走用户。因为用户在 Codex 里已经建立起完整的工作流习惯,模型优势如果没有匹配的产品承载,就很难转化为用户迁移的动力。
还有今天发布的 Sora 2 模型以及类抖音的 Sora 应用程序。同样是类似逻辑。单论视频生成的模型,从谷歌到国内的快手、字节、MiniMax、百度,大家一个比一个卷,没有谁能持续领先。
但通过 Sora 应用程序建立产品壁垒后,OpenAI 就可以有充分的喘息时间来追平模型差距。即便在某些指标上暂时落后,它依旧能牢牢握住用户入口和使用习惯。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认为视频模型到了 ChatGPT 时刻。这套打法的思路,让人赞叹。
十五年前的谷歌,从搜索切入之后,也是用类似的策略,一步步建起自己的应用帝国。
本文经作者授权,转载自小盖。我略有优化。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post/202510/Sora-2-%E5%8F%91%E5%B8%83OpenAI-%E7%9A%84%E6%89%93%E6%B3%95%E8%B6%8A%E6%9D%A5%E8%B6%8A%E6%B8%85%E6%99%B0--%E7%9F%A5%E8%AF%86%E9%93%BA/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