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编程商业化的思考,产品冷启动 - 知识铺
你是不是也看过了很多文章,学了很多课程,但最终算了下账,分文没入。这也是很多人真实的写照,刚好最近国庆,有一些空闲时间给大家分享一些经验。
第一点,不要盲目的做产品,不然做出来以后也没人买单。雨飞一开始用 AI 编程开发过一款本地大模型 API 调用的系统,简单来说就是可以自行配置各大平台的API,并且用户可以自定义配置一些系统提示词。
最后当然是就出了几单,寥寥无几。总结了下一共两个原因,第一,需要这种 API 的用户,对产品要求很高,但付费意愿并不强。如果你按照他们的想法去做,那么就是付出了太多的成本,而用户并还不想付费。第二,交互模式有些问题,之前制作的是打包的python exe,占空间太大,用小程序或者网站应该是更合适的。
第二点,如果搞不清用户为何付费,或者自己都没有付费过多少产品,那么大概率是做不出让用户付费的产品。用户付费的理由可能千奇百怪,但总有一条是必须的,你的产品要么有功能价值,要么有情绪价值。自己都没有付费过一些产品,那很难找到别人产品的亮点,也就无法做到吸引你的客户。
产品的付费设计也是一门学问,面向泛流量的用户,产品价格要低,要拉留存和复购,最好是订阅制,让用户持续付费。而垂直领域,比如医学、法律、教育等,垂直流量的用户,产品价格要高,要有足够优质的服务,产品买断+服务费是更好的方式。当然,不同场景的付费逻辑不同,都值得思考。比如,Cursor 以前是基于次数的订阅制,然后转变为 token 消耗的按量计费,这背后不仅有付费逻辑的变化,也和国际环境,技术发展都有很大关系。
第三点,产品不要等做完了再宣发,而是在做的过程中,逐渐宣发。不足的、没必要的功能就可以砍掉,根据市场调节自己的产品开发进度。
前期宣发,需要流量和渠道,这就是冷启动过程。冷启动,国内推荐公众号、小红书、github,其核心是找到对你的产品感兴趣的前 1000 个用户。这些用户就会作为你的产品种子用户,帮你找 bug 或者提出改进意见。
在冷启动阶段,推荐公众号图文、小红书图文的形式,而非发布文章。目前图文形式更适合宣传,而且平台会对优质内容进行推流。当然,除去这些地方以外,还有很多其他渠道,可以去下方的网站阅读。
https://1000.1000userguide.com/
另外,找到种子用户后,别忘了,维护好你的交流平台,现在主要都是微信群。所以,微信群的管理就比较重要,最基础的设置好群公告,关闭扫码进群,只允许管理员和群主修改群名称。更复杂的,群内及时答疑用户的疑问,维持好群氛围。
总之,当你拥有了前 100 个用户时,基本上冷启动阶段就开始了,这一阶段,你的精力要从产品开发转到问题解决和功能优化,砍掉不必要的迭代,聚焦核心功能,直到达到 1000 个用户,向外推出你的产品。
✅精选推荐
Cursor + MCP + IMA 知识库打造 AI 编程开发利器
1、雨飞私人微信1060687688,备注:编程,申请加 AI 编程交流群, 目前已有 2000+ 成员加入
- 原文作者:知识铺
- 原文链接:https://index.zshipu.com/ai/post/202510/AI-%E7%BC%96%E7%A8%8B%E5%95%86%E4%B8%9A%E5%8C%96%E7%9A%84%E6%80%9D%E8%80%83%E4%BA%A7%E5%93%81%E5%86%B7%E5%90%AF%E5%8A%A8/
- 版权声明: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4.0 国际许可协议进行许可,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 免责声明:本页面内容均来源于站内编辑发布,部分信息来源互联网,并不意味着本站赞同其观点或者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客服进行更改或删除,保证您的合法权益。转载请注明来源,欢迎对文章中的引用来源进行考证,欢迎指出任何有错误或不够清晰的表达。也可以邮件至 sblig@126.com